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问ORID

学问ORID

作者: 敬天_爱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6-24 15:53 被阅读0次

这本书英文标题是:The Art of Focused Conversation ,读来这个标题可能更加容易让明白何为ORID?即是一些培训人很熟悉的焦点讨论法,这本书更加侧重于其实践性,从ORID四个实操角度进行详细的剖析,即 客观性层次(The Objective Level)、反映性层次(The Reflective Level)、诠释性层次(The Interpretive Level)、决定性层次(The Decisional Level)。

1;为什么要用ORID ?这个问题的基础在于沟通与对话,在书中引用的Peter M.Senge 的话很好回答了这个问题:“一个社会一旦失去对话的能力,就会只剩下各种不协调的声音彼此较劲,互辩输赢。不仅彼此的交流无法深入,也找不到超越本位看法与私利的深层意义。”焦点讨论法或者ORID的方法就是为了建立更加高效与深入的沟通与对话。

2;如何使用以及在什么情景下使用?关于如何使用这一点很好玩,读完这本书影响也较为深刻,是对于引导者(Facilitator)的说明,组织一场有效的ORID,对于引导者的能力要求较为高,一场有效的ORID首先需要引导者对于整个引导的方向与答案内心是放空的,有点像我们文化里面“无为而治”,ORID在这点上与我们教育背景里面经常让我们秉持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思维)是不同的,我们无论在写论文或者考试写议论文时,甚至工作后经常开会、讨论,其实内心都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答案的。但放在ORID的情景下,却需要引导者包容一切的答案,最大化的引导出可能性并让参与者进入深度思考的一种深度沟通体验。这一点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初来运用恐难以自如。

那么问题来了,又在什么情境下使用ORID ?ORID可以应用的范围真是够宽泛,足足有100个讨论范例,作者将其分成了7个单元,分别是:有关评估与回顾的讨论、有关筹备与策划的讨论、有关教练和辅导的讨论、有关诠释信息的讨论、有关决策的讨论、有关管理与督导的讨论、有关个人及庆祝式对话的讨论。套路深啊,深似海!也就是工作、生活、夫妻关系、子女教育,只要你能想到的都统统可以包涵。

当然,情景的营造也很重要,这个虽然是开放式的沟通模式,但任何事情都需要你有准备和计划,ORID 也不外如是,可以这样说:ORID让你可以看到问题更多的可能性或者让你从更多维度与角度深入了解一件事、一个问题、一个项目,但前提是你这个“导演”要靠谱,要不你找的“演员”可没法演出自己人生最佳的片段。对于引导问题的设计与背景的准备都是需要引导者需要提前想好的。我们可以说这是用群众力量来勾画的一场对话版的“思维导图”,为了就是抽丝剥茧看到问题以及更加全面的引导出最佳的答案。

同时,ORID 也不是无限的发散,引导者还需要及时引导大家聚焦焦点,要做到收放自如,我们按照ORID的四个层次最终引导出一次能解决的结果输出就可以,文中也指出了,如果还有问题,可以留待下一轮ORID。所以,好的ORID输出,绝对不容易。

3;如何创造200倍企业力?这本书标题起的如此气势磅礴,读完发觉起的一点也不夸张,但做到却是不易,首先,要有一个开放的氛围,需要引导者以及参与者最大程度放下自我;然后,便是释放自己对于问题解读的更多可能性。何其容易?一场精彩的ORID,必定是火花四射,思维脑洞大开的一场酣畅“武林比拼”,最终实现心中“大同”。而这个必定是1+1>N倍的结果,运用得当300倍企业力也不是神话。

ORID可以告诉我们其实一个问题有很多解决方法或者可以抽丝剥茧出很多我们之前没有经过深度思考考虑到的问题,但也教会我们需要聚焦。这就好比我们对于自己,我们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性、很多个愿望,很多想要做的事儿,但也要更加学会聚焦。一次只做一件事儿,把一件事儿做好了,反而比较快!人生何尝不是一场ORID ,一场断舍离呢?

4;2点提示

 (1)、询问关于过去的事情

    要从过去的事情中得到反馈时,最好不要问“为什么”的问题,因为会让对方陷入自我防卫和解释之后;可以将其调整为“如何”“怎样”等更开放的问题;

(2)、问关于未来的问题

   在面对未来的问题时,提出“为什么”的问题,有两个作用:

   (a)揭示出选择或方向背后的价值。

   (b)展现出对个人的尊重,同时赋能。

愿我们都能在未来多多运用ORID,并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问ORID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uj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