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逐渐发现父亲的重男轻女是隐性的,对他来说,一个有用的孩子,比一个儿子更重要,即使女儿出嫁也是带着他的姓。
我从小到大,一直成绩很好,大抵我爸也就觉得我未来更为可期,关注很多。等到我大学毕业了,不愿意考公,去给他当靠山,一下子就冷淡下来。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越长大越拧巴了,三观与他的差太多,以至于他常拿“读书读傻了”来嘲讽我。
对母亲而言,重男轻女是显性的,单纯因为他的男性身份而偏爱他。真羡慕啊,什么都不用做,单纯靠Y基因,就能有人无条件爱他。这是社会的舆论和所谓宗族祭祀的遗留。至于女儿,那都是要嫁出去的,在身边一天,就要用上一天,不然以后去别家了,用不到了就感觉亏了。
不可否认,他们已经对我很好了,至少健康长大,也有书读,比起那些可怕传言里的女孩子,已经相当幸运了呢。
只可惜,人是不能比较的。越比较,落差越大。
我小时候是奶奶带大的,上小学了才一直住在他们身边,而我弟弟从出生就是我妈自己带的。因为年龄差,我弟弟出生时我已经开始记事了。
我觉得,还是小时候在奶奶身边更开心些,到父母身边,都是难过了。开始学会看家长眼色生活,承受他们的负面情绪,比如迁怒。在外面受了气,不能发出来,只好憋着,回到家,发现两张只会吃的嘴,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不可避免的,女孩子就成为了发泄情绪的对象。
说来好笑,我今年才发现,我妈单独在我面前,和有父亲或者弟弟在的时候,对我的态度、行为和话语是不同的。
我总是习惯忍耐,然后就变成了受气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