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1000天演讲打卡第874天。
昨天接触到了鸵鸟思维,今天又想到了青蛙思维。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坐井观天》这篇课文,说一只从小就生活在井底的青蛙,抬头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无论身边的人怎么跟它说,它都坚信外面的世界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区别在于,有的人井口大一些,有的人井口小一些;有的人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努力,从一个井不断地跳到拥有更大口径的井;而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
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初中毕业后随村里人到上海打工,在建筑工地干活,一干就是好几年。可实际上,这个人曾经学习成绩很好,中考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如果继续读书,完全有可能考上好的大学。然而,他的父亲却算了这样一笔账:高中三年加上大学四年读下来,不仅要花费很多钱,更重要的是,还浪费了七年的时间,实在太不划算了。于是,他父亲就对他说:“家里不会供你读高中、读大学,识点字就行了,早点出去挣钱,就能早点过上好日子,反正大学生毕业后还是一样要找工作!”
穷人的思维就是上不上学,最后都是要找工作。可他的父亲并没有认识到,大学毕业后找的工作和初中毕业后找的工作是有天壤之别的,拥有的发展机会也是不一样的。
生活在井底的人,如果不能跳出井口,眼光和格局就会很狭窄。唯有跳出井口,摆脱“青蛙思维”,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和眼界,打破自身的局限性,才有机会走向更大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