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目标,找出课标里对应内容,直接从字面上理解,然后解释单元(模块)中的地位,接着进行学科内容或概念的关联,再用用动宾句式细化成教学目标,最后确定相关的形成性评估证据。
2.学习情境要是学生生活中真实的,能和学生的情感和已有知识有关联的,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真实任务。
3.学生为什么不能综合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反思,分析了三类具体表现,如学生总是乱带公式,教师连续追问为什么,第一次追问是没有讲清楚公式,再追问为什么没有讲清楚,因为太关注技巧,忽略了数学思想的渗透。诊断出自己的问题,便于找到改进方法。
4.以形成性评价开展学习反馈,目的是缩短当前学习水平与学习目标的我差距。
5.有效的学习反馈指向三个对象,一是学习目标,二是当前学习水平,三是下一步努力方向。
6.有效学习反馈如何选择合适的信息类型:一是关于学生自身的评论性信息,关于完成任务的过程性信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二是完成任务的结果信息。关于学生自我调节信息。
7.教师改进要明确时间,具体内容,并通过学生访谈、作业分析、课后反思评价自己的改进效果。
8.培养学生自评,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去哪里,即目标要明确;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评技能;再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差距;最后,教师要持续跟踪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其改进的持续行动。助力学生自评,教师可以借助反思性作业单,如,作业+本节课感到最难的内容+其他解决办法+再一次怎么改进
(以上是上午听讲座时自己的一些理解。下午主要是形成性评价量表的开发。一整天都头痛,下午更甚,脑袋转不动,没有更多的思考,因培训结束较早,还专门回学校上了两节托管课。晚上还加班弄了两个小时课题资料。当我投入到学生中或者工作中,真的会忘记自己的感冒头痛。此时站起来全身酸痛,赶紧再吃点药,好好休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