美文网首页
《诗经·小雅·白华(南陔之什)》:纪念笙诗

《诗经·小雅·白华(南陔之什)》:纪念笙诗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2-02-13 22:05 被阅读0次

《诗经·小雅·白华》:纪念笙诗

写诗之人,未必无邪之人,读诗之人,则必先抱持了无邪之心才好。这也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讲“《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的题中之意。

其实,非但读《诗》,读书也应当抱持无邪之心才好。

唯有如此,《诗经·小雅·白华》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烟尘,历经口耳相传,贵族名门诗书传家,经由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挥,飞入寻常百姓家,最终以“笙诗”之名,空留下两个字的名字,来到我们的阅读世界。这整件事,才不是一种莫名其妙,而是一种历史的留白。

抱持了无邪的心,我们才会想到当初诗之人爱惜字纸般的爱惜搜集来的只言片语,才会体会到孔子闻韶后“三月不知肉味”的欣悦。试想,倘使今天,我们忽然有幸自某个角落或典籍之中,忽然有幸能够闻听得见这些所谓的笙诗,恐怕也会像圣人一般“三月不知肉味”的。

六首笙诗之中,对于今人而言,最幸运的便是这首《诗经·小雅·白华》了。毕竟,位列在《南陔之什》中的这首笙诗,在《诗经·小雅》的《桑扈之什》中居然有首同题诗。同属《小雅》,同名《白华》,或许,我们今天略带遗憾的情愫可以一并倾注在那首尚存的《白华》之上。

还有一丝无邪心在的话,应该分给《毛诗序》,作者题解了这首《诗经·小雅·白华(南陔之什)》,认为这首诗在写“孝子之洁白也”。用无邪之心看过去,或者是作者曾有幸看到过这首笙诗的之言片语,或者作者梦回从前,在超然世界中与这首笙诗有过神交。至少不会是他有意要欺世盗名,诓骗这个世界上下五千年的。

那个特别爱写诗的乾隆皇帝,以爱新觉罗·弘历的名义,写了补亡诗《南陔之三》,洋洋洒洒,唯独没有补及这首《白华》。

或许,这首笙诗,合该存在与我们每个读诗人的想象世界之中。

这也是值得纪念的。

相关文章

  • 《诗经·小雅·华黍》:且作丰年思

    《诗经·小雅·华黍》和同为“南陔之什”的《南陔》《白华》以及《由庚》《崇丘》《由仪》同为笙诗。六笙诗仅有篇名而无文...

  • 《诗经·小雅·白华(南陔之什)》:纪念笙诗

    《诗经·小雅·白华》:纪念笙诗 写诗之人,未必无邪之人,读诗之人,则必先抱持了无邪之心才好。这也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

  • 《诗经·小雅·由庚》:也在二十八宿

    《诗经·小雅·由庚》:也在二十八宿 《诗经·小雅·由庚》应归位“南陔之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深处,可能对数字真的不...

  • 《诗经·小雅·南陔》:笙歌传奇

    《诗经·小雅·南陔》:笙歌传奇 《毛诗序》认为《诗经·小雅·南陔》有其义而亡其辞,《集传》认为它本身就是一首“有声...

  • 171 小楷抄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南陔(今佚)

    既然只有题目,没有内容,我也没法抄了,就这么着吧。 《南陔》是《诗经》篇目第四卷《小雅·鹿鸣之什》的最后一篇。为先...

  • 诗经引·言采其兰

    自古以来,披榛采兰,斯谓仁者之近也。 《诗·小雅‧南陔序》: “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微醺止息,吟...

  • 《小雅.出车》

    《小雅·出车》是先秦时代无名氏所写的一首诗歌,选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诗经《出车》原文...

  • 《小雅.出车》

    《小雅·出车》是先秦时代无名氏所写的一首诗歌,选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诗经《出车》原文...

  • 《白华》__《诗经 .小雅》

    林森泉 摄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 235 小楷抄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白华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小雅·白华 贡献维护者朝阳山人 《小雅·白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小雅·白华(南陔之什)》:纪念笙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eq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