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某人对我说:“几年来,我特别讨厌这个人,原来,我也是他特别讨厌了几年的人。”这句话如果进一步引申,也可以这么说:你如果欣赏别人,别人反过来就会欣赏你;你如果讨厌别人,别人反过来就会讨厌你。
平日里,我们有好多人竭力想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名曰《50位卓越人士的发展历程》,他们一个个的发展历程证实了“优秀真正的不是来自单打独斗,而是群体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我就不得不想到了——一个人的优秀除了自己的努力,还需要更多人的帮衬。让别人助你,前提条件就是你必须对别人好,即使别人在你眼里一文不值,你也得用心感受一下别人身上的某些闪光之处,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真心去对待。
欣赏别人其实就是在成全自己,就是一步步地让自己变得特别优秀。别人身上的某些优点,通过欣赏,让你自己受到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激发,甚至,会让你本来慵懒的心态突然之间活跃起来。人和人之间往往具有一种攀比心态,比如,同事因为一节课让听课者叹服,你有可能也会这样想——同是一个级的老师,她为啥课上的这么好?我和她相比,究竟缺什么呢?唯独缺的就是她的那种钻研精神。这不是嫉妒,而是通过欣赏了一节课进而产生了一种动力,即自己同样可以上出这样的一节课。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大人是品出来的。这里的品就是欣赏的意思。前几天,我的邻居夫妻两个吵架,妻子句句直击丈夫“死没出息,没本事”,当时,我就很想去问这个女人——什么样的男人才算有本事?难道说有本事的男人是妻子谩骂出来的?妻子越骂,丈夫就越没心劲。聪明的女人特别注重对丈夫的言辞,句句少不了理解、激励、自信、关心。打击、讽刺只能事与愿违。现在,男人的压力亚历山大,尤其工薪阶层的家庭,老人时不时的出院看病,孩子上大学,买房子,以至后来结婚,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钱主要靠男人挣回来,家里的一摊子家务需要女人照顾。
欣赏的前提条件是理解,理解别人的辛苦和努力;欣赏的基础条件是虚心,虚心思考别人的好做法;欣赏的基石是行动起来,相信自己,别人能做的,自己同样可以做。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说穿了就是“动与不动”,就这么简单,如果真正行动了,自然就有结果。如果只说不动,或者动了不坚持,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做事和做人一样,三分热度不够,需要长久做下去。所有的行动如果能够坚持下去,那最后多少有你想要的东西。
就我而言,在每个鲜活的日子里,我对身边的每一个人,亲人、朋友、同事乃至陌生人,我都在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他们,比如老婆做了可口饭菜,我会边吃边赞,厨艺不错;同事职称晋升了,我祝贺他们不只是荣幸,更是努力的回报;从面前走过来一个漂亮的女人,多看几眼,让她感知到你在欣赏她的美。有人说,自己的人缘太差,我认为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你这个人对待别人不是在欣赏,而是时时处处都是嫉妒,不怀好意、小鸡肚肠的人身边没有知心朋友。
如果你想一辈子平庸自己,那就多欣赏自己;如果你想林立众人之上,那就多欣赏别人。欣赏别人一定会优秀自己,会让自己变得特别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