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
一个女人的故事(12)

一个女人的故事(12)

作者: 江雪阁 | 来源:发表于2024-06-06 22:07 被阅读0次

    母亲生于1939年12月,如果她早生5年,她可能会像大舅那样到大城市读书,成为知识分子;如果她晚生10年,她可能会像二舅三舅那样成为私营企业老板。可惜没有如果,我的母亲,地主家的二小姐,一辈子是个农民。

    外公家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不仅有水田几十亩,还有一条机泵船,那是方圆几公里之内唯一的机泵船,既可以抽水灌溉,又可以冲水航行。我的母亲排行老三,老大是哥哥,老二是姐姐。那是战乱纷飞的年代,农村的教育非常落后,虽然有了新式的学堂,但规模很小,学费也高,大多数人家的男孩子都读不起书,更别说是女孩。外公是开明人士,他主张女孩子也应该去读书,母亲九岁时去钟溪学校读书。

    母亲十一岁那年,她的娘突然亡故,不久,有钱的外公就娶了一个十九岁姑娘,成了她的后娘。那位后娘是个文盲,认为女孩子迟早要嫁人,会做女红就够了,让母亲姐妹三个辍学回家,学着缝衣、绣花、扎鞋底,织毛衣。大姨不服气,天天和她吵架, 外公为了息事宁人,考虑到大舅已经在金陵大学读书,就把大姨送到金陵女子中学去读书,让他俩相互照顾。他又说服老婆,让母亲和二姨读完高小。

    1953年,母亲高小毕业,那时外公已被评为地主,家产没了,外公外婆每天都要参加集体劳动,外婆生下的弟弟妹妹需要有人照顾,外公要求母亲辍学回家干活。母亲觉得哥哥姐姐可以去南京读书,轮到她就不可以,这不公平,和外公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步行十八里路到了镇上,准备搭便车去南京找哥哥姐姐。身上没钱,请求好心人帮她买车票,没人搭理。站在马路上,想拦辆顺风车,从早到晚没拦到一辆。眼看天要黑了,站了一天的她又饥又渴,准备在候车室过夜,工作人员下班赶她走,她赖在凳子上,伤心得放声大哭。

    外公下地干活了,吃午饭时没看到母亲,觉得女儿气性太大,冷落一下也好,外婆要去找她吃饭,被外公阻止了。到了黄昏放工回家,还是不见她的踪影,起初还未在意,听到几个孩子说一天都要没看到姐姐,就有些着急,和外婆俩人分头去村上打听,人们都说没看见;去河边、塘边、草堆边、弄堂里寻找,找遍了所有的地方,都不见她。这下子是真焦急了,外婆埋怨外公,“早就应该不让她念书,如今脾气那么大,都是你平时惯的。”外公本就窝了一肚子火,外婆的抱怨仿佛是炮仗的引信,当时就炸了,一巴掌扇了过去,夫妻俩婚后第一次打了起来。大的喊、小的哭,家里乱成了一锅粥。

    大队的农技员气喘吁吁地跑来说,接到镇上的电话,小华在镇上汽车站,让家长赶快去接。外公心急火燎地赶到车站,举起右手准备狠狠地教训一下母亲,看到母亲挂着泪痕、万分委屈的双眼,最终只是走过去轻轻地把她搂在怀里,拍了拍她的背,从口袋里拿出一块糖果塞到她手里,然后叹了口气说:“小华,回家吧!”

    外公家离我家相距不过两公里左右,从我记事起,外公家就穷了,不过高大的堂屋,粗圆的楼梁,榉木的楼板,依稀看出曾经富过。 外公是地主,父亲为了划清界线,多年不上外公家的门。逢年过节总是母亲带我们去走亲戚。也许是父亲干部的身份,外婆待我们特别热情。初二时我申请入团,社会关系一栏填写了外公地主,政治清白,被学校团书记一顿呛白,“地主还能政治清白?”我吓得也是几年不敢去外公家作客,直到恢复高考那年,现在想起来觉得可笑。

    母亲从小能说会道,在后娘的不公待遇下,学会了察言观色,争强好胜的个性,使她成为种田的能手,插秧、割稻、锄地、开沟等农活干起来不输男人。嫁到白家后不久,就赢得了村里姑娘媳妇们的好感,她们有委屈喜欢找她倾诉,邻里纠纷,婆媳矛盾,夫妻吵架等,她总能想出办法化解和调解。由于家务活奶奶操持,她歇工后喜欢纳着鞋底走东家串西家,一边聊着家闲家事,一边把棉线拉得呼呼响,村子里一些大人小孩都穿过她纳过的布鞋底。在讲究家庭成分的年代,她却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尊重和好评。她被推荐去大队养蚕,成为养蚕能手,这为她后来的发家致富带来了便利。

    七十年代的农村普遍比较贫穷,父亲每月只有28元钱的工资,需交给生产队5元作为村积累,母亲一个人的工分,不够全家消费的粮草,年终分配别人家能进钱,我家超支需交钱。母亲想方设法增加收入,搓草绳、打草包、织芦簾,每天天不亮就起身,晚上点着油灯干到半夜。我那时读小学,放学后去割草喂猪、羊、兔,吃完晚饭搓稻草绳,嫩嫩的小手搓得红红的,磨出血口子,她没有表现出一点心疼,而是在搓绳时唱戏给我们听,至今我喜欢听锡剧越剧黄梅戏,和母亲的唱戏分不开。

    自母亲去大队养蚕后,我家的副业就变成了织蚕网,蚕网的使用量比较大,每年都会淘汰旧网,添置新网。这种绳网没有制成品,通常都是各蚕室自制。母亲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在蚕种场培训期间,就和各大队蚕室负责人推销我家的蚕网,她口才好,人缘好,产品又价廉物美,获得了不少订单。为了避免村民羡慕妒忌恨,我们织成的网都藏在楼上,趁村里的大人都下田之后,从西侧门搬到系在大杨树下的小船上,母亲独自摇着船运出去。

    改革开放以后,母亲在家搞家庭小作坊,制造弹力裤,生意一度很好,成为村子里先富起来的人家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女人的故事(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hm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