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
一只从小就生活在井底的青蛙,抬头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无论身边的人怎么跟它说,它都坚信外面的世界就只有井口那么大。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
区别在于,有的人井口大一些,有的人井口小一些;
有的人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努力,从一个井不断地跳到拥有更大口径的井;
而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
职场达人哈叔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一位读者初中毕业后随村里人到上海打工,在建筑工地干活,一干就是好几年。
实际上,这位读者的学习成绩很好,中考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如果继续读书,完全有可能考上好的大学。
然而,他的父亲却算了这样一笔账:高中三年加上大学四年读下来,不仅要花费很多钱,更重要的是,还浪费了七年的时间,实在太不划算了。
于是,他父亲就对他说:
“家里不会供你读高中、读大学,识点字就行了,早点出去挣钱,就能早点过上好日子,反正大学生毕业后还是一样要找工作!”
确实,上学也好,不上学也罢,最后都是要找工作的。
但是,他的父亲并没有认识到,大学毕业后找的工作和初中毕业后找的工作是不一样的,所拥有的发展机会也是不一样的,上限就更不可能一样了。
有人曾把人的认知水平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点、线、面、体。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就是一个“点”;
我们所从事的业务,就是一条“线”;
我们所属的领域,就是一个“面”;
而在这个“面”之上,就是“体”,也就是我们所生存的整个社会环境。
相对于“体”,“点”只是非常渺小的一个元素。
生活在井底的人,如果不能跳出井口,往往就只能看到那个“点”或者那条“线”。
唯有跳出井口,摆脱“青蛙思维”,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和眼界,打破自身的局限性,才有机会走向更大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