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赋能后的”双刃剑“——组织构架的思考

赋能后的”双刃剑“——组织构架的思考

作者: 何老师干货2 | 来源:发表于2021-12-21 14:44 被阅读0次

1.赋能后的双刃剑

如果我们想激发一个人的动力,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给他赋予一个角色或头衔。

站在局部来看,这样做能快速唤醒一个人的行动力,但把时间的维度拉长,把组织构架放大也会有很多弊端,阻碍个人和组织更进一步的发展。

对整体的影响:如果被赋予头衔的人成长速度没有跟上组织发展需要,碍于人情很难说服对方"降级",不降会影响进度,降了可能会动摇“军心”,中间的沟通成本会变高。

对个体来说:大部分人会看重头衔的“位置”,一旦登上某个位置,再让他下来就很难了。比如我之前有些同事在机构起步的时候是总监、高管,后面组织壮大了,优秀的人越来越多,需要让他在新的队伍里做主管带队,基本都不愿意,甚至干脆离职去别的小机构继续做总监。

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个人认为最开始时不要排等级,强调每个角色的重要性,清晰地指出他能从中锻炼到哪些能力?

一旦人们认为角色是有等级的,做某个会比另一个更“高级”,那么大多数人都会追求头衔、追求不断“向上”走,而忽略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愿承认现有能力不足,不愿踏踏实实重复把事情做透,积累经验、沉淀思维模型。

可以问问他想要获得什么?目前能力如何?他能在这个角色能获得什么?坦诚沟通,看是否匹配?再决定是否继续参与。


2.内部与外部:战友还是同盟?

价值观同频非常重要,否则很难产生内部的向心力,但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借助外力。如何识别把握好内部与外部?

内部:价值观高度同频,愿意与你共担风险、责任,和你一起并肩战斗,具有使命感的是战友。这类人遇到了要珍惜,可能Ta初期能力不强,但是你最可靠的支撑,要长期重视Ta的成长,给与最大的回馈,Ta很可能是你的核心层。

外部:发展方向不同,有自己的想法,愿意参与共赢,共享利益的是同盟。这些人不必统一价值观,求同存异,尊重的对方的时间精力、利益分配到位是重点。

创业初期优先重视内部的构建与筛选,因为TA能让你保持希望之火,坚持下去。自身强大后,被看到的机会更多,外部合作伙伴也会随之而来,帮你扩大版图。

很多隐形知识解释不清楚,不要着急回应和证明,去做事,用行动和结果说话。

不要被困在局部和现有的认知,把格局打开,抓住核心,眼前的大部分都只是鸡毛蒜皮。


相关文章

  • 赋能后的”双刃剑“——组织构架的思考

    1.赋能后的双刃剑 如果我们想激发一个人的动力,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给他赋予一个角色或头衔。 站在局部来看,这样做能快...

  • 关于组织赋能的思考

    文|曲娅菲 一个立志做百年企业的公司一定会非常在乎这里,就像华为和阿里巴巴一样,员工不单单通过付出努力拿到薪酬,还...

  • 赋能组织 组织赋能

    【组织健康系列书摘】 赋能 这个概念如火如荼。 如果老板(指团队长)只是想用赋能的概念让员工被赋能,那么在员工看来...

  • 《智能商业》12

    第四部分 组织变革 12 新组织原则,从管理到赋能 [疑问][疑问]思考题 1对于赋能型企业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发...

  • 掌握这十种自我赋能的方式,让你快速崛起

    文/学峰 赋能这个词,目前很火。通过给组织赋能,给个体赋能,就能够激活组织,激活个体。 其实,我们不但能为组织赋能...

  • 敏捷转型中的组织赋能思考

    从2010年开始我从事敏捷相关工作,在过去8年中敏捷实施的过程经历了少量团队级试点—少量项目级试点—批量化项目级—...

  • 赋能组织,需要文化的赋能

    一个成功的赋能组织,有两个必要要素,那就是创意精英,以及赋能文化。 第三个要素,有效能的中后台; 第四个要素,创意...

  • 教练赋能 2020.7.27

    赋能是当下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汇,赋能无处不在,科技赋能,创新赋能,协同赋能,平台赋能,团队赋能,组织赋能……本文探索...

  • 自我赋能的十个路径

    掌握这十种自我赋能的方式,让你快速崛起 赋能这个词,目前很火。通过给组织赋能,给个体赋能,就能够激活组织,激活个体...

  • 观点:软件团队业务销售一线的赋能

    销售人员的赋能 组织赋能与自我赋能 阿里巴巴的曾鸣老师说:“未来组织最重要的职能是赋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励。” 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赋能后的”双刃剑“——组织构架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on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