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问题:
为什么执着是苦?难道执着善法也是苦吗?
正文
居士:执着善法有没有苦呢?有!引用《道德经》上的一句话,老子曾经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执着于善恶之法,只要是执着的,一定有苦。凡夫在没有三皈五戒之前,基本上是执着于种种的“贪嗔痴”恶法而产生的苦,那么这个苦就会辗转连绵,未来就会有种种的恶报。
是现苦,就是初苦、中苦、后苦,一定是这样的法。但是如果执着于善法,他苦不苦?有时也苦,连佛弟子之间也是会有争论的,也会有不同的看法的。
因为每个人对善法的定义以及当前善法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的看法不同,如果执着善法,一定会产生种种的是非。
譬如说,我们现在认不认为自己在修学善法?你认为是,但有人认为不是。这是正常的。
你不执着“你善他恶”,你就不会有痛苦。但是如果你执着了,就会觉得说我们在修学佛法,做这么善的事情,别人不但不能帮我们,反而还要这样对待我们,那么你就痛苦了。因为你执着了,所以有苦了。
再比如说,有人辱骂诸佛菩萨,你苦不苦?你心里就像刀割一样,如同三百支矛刺向你。观世音菩萨这么好都还要被辱骂,你心中有没有苦?如果你不执着于这类善法,你有没有苦?
大众:没有!
居士:所以只要你执着,你执着在哪一点上,你的苦、烦恼、痛苦一定在哪个地方。无论善恶都是这样的。善恶是不是两边法?
大众:是的。
居士:善恶是两边法。只要是两边法,你执着了就一定会受苦。
善的音声和恶的音声,同样是音声。小孩子哭和唱歌,两个音声是不是一样呢?音声本身是一样的,哭和唱歌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如果是唱歌,你就会高兴,由于对唱歌高兴的执着,所以他哭泣你就烦恼。
其实很多的嫉恶如仇,是因为心中有愤恨,恨铁不成钢,愤恨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你对善法的执着。
执着于善法有好几种情况,一种是言语上的执着,一种是行为上的执着,一种是观念上的执着。
言语上执着,你会痛苦。行为上执着,你会痛苦。观念上执着,你也会痛苦的。所以说只要你执着了,就一定会有痛苦。
如果一个人行为上对善法有执着,虽然他执着的当下会痛苦,叫做初不善。
然而只要他的行为是善的,那么,在过程中和后来结的果都是善的。
所以说有的执着是初恶、中恶、后恶,有的执着是初不善、中善、后善。
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人太过于执着善法。对身边不学佛法的人,我们就指责、辱骂,恨铁不成钢。结果,人家这辈子本来还有三分希望修学佛法的,被你这么一弄,人家对三宝、对佛法更加不想去了解学习了。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大众:有。
居士:学佛的人和家里人的关系搞不好、很痛苦,怎么来的?那就是对善法的执着。
诸佛都有大悲三念,这大悲三念是佛弟子要跟随佛学的。
如果无量无边的人辱骂佛,佛会不会生起一念不善之心,会不会说我从此以后不度化你们这批恶人了,会不会这样?不会的,佛依旧会对这些人生起大悲之心。
如果一个人赞叹佛,佛会不会说我必须优先度化这个人,这个人好,这个人是和我一伙的,佛会不会这样?佛还是不会,他还是平等对待。
有人同时说善不善法,佛还是平等对待他,所以叫大悲三念。这些都是我们要学的,我们要行善而不执着,为什么?“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善要行,但是千万不能去执着于善。因为你对善一执着、抓取,你的心量就小了,你的心量就只能容纳善了,而且你容纳的善往往也只是自以为是的善,还不知道是不是真善。
你容纳了一大堆的善,还不一定是真正的善,可能是一大堆假的善,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佛弟子要心量广大,要有四无量心,无论善恶皆不执着。
既不嗔恨破戒者,也不尊重持戒者,这叫平等。我们现在既要持戒,但是又不能执着于戒。
比如布施。布施是不是善法?是善法。然而你看到人家一毛不拔,你就开始恨,你就开始怨。为什么?因为你执着嘛。
所以,对于布施、持戒、忍辱一切善法,我们皆当奉行,但是我们不会执着于这个善法。因为当你很执着地奉行一切善法时,你可能反而会破戒。
假如说,有一大群人晕倒了,就快要死了,如果你杀一只鸡就可以把他们救活的话,你是持戒还是不持戒?此时你持戒就是不持戒,你不持戒就是持戒。
佛在因地的时候,曾经为了救500个人,杀了两个人。你说他持戒不持戒?如果他当时执着于持不杀生这个戒法的话,他会想我才不杀呢,你们死掉和我又没关系的。
菩提道是灵活又灵活的,不是教条的、形式的、死板的,这个道理要明白。无论善恶都不要去执着,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而不执着”。为什么?第三句是自净其意,因为你一执着,你的意就不清净了。所以你看,佛法说得多么微妙!就这么三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然后怕你产生执着,又马上说,“自净其意”。意要清净平等,不要诸恶莫作了之后,嫉恶如仇,众善奉行之后,对善法又开始执着,就去鼓励人这个人要怎么样,去拍那个人的马屁等等等等,都不需要。
善要在自己心里,要自己行善而不执着于善法。如果你想行善,有人破坏,尽力而为,就可以了!其实我们现阶段,师兄们在推广佛法的过程当中,有的人说现在因缘未成熟要等等看,有的人说现在我不推广的话,谁来成就这个因缘?你说哪个对?
大众:都对。
居士:都说是推广善法的对吧?你可以提醒别人,如果你是支持大家暂时不要禅文化学习,大家各自回家、上班,如果你是持这个观点的,可不可以提醒他人?可以的。你可以提醒他人说现在是疫情或者其它情况,最好不要禅文化学习,但是可不可以去阻碍他人呢?
大众:不能。
居士:阻碍就成为执着,纵然是善法也成为执着,阻碍必定会让你吃苦。当然我们也要鼓励他人多参加禅文化学习,否则,很容易随波逐流,随业漂流。如果对方不听,你要不要大发雷霆?
大众:不要。
居士:你如果大发雷霆,说明你执着了。所以要明白佛法是中道的。要行中道之法,不落两边,不落两边就没有苦,而落两边就要吃苦头了。譬如我们开车,你开到路两边了,肯定是要吃苦头的。因为两边都是沟,是沟还好一点,两边很可能都是悬崖,那就惨了。只有恒行中道才没有苦,才能平等清净。
![](https://img.haomeiwen.com/i7881876/31a7779e1253ad5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