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书的时候,听到讲韩信这个人。韩信,我们都相当熟悉,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胯下之辱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但韩信身上有个要命的性格缺陷,就是不知足,这当然也导致了他的命运悲剧。
韩信从小孤苦伶仃,父亲早亡,吃喝全靠老娘养活,家里是一贫如洗。按说这样的家庭条件,韩信应该勤快一点,帮趁着老娘照顾这个家,甚至应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养活老娘。可他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会读兵书。以至于老娘在贫病交加之中忧愁地离开了人世。这么看来,韩信其实是个不孝子。
韩信的老娘去世之后,他连饭都吃不上了,只好到处混吃蹭喝。韩信人缘不是太好,情商也不高,朋友更是少之又少。不过他还是有一个好朋友的,这个朋友,在乡里做亭长,史书上说是南昌亭长。韩信没钱吃饭时,总会跑到他们家去。
南昌亭长,是个大男人,一般讲哥们儿义气,倒也无所谓,多个人吃饭无非就是多双筷子而已。可这个亭长是有老婆的,接连几个月,亭长的老婆不干了。亭长老婆认为,你韩信算个什么玩意儿,整天是白吃白喝,又不是我儿子,我干嘛要伺候你?于是就想方设法的要赶走韩信。
于是亭长老婆就把饭做好,直接端到卧室内睡觉的炕上吃,两口子就在被窝里偷偷把饭给吃了。一开始,韩信不知道呀,到了吃饭的时间,仍然是照旧过来,每次来了,只见亭长寒暄,不见饭菜上桌,其实人家早就吃过了,而且是躲在被窝里吃的。连续几天傻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何况韩信那么聪明的脑袋瓜儿呢。他很快就意识到,人家不待见自己了,在赶他走呢。正所谓“人要脸,树要皮”,一怒之下,韩信便与南昌亭长绝交了,愤然离去,再也不来了。
其实韩信没有理由和人家绝交,毕竟人家又不是慈善机构,凭什么一直白养你一个成年人?况且你在人家家里白吃白喝了几个月,人家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怎么也应该有感恩之心吧!
要说韩信没有感恩之心吧,好像又有点冤枉他,他与亭长绝交后,又开始饿肚子了。韩信没东西吃,只好去河边钓鱼充饥,在河边就遇到了自己的一个大恩人——漂母。漂母很善良,每天都会把自己的饭菜分一些给韩信吃。韩信十分感激,后来发达了,专门回来报答漂母,以千金来酬谢她。而在亭长家里白吃了几个月,韩信却只给了他一百文。
这是不是升米恩,斗米仇呢?韩信受了“胯下之辱”,都未曾报复,反而以德报之,封其官职,为啥独独记恨管了他几个月饭的朋友呢?想不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