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一段关于“合肥教育名师陈宏友讲座中被学生轰下台”的视频,引发热议。
据相关通报透露:“2月18日下午,省属某高校教师陈某某,在庐江县某中学作感恩和励志演讲时,因内容不当,引发师生不满,被当场制止。事发后,合肥市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庐江县成立调查组,对庐江某中学把关不严,予以调查问责。”
另据悉,省教育主管部门已责成陈某某所在高校党委成立调查组对陈某某进行调查。后续情况,将及时发布。
对于老师在授课中被学生夺麦轰下台,在当今社会,想必大家还是第一次遇到和听说吧。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满堂灌式的被动接受的教育方式,所以一旦遇到这种新鲜事则是众说纷纭,各持观点。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国学大师季羡林在读中小学的时候,曾有过两次“革命”的经历:一次是对一个图画教员。该教员脾气暴烈,伸手打人,结果全班团结一致,把教桌倒翻过来,向老师示威,老师知难而退,自己辞职不干了。这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另一次是对一个珠算教员。此人嗜打成性,他有一个规定,打算盘打错一个数打一戒尺。有时候,学生稍不小心就错上成百的数,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同学们决定全班罢课。不过,这次没有成功,因为班内出现了“叛徒”,有几个人留在班上上课,“革命”失败了,结果每个参与“革命”的同学手心被打得肿了好几天。
由此,我也借用季老所言的“革命”一词用在庐江中学这名高三学生上台夺麦事件之中。说这名高三生的“革命”,对这该名师来说就是被“革命”了。
对于事件的来龙去脉,大家一定非常清楚了,网上都有相关报道,我在此就不再赘述,我想谈谈名师被“革命”的看法。
据悉这位名师是合肥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的一名副教授,此人的身份介绍多达数十个头衔,可谓是一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而且常开讲座,特别是如此次“感恩”讲座早已驾轻就熟,因为据说他已经有过1000多场的授课记录。没想到这次却栽在了一名高三学生手里。
看了陈教授这次的相关授课内容,对于被学生上台夺麦一事,我还是比较支持学生的做法,但至于应该不应该大力提倡再另说,至少这次我举两手赞同。为什么呢?
首先,陈教授在讲授中,特别是自由发挥时发讲授内容确实非常不妥,甚至有点低俗,低俗中还夹带着崇洋媚外、辱没人种的观点。这样的观点在青少年心中势必会带来善与恶、正与邪的剧烈冲击,特别是正处在学习压力颇大的高三阶段。
从陈教授的自由发挥的内容可以看出他并不十分了解当今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现实思想。甚至他的思想还是停留在他成长的那个阶段或者享受在他教育儿子“成功”范例的那个年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出国热的时候,“凡是外国的都是好的”这样观点在60后出生的陈教授这样的人心中一定影响甚深,因为他那时候正好处在羡慕、向往、崇洋、媚外的青年时期。
殊不知,当今社会与四十年前已经今非昔别,不可同日而语了。我们的90后、00后早已不再仰视西方,民族自信心在他们这代人身上已经根深蒂固,至少比陈教授所处的年代的像他之流的人要强之百倍,甩出几条街了。
陈教授这次的信口开河,在场的老师没有制止,学校的领导没有出面,因为他们还抱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 “高级红、低级黑”的思想,却没意识到现如今的学生早已不是那种“你讲我听”的木偶,而是“开放民主”的活跃学子。
也许,这一次的“革命”会促进新时代的教育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