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猫》教学案例

《猫》教学案例

作者: 吉林龙潭151于小涵 | 来源:发表于2018-06-15 08:18 被阅读0次

《猫》教学案例

《猫》课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共两课时。《猫》是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小说,文本围绕“养猫”这一中心,讲述了“我”及家人与三只猫的故事。三只猫的外貌、性情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最后无一例外地亡失了,令“我”与家人悲痛、遗憾,以至于最后“我家永不养猫”。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格的方法,进行对比阅读,了解三只猫不同的外貌、性情及家中的地位等;

2.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样貌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3.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解读文章主旨;

2.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尤其是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导学题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由小学课文《燕子》片段导入新课;

2.介绍作者郑振铎,引导学生抓住“名、时、地、评、作”五点记住文学常识;

3.借助导学题卡,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

二、初步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默读课文,圈点勾画重要部分,完成导学题卡中的表格一;

(设计意图:继续联系默读课文,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好习惯。)

3.学生自主梳理文章结构,划分层次;

4.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对比前两次养猫的经历并汇报;

5.通过表格,不难看出第二只猫比第一只猫更活泼、更受宠爱,而它的失踪案也给“我”及家人带来了更大的打击。请学生细读第二只猫的部分,还原“猫失踪案”的预兆、经过和结局。

6.学生再以小组形式讨论:如果你是“猫失踪案”的嫌疑人、目击者或受害者之一,你当时的心理活动是什么?从其中能看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文本,分析人物性格,感受作者的情感。)

7.“猫失踪案”之后,“我家”为什么很久不养猫?

三、深入读文

1.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重要部分,完成导学题卡中的表格二;

2. 第三只猫的结局依然是一桩惨案,当芙蓉鸟惨死笼中的时候,家里人的反应是什么样的?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3.请学生小组合作,借助表格二分析:在芙蓉鸟惨案中,家里人都把矛头一致指向第三只猫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利用表格进行对比分析并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请学生细读第三只猫的部分,找出“芙蓉鸟惨案”之后,“我”的三处心理描写,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探究。

5.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对第三只猫逐步加深的内疚、忏悔的心理描写。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文,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6.随着三只猫的离去,作者对猫的感情逐层递进。作者借着写猫,更阐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哲理? 教师播放公益视频《再也不回来的乞丐》,帮助学生理解。

四、小结

我们借助表格,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我”养猫的三次经历,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文章主旨:讲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感情-阐述了什么哲理。

(设计意图:教师锻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文章主旨,练习完整地表达观点。)

【板书设计】

郑振铎

第一只      伤心、安慰

第二只      难过、气愤

第三只愤愤-内疚-悔恨

得猫-养猫-失猫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点如下:

1.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本课教师多次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中,让学生反复读文。从带着问题默读、精读到有感情地齐读,使学生充分从读中理解文章的情感。

2.坚持“一课一得”,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每节课都力求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如抓住5要点记住文学常识、利用表格对文章进行情节梳理和对比,让学生在今后的读文中能够学以致用。

同时,本节课在教学设计、课堂互动等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如:

1.对本文精彩的描写手法,没能进行深入地揣摩和分析。

郑振铎先生擅长以简练、精准的语言和修辞对动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本文对三只猫的不同描写也是文章的精彩部分,但由于时间关系,教师没能引导学生对其描写方法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和仿写,日后的教学设计中应更加注意。

2.教师提问语言不够精准,学生回答问题能力锻炼不足。

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过于零散,提问频繁,这种方式不利于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完整表述的能力。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不够准确,语言不够精准、不够丰富、对学生的启发性不强,还学要推敲。

3.学生读文时间太短,不能进入文本理解作者感情。

教师在初读课文时,没能给学生更多时间读文,也没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使学生没有进入文本理解作者情感,耽误接下来部分的学习。

相关文章

  • 《猫》教学案例

    《猫》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共两课时。《猫》是郑振铎先生的一篇...

  • 如何开发案例教学的教学资源

    如何开发案例教学的教学资源 案例教学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案例部分的资源和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教学案例部分包括案例...

  • 案例教学法的思考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学和培训方式,最广为人知的是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今天,哈佛商学院已经实现了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

  • 教学案例、教学随笔 、教学反思如何写

    一、教学案例 1. 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 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

  • 案例研究的实践路径与方法:

    1 对教学案例的理解。教学案例就是蕴含教学疑难问题、提供教学启示的教学故事。观课议课中的案例研究包括两个部分:选课...

  •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1. 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 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

  • 摘/ 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该怎样写

    1.教学案例 1. 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 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

  • 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如何写

    教学案例 1. 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 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

  • 2022-10-25刘祥:教学案例分析的意义指向

    今天阅读内容为:《教学案例分析的意义指向》,阅读有收获,多看评委的观点,指导日常教学。 教学案例分析和教育案例分析...

  • 无题

    今天听了一节分科学习——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的意义: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猫》教学案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kp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