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散文读书
最后一个名士——天书论情之黄药师

最后一个名士——天书论情之黄药师

作者: 一路到底孟子敬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14:58 被阅读20次

最后一个名士——天书论情之黄药师

天书论情的人物系列放了好久都没有继续,想起来在自己笔记软件里收集一下,才发现有不少人物是值得一写却没有时间写的。挤挤时间,争取能够补一些。

央视射雕里黄秋生的黄药师

天书里的文人,从来都没有特别出色的,就算是鹿鼎记里捎带手写的顾亭林、黄梨洲这些大家也无不如此。真正可以在天书里数得上的又具备了传统文人名士风格的人物,恐怕只有黄药师了。也许可以像陈寿评论诸葛孔明一样说勾画此类人物非金庸之所长,这也许和金老谦退恬淡的性格有关吧。

黄药师的性格里中国文人的典型特征很多,狷狂不羁、刚愎自用。这样的性格,嵇康有之,李贽有之,徐文长有之,辜鸿铭有之,甚至对于袁氏称帝有所贡献的王闿运也有之。此种性格在世人看来格格不入,而且也无法接受此类行事的特立独行的异类。所谓的东邪恐怕也是来源于此吧。有人曾经试图将杨过定义为青少年时期的黄药师,可是这样的构思难免是以偏概全的,杨过的性格里多的是叛逆,为什么要叛逆呢,原因很简单,他对传统不满,对自己的定位不满。一旦他进入了天书里侠的圈子,成了神雕侠,叛逆的性格也就变得与世俗日趋融合,也就成了世俗人眼中的侠之大者。黄药师呢,此人在俗世中好像是阉鸡群里的一只鹭鸶,总是有一副冷眼旁观的洞彻之眼。书中所言,黄药师引的那段古人之语: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此言的意境,颇有些冷眼观世的意味。而促使黄药师说出此言的场景,却是女儿在为一个素不相干的傻小子求情,因此而触动了黄药师的敏感的思妻之情,此情与爱女之义糅合起来,怎能不让人悲叹。此种境界,决不是浪子回头的杨过所可以比拟的。

曾经作过这样的猜想,诱使黄药师悲叹的情景,不是第一次出现。试想黄药师名字,药师者,并不是一个光荣的行当——虽然李靖也作过药师。以他的夫人冯衡的才智想来也不会是什么俗家碧玉。如此说来,自然是功名未就的黄药师和出身颇有来历的冯衡很容易的也会有此类情景出现。所以说黄药师此时的反应,不仅仅是触景而生怀妻之情,更是触景而起怀旧之义。基于以上的推论,黄药师的情感历程似乎颇为坎坷,金老只想重复劳动修改原书,却不想像星球大战、无间道一般来一部前传,此类情感的详情我们恐怕是无从得知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黄药师如果处在郭靖的位置上,只会比郭靖更痛苦。原因很简单,文人的心态,大多是敏感而又脆弱。郭靖的头脑里最重要的是条框好了伦理纲常,对错分明,在他来说,真正的轻视和慢待尚且不算什么。而如果以黄药师的性格,稍微的折辱恐怕就会使他痛苦万分的。

黄药师的狷狂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冯衡之死。以黄药师的性格恐怕是世间少有知己的,何况是红颜。能够理解黄药师的冯衡可以说是此等名士性格的最好的中和剂,看看徐文长最后自椎其脑的惨象,也可以说,冯衡几乎可以说就是黄药师半条性命。想想黄药师给自己筹划的死法:乘船在深海的风暴中沉没。你就可以明了他有多痛苦。最挚爱的人因自己而死,自己就应当在绝地之中从容就死。名士的性情,挚爱的红颜都在这样的勾画中可以完美谢幕。

曾江的黄药师

简而言之,黄药师其实是一个颇具魏晋风格的人物。老实说,这样的人物有一个郭靖这样女婿到真是一件咄咄怪事。不过俗话有云,矫枉必过正,就连嵇中散这样的人物在给孩子的家书中还免不了漏出连鲁迅都感到奇怪的俗碌的教诲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后一个名士——天书论情之黄药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iq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