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来自国外的合作伙伴,要我推荐一个当今国内娱乐圈“最具上海风情的女艺人”,心念转动,不到三秒——“黄龄”两个字便脱口而出。“国民娘娘”孙俪虽然红透整个华人圈,但身上的深宫标签太过显眼,上一辈的邬君梅、陈冲,虽然也曾风华绝代,却终敌不过岁月的蹉跎,而深得上海人心的林忆莲,说到底,只能算半个上海人,只有黄龄,惟有黄龄,从容貌到才情,一分一寸,一颦一笑,都担得起“上海风情”这四个字。
不群不寂是黄龄最初知道有黄龄这么一位歌手时,是在2012年。那时,《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刚刚播出。那英组的张玮,一首《High歌》燃爆全场。走下舞台的那一刻,也将这首歌的原唱——黄龄推到了台前,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知道原来可以有人将转音唱的如此媚而不俗,苍凉而又华丽。
读过几首南唐李后主伤春悲秋词的听众,初闻黄龄,脑海中立马就出现了四个字——“靡靡之音”,而且,是那种亡国的“靡靡之音”。作为“歌红人不红”的代表,我觉得黄龄应该是生错了时代,她的芳华应该绽放在民国的烟雨蒙蒙中。黄龄一开腔,就是一幅十里洋场百乐门里旗袍摇曳的如花美眷图——她烫着小卷,她涂着红唇,手执一把香扇,扇面上的花露水香味,穿过雪茄的薄雾,若隐若现。有一位乐评人友人曾说,“她的那首《痒》,听多了,就怕是连耳朵都要怀孕了。”
听黄龄,如果你听不出张爱玲的影子,那你可能真的与上海这座城市注定无缘。就拿她最新专辑《来日方常》里的那首《凤凰于飞》来说,如果张爱玲《倾城之恋》里的女主角有机会闯荡歌坛,大概一开口,就应该这种做派、这种腔调、这种百转千回吧。和黄龄样,在批评家眼里,张爱玲所写的小说经常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在那个尚为保守的民国时期,张爱玲总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就如同流行歌曲盛行的当代,黄龄一道媚骨的唱腔横空插入,是真的异类,也是万分难得。
不群不寂是黄龄“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时光;来啊!爱情啊!反正有大把愚妄......越慌越想,越慌越痒,越搔越痒。”
黄龄的声音在华语乐坛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现在流行的“神曲”好像从来都不会和她扯上关系,她就这样淡淡着,唱着,先锋着,我们每个人在她的歌声里都仿佛一个个看着爱情风月起落的看客,而看尽风月之后,再来描摹人间,“至情至性”就无非是信手拈来的吟唱了,正所谓——芳艳如你,不寂不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