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综艺咖
孩子教育中的两个关键工具

孩子教育中的两个关键工具

作者: 阿莱的Fire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20:49 被阅读36次
    Lifecrafter 摄

    休息时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节目《少年说》,很有意思。

    这档节目是湖南卫视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心理释放表述节目。它广募国内中小学生心声、倾听少年们的诉求、接受少年们的“吐槽”,呈现中国当代校园积极向上、青春活泼的精神风貌。

    这个节目的最大亮点是把镜头转向课堂之外,真实纪录来自中小学生的肺腑之言,并极具创意地将告白地点设定在天台,减少外在干扰因素,最大限度吸引校内其他学生、老师循声而来,以聆听者的身份共享少年们的心里话。

    我看了第一集。其中有一个初一的学生,她叫袁璟颐。在天台上,她大声吐槽自己的妈妈关总说“别人家的孩子好”的问题。众所周知,这个是个老话题了。网上对这个比较调侃的说法是: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当时,袁璟颐直接“对峙”他的妈妈说:“妈妈,孩子不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家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这时,她妈妈却跟她讲出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道理来。聪明的袁璟颐不接妈妈的招,又把话题给拉了回来说:“为什么我每次考完试,你都跟我说,‘你们班谁谁谁英语好厉害,数学好厉害,各种都好厉害’,老是要这样子打击我,我知道别人好厉害,可是为什么我自己一直在努力,你就从来没有看到过呢?”

    妈妈的回答是:“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其实你要不打击,我觉得你会有点飘。”

    最后妈妈还说:“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你一下,当你觉得自己很弱的时候,我要推你一把。”

    袁璟颐听到这里,正想转身离开天台时,妈妈说了一句:“我看到你的闪光点了……”那一刻,璟颐又回过头来,两眼满怀期待地看着妈妈。但不想妈妈又接着说:“同时你真的要去改,要去实践,有些东西你一定要改才能有效果的……”璟颐这次再也忍不住了,转身就跑了下去。

    可以看出,小璟颐是多么希望获得妈妈的认可和赞扬啊!但妈妈却始终不肯放下她的那份严厉。事实上,现在像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他们总认为孩子表现好了是应该的,不用去过多夸赞,甚至不会去表扬,担心她会骄傲自满;而孩子只要稍微表现不好,就开启了严厉的批判模式,并美其名曰“这是为了孩子好。”

    究其原因,这种现象一方面在于人喜欢挑毛病的天性。原始社会中,我们只对错误的、坏的、危险的事儿感兴趣,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而另一方面,这种现象其实与中国的教育也有很大关系。

    想必我们都会记得自己在学生时代反复经历的这样的场景:在每个学期,我们的老师给我们写的期末评语一般都是一分为二的,一般的套路都是“XXX这个学期学习认真,表现良好,但是在XXX方面还要进一步努力,希望你在新的学期再接再厉……”。而且,一般前面的所谓表扬都千篇一律,学生们自然会着重看到后面的“但是”部分,满眼里都是“被批评”。这在根源上来自于儒家文化中的那种爱敲打的特点。当年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子路,却对他要求得格外严格。

    我们再回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来。要知道,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基石是无条件的爱。而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对孩子是无条件的爱,但我们表达出来的却不是,比如对孩子说:“你要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时,孩子会很敏感、很生气。为什么?因为他觉得一旦承认“自己不听话”这个错了,父母可能就不要他了,他没有安全感。要知道,只有一个有充分安全感的人才会承认这事自己不对。

    所以,对于我们广大的家长朋友来说,亟需做出改变的是思维的转变。在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考试成绩不错的时候,不再熟视无睹,不再是嘀咕几个字说“不错”、“还可以”,而是抓只这个机会,给他把螺丝拧紧,说:“嗯,干得真好,因为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应有的回报,你这个事儿就叫做XXX。”

    这种方式并不是无谓地瞎表扬,它在管理学和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名词,叫做正面反馈。基本的模式是:表扬他,说出为什么,并说出这种行为叫做什么。这是塑造孩子正确行为的绝佳工具。

    举个例子。小英上幼儿园,有一天放学了,老师告诉她,妈妈因为有事情,会晚一个小时来接她。等妈妈最后出现时,抱起了小英,亲着她说:“小英,对不起,妈妈因为有事,来晚了”。“没事,老师跟我说啦,我在等你的时候和老师一起玩呢!”小英说道。这个时候,正是妈妈表扬孩子的绝佳时机。妈妈可以这样说:“小英,你做得真好,因为你在等妈妈的时候没有哭闹,而且不担心妈妈不会来,这即表现出了很好的耐心,也是对妈妈的极大信任。”经过这样一次正面反馈,小英可能这一辈子就知道什么叫做耐心和信任了。

    同时,当孩子表现欠佳时,我们同样可以使用另一种工具,叫做负面反馈。负面反馈在达到效果的同时,要将批评的损害降低到最低。关键需要基于事实去给予反馈,而不是基于观点。比如说,一个孩子在一周里看了很多的电视,父母对他进行负面反馈就不能说,“你怎么老是在看电视?!”,而应该说“你这周共看了5次电视,加起来有7个小时了”。很显然,前者是给出观点,后者是给予事实。另外还需要避免说“但是”、“然而”等这样的词语,需要多多给予倾听和鼓励,然后共同商讨改变。

    最后,我想说,成人的世界里,应该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点打破思维惯性,以持续学习和开放的心态和孩子共同成长。


    Lifecrafter 出品(点击关注)
    专注终身成长。持续原创,将反思融入日常,和我一起,精进生活,探索财务与精神自由。

    如果觉得不错,伸出您的手点个赞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教育中的两个关键工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ks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