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送小宝去幼儿园回来的路上,我想了很多。
做好自己本分内的事情。不能失其所。内心坚守住该坚守的。这也是看到今日的如学分享: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清净无为,也就是守住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在坚守和做事中消解自己的执著,让自己活着有一点意义。
Whether we seek to be a good person or seek to get things done, we should maintain a peaceful, non-actional state. In other words, we should stick to what is right for us to do, excel in what we should do, and dissolve what we cling to by being persistent and keeping working, making our lives more meaningful.
上周末读书会一位书友在分享时,要区分开该做、必须要做的事情,和喜欢做的事情。打在了我的心上。
去年买了两本李自成的书。一直还没有看。但是,每次当我看到那本书时,我心里就感到很害怕。那种害怕,就如每当读到《老子的心事》和《雪漠智慧课程》中雪师对赵括的分析时感受到的害怕一样。
不能做无根之草,无本之木。理想、梦想和信仰,是超越于现实和生活的,但是绝不能没有、脱离于现实和根本。就如莲花要生长在泥中,才能亭亭净植,“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我要把分内的事情做好。尽好家庭里的责任,演绎好母亲、妻子和女儿的角色;尽好社会责任,把上天给我的使命承担好,做好落在我肩上的责任。有些事情,尽管不喜欢做,但是落在肩上了,就要承担起来,不能逃避。逃了一次又一次,终究也是逃不掉的。只能越来越沉沦和无力。内心的愧疚感、负罪感越来越强。要想实现救赎,实现最终的解脱,必须要做完该做的事。否则,它会永远缠绕在自己内心,永远过不去。
坦白讲,看到有些人在想不开的那个点选择轻生,我也动过这个念头。但是,我明白,死容易,活着才不容易。在生死选择的一瞬间,不面临大是大非的选择时,一定要选择活着。那个瞬间,选择活着就是勇敢。而且,我们是有灵魂的。即便那一瞬,选择了结束生命,无比疼痛的灵魂就解脱了吗?没有啊!还会千万倍地更加疼痛,堕入地狱。还有带给家人的伤痛!
最难过、最耗费心神的时候,便是纠结的时候,面临未知、面临不确定的时候,心存不安和恐惧。很多时候,选择放弃,包括放弃生命,就是对那种面临未知的恐惧达到了极点,感到绝望,想尘埃落定。雪师在《成长日记》中分析过其间的心理。当我读到时,泪流满面。是的,我懂那些话。一旦有了结果,无论结果多么不好,反而不会再觉得恐惧了,都可以慢慢去接受或面对。可是,既然最坏的结果都能接受,为何不能继续坚持?这是关键。既然不怕失去,不怕死亡,为何不能坚持?是的。要问自己。要向内审视自己。
有时候,我想五六十年代的一些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被国家赋予了一份使命。也许有时候,那份使命感不是出于自心,要服从安排。但是,当一个人被赋予一份光荣的使命时,同时生命也被赋予了一份光辉的意义。我们不都是在寻觅生命的意义吗?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那份寻觅是最艰辛的。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当然,也有很多人在被安排、无选择的情况下感受到了痛苦。因为不能选择,做起来不开心不快乐。他们也许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自己寻找到天命吧。他们如果能寻找到了,会是很幸福很成功的人。但是,往往对天命的知晓,都是发生在人生很早的时候。比如,乔布斯,比尔盖茨。雪师和蔡志忠,等等。他们都是很早就知道了自己一辈子想追求什么。
反观自身,既没有被安排使命的才华和能力,也没有早早知晓天命。只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好可以做好的,做好本分内的事情。再去寻求那一份超越,追求梦想。两者不是割裂的,在红尘中历练的过程中,就正在走向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