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语言图像论

作者: 惠风畅叙 | 来源:发表于2022-12-16 15:33 被阅读0次

维特根斯坦,只出版过一本学术专著,那就是首次发表于1921年的《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是维特根斯坦在战壕里写成的,全书的篇幅很小,只有两万多字,中文的翻译本也只有薄薄的几十页。但就是这么一本小书,凝结了维特根斯坦一生的心血。他认为语言就是我们思维的边界。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对一件事情图像式的描摹。那么,维特根斯坦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答案呢?据说,有一天维特根斯坦在读报纸。报纸上说,法庭用模型汽车来重现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例如,用一辆模型卡车和一辆模型自行车来表示两者相撞。在这个模拟过程中有两组对应关系。首先,模型对应现实中的对象,即模型卡车对应现实中的卡车,模型自行车对应现实中的自行车;其次,模型之间的关系对应现实事件中的关系,即模型卡车撞倒模型自行车对应卡车撞倒自行车。维特根斯坦由此想到,这里模型所呈现出来的图像就等于是语言中的命题。命题中的各个部分和图像中的每个部分一一对应。换句话说,维特根斯坦认识到,语言、思想和世界三者之间具有同构性。因为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语言才能用来描绘世界和思想。

不过维特根斯坦的思考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描绘,他还考虑到了逻辑中的可能世界。维特根斯坦区分了“事态”和“事实”。在他看来,任何一个图像仅仅是世界中的一种可能性。命题可能组合起来的方式(即事态)要远远多于现实发生的情况(即事实)。

事态构成了一个逻辑空间,里面装着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那是一个思想的世界,而事实才构成了一个现实的世界。我们还是用法庭上模型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例如,卡车可能撞倒了自行车,也可能没有撞倒自行车。但在现实中,两者必居其一。假使卡车撞倒了自行车,我们依然可以设想一个与事实相反的情况。我们同样也能想象其他可能的情况,例如,卡车上装了一辆自行车,或者卡车拖着自行车。不过,我们无法想象“卡车欺骗了一辆自行车”这句话的图像。由此,维特根斯坦给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本体论:世界的本质不是物,也不是精神,而是“事态”,也就是对象之间的关系连接。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事态的图像,而不是语词所指的对象的图像。因此,基本的意义存在于图像之中,也就是在命题之中。我们之所以能与他人沟通,正是因为他人也能在脑海中“看到”我们用语言呈现的图像。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误会,或许就是因为他人没有办法理解我们语言所呈现的图像,这也有可能是“过分解读”所致。

相关文章

  • 维特根斯坦:语言图像论

    维特根斯坦,只出版过一本学术专著,那就是首次发表于1921年的《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

  • 语法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知道:语言是什么? 语言是世界的图像。 这是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答案。 语言是世界的图像,哲学...

  • 【投资】投资的边界,就是语言的边界

    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尤...

  • 语言的界限,意味着世界的界限

    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世界的界限。--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语言不仅仅是我们思维的载体,语言、思维和文化三者是...

  • 2023-01-20法条语言(98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家,语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他在《逻辑哲学论》提到:“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 语言,决定了你人生的上限

    转:《逻辑哲学论》这本书是由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所写。《逻辑哲学论》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主...

  • 颠覆你的逻辑——什么是逻辑?

    逻辑的实质是什么?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到康德认识论,再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逻辑学,毫无疑问,人们习惯认为,逻辑学就...

  • 你的语言和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将生活与思维这样联系起来:“我的语言之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之界限”(原文是“The li...

  • 我能听得懂的维特根斯坦

    我能听得懂的维特根斯坦 20210622 听了一段音频,“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关于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和他的学问...

  • 认识个性和语言图像论

    阅读笔记第174/365天 今日阅读《用得上的哲学》 ——破解日常难题的99种思考方法 作者:徐英瑾 第四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维特根斯坦:语言图像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zl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