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看了一部电影——《钢琴家》。
豆瓣评分9.2分,排名No.58。
![](https://img.haomeiwen.com/i4760731/d85af7bf4993fdfa.jpg)
也许是因为之前看了《海上钢琴师》,产生了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
看着看着,忽然发现这部电影的背景是二战时期。
当然,正如豆瓣网友说的:
「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反映二战反映犹太人与纳粹的影片。人性是很美的,当然,人生的际遇变幻各有轮回。」
![](https://img.haomeiwen.com/i4760731/124dd9c800e7c2d1.jpg)
电影的尾声里,我才看到人性光辉的一面。因为钢琴,德军某军官和犹太人主角建立了世俗意义下不被允许的友谊。
——「你叫什么名字? 斯皮尔曼。」
——「斯皮尔曼,一个好钢琴家的名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4760731/8785a7d7f4e0de99.jpg)
军官持续接济他,给他食物。
他撑到了二战结束,迎来了胜利。
而德军的失败,军官成为俄国俘兵。
人生际遇变幻莫测。
也许生在和平时代,他们一定会成为很好的朋友吧。
影片的结尾:
瓦列迪斯洛·席皮尔曼继续住在华沙,直到死去,他死于2000年7月6日,享年88岁;
而,
那个德国军官的名字是:威廉·霍森菲尔,仅知他于1952年死于俄国的战俘营。
![](https://img.haomeiwen.com/i4760731/7bdccb46f125daba.jpg)
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这部电影根据波兰钢琴家瓦列迪斯洛·席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死亡城市》改编。
换句话说,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记得初高中学习历史,看到“三巨头”、希特勒,以及1945年……
还有那些对当时的我来说,只是冰冷数字的死亡人数。
记得北野武说过:「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一件事,而是一个人死了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最近也一直接触到疫情、粮食危机此类的热点文章。
只想说,生在和平年代,真幸福。
活着,敏感而细腻地活着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4760731/19c6ec2003de46a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