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
《红楼梦》第十三回讲述了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以及秦可卿去世。
话说,贾琏自从协林黛玉归回故乡后,王熙凤每晚都和平儿闲聊,掐算着他们走到了哪里,有没有书信寄过来,或者他们何时才能回来。
这日两人依旧说笑,说着说着就睡着了,不知不觉已交三鼓,平儿已经睡着,凤姐睡眼微朦恍惚间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
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凤姐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
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世顾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
凤姐忙问:“有何喜事?”
秦氏道:“天机不可泄露,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增你两句话,须要记着。”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当凤姐想接着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
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
这时惊醒的凤姐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只得忙忙的穿衣,往王夫人处来。
宝玉听了林黛玉的话猛地吐了一口血。
一直到了宁国府前,只见府门洞开,两边灯笼照如白昼,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
因忽又听得秦氏之丫鬟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此事可罕,合族人也都称叹。贾珍遂以孙女之礼殓殡,一并停灵于会芳园中之登仙阁。小丫鬟名宝珠者,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愿为义女,请任摔丧驾灵之任。贾珍喜之不尽,即时传下,从此皆呼宝珠为小姐。
可巧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后坐了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
这时正是戴权因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其中现余一个顾让贾珍拿纸笔过来。
待戴权写罢,贾珍看时,上面写道:“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曾族,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
戴权:回来送与户部堂官老赵,说我拜上他,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再给个执照,就把这履历填上,明儿我来兑银子送去。
“天朝诰授贾门秦氏恭人之灵位”。
随后贾珍便与王夫人讲让王熙凤料理家务。
王夫人与凤姐儿道别先回了荣国府,在着凤姐儿自己开始整理思绪,宁国府的问题有哪些?
一、人口混杂,遗失东西;
二、事无专执,临期推诿;
三、需用过费,滥支冒领;
四、事无大小,苦乐不均;
五、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在小说第十三回中讲述了秦氏即将离开人世时,托梦给王熙凤拜托她料理宁府家事。
并且凤姐在送完秦可卿最后一程后,直接委派接手打理宁府上下。
秦可卿在整篇文章中是出现梦境预知的核心人物。因为她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
因为她,宁国府开始着手王熙凤打理,并在不久后出现问题不至于破落不堪。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则笃行,出则友贤。
急行缓行,前程总有许多路;逆取顺取,命中只有这般财。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慎重如始,则无败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