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好!
今天是寒假返校日,今天开始,你的三年级寒假生活算正式开启,之前的几天断断续续跟你一起做了一些寒假规划。今天,用书面的方式跟你谈一下,你今后需要承担的责任。明白了这些,有助于你更好的度过寒假生活。
一.情绪
情绪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在这点上,人是有共性的。但区别是,每个人处理情绪的方式不同,这导致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异。例如愤怒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愤怒,愤怒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体现。所以你可以愤怒,但需要学会控制愤怒。愤怒的时候,要学会表达,这里的表达,就是口头告知,告诉我们你很生气,你在愤怒,而不是对着我们大吼大叫,跺脚,摔门,丢东西,口出恶言。这一点,其实你做的比我好,写出来的时候爸爸很汗颜,我需要做的,可能比你要多。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但需要我们来控制和驾驭,我们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当下次再有情绪时,想一下它们就是你身体的一股力量,当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喧嚣的闹市中狂奔时,你是要去的是拉住缰绳还是快马加鞭?
二.态度
关于态度,你可能会深有感触,爸妈,老师很多次都说到你态度不端正,但到底什么是态度,你可能并不清楚。态度是指我们对人对事所持的立场和意见。比如,你对家人的态度,可以是“家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我的需求”,也可以是“我是在一个家庭团体里面,其中每个人的需要都和我的需要一样重要。”上面这两种,都是态度。
两种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第一种态度,很可能会让你做事情只考虑自己,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自私”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会伤害到你的家人,当你在伤害你的家人时,你其实也在伤害自己;而第二种态度,会告诉你,家里每个人都有需求,那就需要互相尊重和体谅,而不能一意孤行,这样,在家庭里就会形成一个互敬互爱的氛围,你也会感受到更多的真正的关爱。所以,态度,是我们做出决定的基础,进而影响我们接下来的行为。
与情绪不同,态度是有对错的。这个对错的标准就是我们人类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法则。如果你想更好的融入社会和生活,而不是排斥和拒绝生活,那关于态度,下面的一条对你至关重要:
任何时候出现问题,首先要检查一下自己可能做了些什么来造成那个问题。
例如,当你告诉我,学校里某个同学对你很坏,你觉得他很可恶时,你需要先考虑一下,你是不是伤害了他什么;当你完不成作业,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态度的时候,你需要先考虑一下,自己学习的方法是否有问题;当你因为爸妈没答应你的买玩具需求,你大发雷霆,抱怨爸妈不爱你的时候,你需要先考虑一下,之前是否因为沉迷于玩玩具,你已经荒废了大把本应该用来做其他事情的时间;
态度,是可以自己决定和改变的,并直接导致后续的行为。
三.行为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点我已经反复跟你强调了多次。
当你明知道再不起床就要迟到,却依然赖着不起时,你就要为迟到而负责,负责就是承担老师对你的训斥或惩罚;
当你明明知道作业需要今天完成,却依然顾着玩玩具,看书,听故事,把作业都放在临睡前但我那几分钟时,你就要为拖延负责,负责就是撑着困乏,熬更深的夜把作业完成。
我也知道,孩子不是天生就具备这种“调节功能”,所以,才需要父母来塑造这种功能。作为父母,我们会告诉你,什么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你可以自己选择,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当一定的行为出现,坚定不移的把“后果”落实。所以,不要在迟到的时候,抱怨你的没有多次催促,或者开车太慢,做不完作业不要抱怨父母不让你休息,或者对你太苛刻,不能通融,,你的不同行为,导致自己承担不同后果,这个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你了解
“很难”与“不会”有别
学习为自己负责任,你需要了解“不会做”和“不喜欢做”之间的不同。
这一点你常常混为一谈,不喜欢做的事,就认为不会做,然后等待别人,这个别人,通常是你的爷爷奶奶,尤其是奶奶。奶奶的问,会有其他色解决方法,但对于你自己而言,长期以往,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你不清楚,你的问题是自己的责任,不是别人的责任。爸爸常告诉你,生活不可能没有问题,你也不可能万事顺心。但当面临问题时,你要做的不是用“我不会”来逃避,指望别人替代你完成,而是应该积极去面对问题,以我为中心的去求助,是的,你搞清楚解决这个问题的中心依然是你,你是指挥官,而不是把这个指挥权交给别人,你自己坐享其成,等待结果。
如果人生是一场大海的航行,那你,就是自己这艘航舰的舵手,风平浪静你来自由掌舵,大风大浪时也需要你勇敢面对,不做生活的逃兵,勇于直面生活的挑战。这样,才能最终抵达自己内心向往的港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