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卷子,如果想要刻意拔高考题难度,最好将这类题目放在最后面的附加题。这样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就能清楚意识到,这些题目是有技术难度的,而家长也不至于因为它们混迹在普通难度的题目之中,错误地使用普通方式去解答,最后被啪啪打脸。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一口锅每次烙两张饼,每张饼烙熟一面需要3分钟,问烙7张饼总共需要多长时间?
女儿给出答案21分钟,我看过之后大笔一挥判断错误,给出了我的解题思路。
一口锅每次烙两张饼,烙七张饼总共是四次。一次烙熟两面是六分钟,那么总共花费4*6=24分钟。
女儿一时不能反驳,比手画脚要讲讲她的思路。我严词厉色地喝止了她,让她跟着我的思路把题目解答了一遍。女儿怏怏地返回了自己的房间。
过了不久她又拿着一叠草稿纸冲了出来,纸上画了个表格。可惜她的表达能力太差,我花了一点时间才理解了她的意思。
正确的解题思路原来是这样:7张饼总共14面,一口锅一次烙2面花费3分钟,那么14面总共烙7次,3*7=21分钟。
没想到通过巧妙的排列组合,确实可以节省烙饼的时间,这是采用常规思路不会想到的方法。
就这样,我用自己的想当然误判了女儿,而且不给她丝毫分辨的机会,虽然我不是故意这样做的,但是这个过程和结果确实与我一贯标称的平等意识相差太远。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想要与儿女维持真正的平等尊重的关系是非常难的事情。升级为一名成人的时间太久了,不知不觉养成了好为人师的坏习惯。一定要从思想根部把这种自大的习惯给改掉。
作业完成后,我对女儿诚恳地说了这样一段话。非常感谢她今天有勇气再次纠正我的错误。未来也许还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有一些年纪大的长辈,或者权威的行业专家会以他们的经验判断你是错的。但是年轻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因为非理性的因素低头认错,如果坚信自己是对的,就需要坚持到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