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李煜(三)

李煜(三)

作者: Ln娜些年华 | 来源:发表于2022-10-22 08:49 被阅读0次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在我国历史上,如果少了像李煜这样一个皇帝人们也许不会太在意,但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位词人恐怕就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词作远过于他在位期间的作为。

尤其是亡国以后的词作相当沉痛、深切和凄恻动人,如果撇开思想内容,仅就艺术技巧来说,大部分词作已经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小令。这首《相见欢》又名《乌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力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意蕴却极为丰富。“无言”并非真的无言,从一个“独”字便可看出,是无人共言。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仅六字,就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接着“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用月光笼罩下的梧桐突出环境的寂寞清冷,“深”字用得极准确,极通俗,真可谓境界全出。

上片十八字共写了四项内容,即人物、地点、时间、季节,虽然只是疏笔勾勒,但却是一副非常美丽的图画,而且背景极为广阔,读之使人如身临其境,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下片具体写离愁,是词的旨意所在,也是这首词写的最深刻的地方。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像波涛汹涌,把全篇推向高潮。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难。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以至成为千古名句。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用了一个比喻,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即人对它的具体感受。这种感受是不可名状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类滋味来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种具体东西的滋味来比拟,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只能称之为“别是一般滋味”,亦即稼轩词所谓“欲说还休”,可见词人体验之深,愁情之苦。

《相见欢》广为流传。全词区区三十六个字,同一首七绝差不多,但在这简短的篇幅中,词人却把离愁的愁人、缠人写得无比深刻,凄凉、寂寞、孤独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读者为之泪下。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相关文章

  • 李煜(三)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在我国历史上,如...

  • 李煜三诗

    都说只有经历过了,才能真正明白。李煜的诗中,就非常完美的融入进了他自己的人生感受和格局。而这也是一个曾经身为皇帝的...

  • 传奇私情,千古风流——李煜《菩萨蛮·与周后妹》三首解读

    传奇私情,千古风流——李煜《菩萨蛮·与周后妹》三首解读 @笑独行[编述] 菩萨蛮[·与周后妹]三首 @[南唐]李煜...

  • 李煜词传(三)

    浪淘沙.终日且盼故人来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行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

  • 夜半

    凌晨三点 还在梦乡 梦见李煜 那个诗人 曾是皇帝 后来亡国 不为江山 对诗也狂 众多诗人 李煜甚爱 夜半半夜 梦里梦外

  • 词帝李煜因词而死

    公元975年,宋军入金陵,俘获李煜,南唐灭亡。在被囚禁的第三个年头中秋之夜,李煜仰望圆月,不禁触景生情,勾...

  • 南唐后主李煜:国破家亡为“臣虏”   成就词坛一霸主

    李煜的悲剧人生,应自其登基当皇帝,已经注定。富不过三代,在李煜身上应验。本是文艺泰斗,却被架入政坛做元首。无心理政...

  • 词评(虞美人)

    这首诗的作者李煜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当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

  • 读《人间词话精读》八

    温飞卿(温庭筠)之词,句秀也;韦端己(韦庄)之词,骨秀也;李重光(李煜)之词,神秀也。 温庭筠、韦庄、李煜三个人的...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归宋后第三年因被毒死之前做了这首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 ·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煜(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ki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