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红楼〈十三〉

作者: 山青青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06:12 被阅读65次

        2018年11月1号  星期四    晴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重拾红楼〈十三〉

    上一回说到贾瑞死后不久,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得重病,派人来接黛玉回家。贾母因不放心,命贾琏陪林黛玉回姑苏,如林父不测,待料理好后事,须把黛玉带回。

    这一回开篇就写王熙凤因贾琏不在家,凤姐一人孤单无趣,晚间只能和平儿她们闲聊几句,胡乱睡觉。

    这日刚朦胧睡去,恍惚中只见秦氏款款走来,含笑对她说到:“婶婶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并说,她是临行前特来告诉王熙凤她未了的心愿。

    接着,秦氏说贾家虽然赫赫扬扬已近百年,但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说不定哪日乐极生悲,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

    凤姐忙问如何保全,秦氏说“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是人力能可保常。”依她看来既如今诸事都妥,只有两件事未妥。“一是祖坟虽然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接着秦氏提醒凤姐,“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即使将来家道败落,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也可永继。”接着又告诉凤姐,“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当凤姐问是何喜事的时候,秦氏只说“天机不可泄漏”,最后她给凤姐留下两句话: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凤姐还想再问,门外却传来急急的丧音,把凤姐惊醒,有人回道:“东府荣大奶奶没了。”凤姐听了,吓出一身冷汗,回想梦中情形,出了一回神,只得急急地赶往王夫人处,这时大家都已得知消息,无不感叹落泪。

    话说宝玉因黛玉回姑苏去,也觉得特别孤单,每到晚上就索然睡了。今日睡梦中忽然听得秦氏死了,慌乱起身间,竟然“哇”地一声,喷出一口血浆来。吓得袭人她们又要去回贾母,宝玉连忙阻止,只说自己是急火攻心而已。接着不顾贾母和众丫头阻止,急急赶往宁国府。

    开篇到这里,写的是秦氏病故,她在临死之前托梦凤姐:贾家眼前看着繁华,日后难免衰败,要凤姐早做准备。

    她最后留下的两句话“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我的理解是:三春应该是三年的意思,好多人的解读是惜春,迎春,探春,但是书中并不止三春,还有元春,其中诸芳指的是十二金钗。所以我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三年以后,黛玉,宝钗,元春等十二金钗,死的死,散的散,各自都按照命运的安排,找到了归途。

    话说宝玉来到宁国府,“只见府门洞开,两边灯笼照如白昼,乱哄哄人来人往,哭声摇山振岳。”宝玉自是到灵前哭了一番,见过正生病的尤氏,又出来见贾珍,此时,贾代儒已经带领一帮贾姓子弟都来了。只见贾珍“哭得泪人一般”,众人劝他且慢伤心,先商议料理后事要紧,贾珍悲得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此时,秦家的人和尤氏的几个眷属也赶来吊丧了。贾珍安排家人陪客的陪客,又请高僧,又请天鉴阴阳司,准备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又在天香楼设坛,请了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

    贾珍得到专心修道的父亲贾敬不回家干预的消息后,把这场丧事办得越发恣意奢华。挑个棺材板也四处都挑不中,刚好薛蟠来吊唁,忙说他们家有万年不坏的板材,原来是给义忠亲王老千岁用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在无偿送给秦氏用。贾珍自是喜之不禁,忙叫人抬了过来。贾政觉得不妥,意欲阻止,而“贾珍恨不能代秦氏去死,自然不予理会。”

    据说未删改前的版本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秦氏因与公公贾珍通奸败露,觉得无脸苟活上吊而死的。后来曹雪芹听从家人的意见,觉得“家丑不可外扬”,才改成秦氏是生病而死的。

    关于这个章节,在第五回中十二金钗的画和判词中也可见端倪。描写秦可卿的原文是:“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判词及画告诉我们,秦可卿是因淫事败露上吊于高楼自杀的。

    第七回中焦大也曾酒后醉骂“扒灰的扒灰”,也是直指贾珍和秦可卿。

    此回虽作修改,但上面这段文字中的描写贾珍的“哭得泪人一般”,以及贾珍拍手说的“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还有“贾珍恨不能代秦氏去死”等,都透露了贾珍作为公公对媳妇的死,表现出了不合乎常理和有悖伦理的情感。

    以上的这段文字,曹公对秦可卿的死因是“欲删还留”,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贾珍的厌恶之情。还有此段中最秒的是,曹公用一句“秦家的人和尤氏的几个眷属也赶来吊丧了”,为后文尤二姐和尤三姐的出场,埋下了伏笔。

    上面写的都是秦可卿死了,家人如何痛心,且有丫鬟殉葬,认义女等,一家人都各遵旧制行事,自不敢紊乱。

    接下去笔锋一转,贾珍想着贾蓉只是一个小小的国子监生员,写在灵幡上不好看,就准备趁着秦氏的丧事,给贾蓉捐个官,也好摆个排场,让丧礼办得更风光一些。

    正巧这天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备了厚礼来上祭,于是贾珍向戴权提了给贾蓉捐官的事。那向来以权谋私的戴权,和贾珍一拍即合,两人商量好了,原来别人要一千五百两银子的官位,给贾蓉只要一千二百两。并吩咐为了省些费用,银子只须送到戴权府内(其中之意可想而知)。于是,贾珍急急写了贾蓉的履历,交给戴权。戴权看了后,转身交给身旁的小厮并吩咐他:“明天将履历送与户部堂官老赵,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

    一场钱权交易就这样在三言两语间完成,真正体现了戴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唉,只是这吃相也太难看了点。

    看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如今中央反腐揪出的好多贪官,用的不也是这种手法吗?历经了三百多年,腐败的毒瘤居然越长越大,呵呵,老祖宗的这点手艺倒是传承得可以。

    接下去是各宫侯相府都要来祭拜,王夫人和凤姐他们在上房迎接女眷,贾政等人在大厅招待宾客。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能胜数。“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宦去官来。”

    第二天贾蓉换了吉服,领了这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回来。门口也竖起了四面朱红销金牌,上面写着“御前侍卫龙禁尉”等字以及榜文。

    至此贾珍虽然痛失媳妇秦氏,却趁机为儿子捐了官,体面排场都有了。唯有一件,老婆尤氏因病(病得蹊跷)不能料理丧事,“唯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正忧虑间,宝玉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请凤姐来帮忙协理这场事务。

    于是贾珍连忙来找邢夫人、王夫人商量,恰好凤姐也在。起初王夫人自是推诿,她觉得凤姐虽然能干,但从来没有操办过丧事,万一出点差错,反被人笑话。

    “那凤姐素日最喜揽办,好卖弄才干。”且凤姐觉得自己从来没办过婚丧大事,正好借此机会操练。于是她借着贾珍再三请求的份上,说服王夫人让自己接了这个差事,并认真做起了准备工作。

    这一回从秦可卿临死托梦给凤姐入手,道出了贾家及十二金钗的最后结局。再从贾珍对秦氏之死的过度悲哀,从旁枝末节透露出已删减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事件,从文字里可以窥见作者对贾珍的厌恶。接着又笔锋一转,写了贾珍借着秦氏之死,为贾蓉捐官,并着重描写了戴权和贾珍之间的对话,把一场赤裸裸的买官卖官的场景,血淋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借用蒋勋老师的话,这看似一场丧礼,其实就是一场政治。

    我们当今的社会不也这样吗?反腐被抓的那些贪官不也干着戴权和贾珍之流的事,手段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某贪官的老娘的一场葬礼,光收了礼金就是好几位数,至于底下其它的交易更是让人惊心,这不也是借丧事玩政治吗?

    幸好习大大英明,一边抓反腐倡廉,一边抓公款吃喝,给公务员办婚丧喜事立下了规矩,否则这样的不正之风只会越演越烈。

    这一回的解读很难,幸好有《蒋勋细说红楼》的帮衬,虽然一读再读,绞尽脑汁,我也只能写了个大概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拾红楼〈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ur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