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
《影响力》社会认同原理|重庆万州公交乘客冷漠背后的真相

《影响力》社会认同原理|重庆万州公交乘客冷漠背后的真相

作者: 镜子_23bd | 来源:发表于2018-11-03 17:28 被阅读0次

01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入河流的原因在网络上引起了众议;有人责备女子的胡闹打扰了司机葬送了一车无辜的人;有人揭秘司机在应激反应的时候出现了视觉错误,打反了方向盘,公交车公司有培训不严格的责任;不去评价每个人的观点是对是错,使我们更寒心的是一车人的冷漠。

02

2001年拍摄的《车四十四》很好的讽刺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陌生人社会。很多人都猜测男主角在看见全车人都死了的时候,嘴角的一个笑是什么意思。也许是感谢女主饶他不死,也许是庆幸自己逃过了一难,我觉得更符合剧情的是:他们死了,与我何干?

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当年就被戛纳电影节提名,不是为了其荣耀,而是为了思考:很多人都从冷漠的剧情里得到了反思,我们早已认识到了一些人性上的不足,为什么这样的悲剧还是屡见不鲜呢?

03

加上“小悦悦”事件和本书里提到的:“38名好人眼看一个女孩3次被追杀却无动于衷”的事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我们真的本性有那么无情和冷漠吗?网络人民的热情在现实面前就这么经不起考验么?

不是的。这实际是因为我们都深受“社会认同原理”的迫害:说点轻松的,马上双11要来了,即使很多人都知道商家是如何从中获利的,也知道商品的实际价格并没有打折扣;但是因为电商发起的这个活动观念深入人心,在所有人都认为这时会打折的情况下,我们就认同自己在这一天加入购物大军这个行为是正确的。

社会认同原理其实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从众现象。只是在恶性事件里才把它对我们的影响力放大的展现了出来。对这个行为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

现场有大量旁观者在场时,旁观者对紧急情况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原因至少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简单明了,当周围有几个可能会帮忙的人时,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就减少了;每一个都觉得别人会出手,到最后都没有出手帮忙。

第二个原因更加有趣,有时候紧急情况乍得看起来并不会显得十分紧急。每个人都在观望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看着别人冷静的观望,自己也下意识忽略眼前的紧急程度。

第一个原因很容易洞察,第二个原因有趣在于此时大家都陷入了一个“多元无知”的状态;这时的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情况不明且意外性太大;所以我们很自然的依靠别人的行为做出反应,而我们忽略了别人也是在看着另一个“别人”做出的反应。更搞笑的是:很多人会认为在紧急事件面前表现的镇定自若是很成熟的标志,叫做老成持重!所以既然别人都很冷静,都不担心,那就说明一切正常。

虽然这个现象很讽刺,如果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也许还能用这个理论安慰自己的冷漠无情,但却像小丑一样,都是自欺欺人的招术。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学习这个原理的两个特点:不确定性和相似性。

当你阅读到这里的时候,大致也了解了一些社会认同原理,你会看见我们通过别人的行为做出判断是多么荒谬,你会更确定自己看见的灾难,不管事大事小都应该从你自己做起,去维护你心中的正义。如果你很肯定的知道这一点,你就不会再依靠别人,再把选择的目光投向旁人。

04

可这里面还有一点,在我们选择认同性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与我们相似的人。就像重庆公交车上的女子一样,她也是乘客,她和所有人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所以有时候即使她做错了,我们也会认为是不是公交车司机不讲情理。但只有司机知道,如果不按照规定行事,出行就会存在意外,这是不安全的;所以他只有坚持自己的职责。

05

这样的选择还有很多,比如之前的“瑞典”事件;即使我们知道那一家人做错了事,还选择了耍无赖的方式阻碍别人执法,我们还是会站在自己同胞这一面去声讨瑞典,不过对于警方把他们扔到郊区,之后事情恶化甚至有电视台诋毁中国的这些,是中国人都会被激发斗志。但他们做出的行为和我们如出一辙啊!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一方,并潜意识默认了他们的行为。

所以如果下一次我们遇到这样的选择时请先提出质疑,再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和价值观去客观判断这件事。多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依靠他人做出判断让“社会认同原理”成了影响力的武器迫害了我们自己。

06

就在11月02日晚上,雅西高速发生了严厉的多车追尾的事件,这件事的原因还在调查之中,而且也没有旁观者事件发酵,我只是想说司机潜意识的行为,是不是也可能和这个原理有关。就像书里提到的巡警发现的奇怪现象:

这种车祸通常都发生在高峰期的城市高速公路上。那个时候所有车都在缓慢而平稳地向前行驶着。当前后的两辆车同时发出信号,打算从原来的车道驶入旁边那个车道时,就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几秒钟之内,这两辆车后的一长溜车都会跟着行动,司机们会认为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比如有汽车抛锚了或者前方正在施工,所以将这条车道给堵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挤着将车辆驶入另一条车道,这时通常就会发生两车相撞的事故。

智者见智,仁者见人。你怎么看的呢?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和我一起好书共读;还可以把你的见解留言评论在下方哦!

经典语录: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太多。--沃尔特·李普曼

社会认同原理: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一般说来,当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情况不明、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不确定性。当人们对自己不是很有把握时,他们依靠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性,我们往往会效仿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而不是与我们不同的人。

我们参照别人的行为来决定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尤其是当我们认为那些人与我们相似的时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响力》社会认同原理|重庆万州公交乘客冷漠背后的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ok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