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孩子解读古诗词》——原来读诗就是修心

《为孩子解读古诗词》——原来读诗就是修心

作者: 星月社 | 来源:发表于2021-12-24 21:27 被阅读0次

当前来说,唯成绩论的教学理念导致我们学习古诗词并不会深入,与其刷抖音、看视频还不如静下心来看看书,了解古诗词背后所带给我们的启发。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作者提到最多的就是“诗心”这组词语,它和刻意堆积的华丽辞藻有很大不同,好的诗词自古以来都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果语言太过于随意,太过于通俗,反而显示不出自己的睿智与风度。仿如神来之笔的点缀,更增加了对于他们接受邀约的重视。

古诗词与白话文的的区别,莫过于从一件件极普通的事物当中提炼趣味,以对仗工整的形式呈现出久久回味的美感,李天飞教授用了大量耳熟能详的诗句来强调这种独特深邃的钟情。如果把《寻隐者不遇》翻译成白话文,其实没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要深挖这首古诗内含的故事线,可能需要一本十几万字小说来细节说明,但原文寥寥数十字就给我们创设了一种意境,这种极具画面感的联想是能够引起大多数人共鸣的,甚至还有不少人至今依旧在苦苦寻觅。

我经常给学生教授古诗词的时候,会注重引导学生从诗词中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读了《为孩子解读古诗词》这本书,我切入到一个从未有过的角度,我发现自然之美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从诗人的充沛内心中萌生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等等。在作者看来,我们作为人类,有时还真得“自作多情”。这种主观性的抒发,使诗人的形象毅然挺拔起来,或许我们并不关心他们的模样,书本上的插图不过是从诗词中演绎出来的抽象概念。

“只有我们自己有感情,才能对这世界别的东西倾注感情”。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比之更甚,感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不管是你我面对面,还是跨越千古的时空对话,有温度、有见解,偶尔再来点小情绪才会显得生动、显得活泼,显得若隐若现。诗词的敏感与脆弱,不在于对自然的咏叹,而在于与自然的貌合神离,看着寄情山水、豪放洒脱,其内心无异于一场急骤版的地震,一景一物、一花一草,似乎都有了拟人化的借代,兴发感动的魅力就在于精神世界的无比纠结与自我麻醉,如同毫无写诗经验的刘邦随性吟诵的《大风歌》。

“中国古典诗词可以让人心不死”,或许“死”这个字对于普通人来说太过于敏感,但如果你的思想超越了生死,就不会在意这些词语所带来的附加解读。我曾经在网络中看到,如今的每一句流行语,都能在古诗中找到儒雅又不失力量的表达。相较于当下的不假思索,古人儒雅、显得更客气,但只要拆解开其中的字理,便会发现那藏在情境中的铮铮傲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畅快淋漓;“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急迫忐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遗憾失落。如果你习惯于古诗词所带来的养分,每一份失意、每一份痛苦、每一份无以言表的煎熬,都在诗词的映照下得到由内而外的升华。

李天飞教授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提取了解读诗词的四种方式:“兴”、“观”、“群”、“怨”。“兴”是对自我的和解;“观”是对他人的感知;“群”是他人的感同身受;而“怨”呢,是借诗词的外表针砭时弊。之前,有人问过我,她的这首诗歌写得怎么样?借着书里的观点,我也学会了分析,要结合人物特点以及写作背景。一首诗词的好坏,往往取决于真情流露、体裁韵律、语言艺术三个方面。纵观课文里的古诗词,涉及到“思乡”、“离别”等客观具化的情感占了很大比例,当下的信息社会使思念变得短促、使期盼变得遥远,所以我们笔下的故事就显得过于美好,或者从不会写一封长长的书信开始,我们就已经离真正的诗心很远很远了。

唐代的曾参在去往安西都护府的路上写了一首《逢入京使》,我从诗中看到一个三尺男儿的柔情,连带个口信都“双袖龙钟”。“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当我们看到这首词的时候,是不是有些伤感,春闺思念的早已成了皑皑白骨,期间的强烈对比是现代诗词所缺乏的。我看书中还提到了数据库拼凑出来的诗词,如果不是作者层层剖析,现代的我们还或许以此为荣。哪怕你已经积累了太多的典故,但好的诗词依然是可遇而不可求。在李教授眼中那些应酬与奉承的诗词都不能算佳作,甚至在小学生作文中营造出来的虚拟感动都会嗤之以鼻。这样说来,学生那些偷偷摸摸的日记尽管语言不通,但记录了他们的懵懂童年,这也让我更加了解他们。我经常告诉他们,作文也不过从一个核心词语不断扩散成的长句子,如同诗词搭积木一般的演变历史。如果我们弄懂了写文章的真性情,也便带入到领略诗词的最佳境界。

相关文章

  • 《为孩子解读古诗词》——原来读诗就是修心

    当前来说,唯成绩论的教学理念导致我们学习古诗词并不会深入,与其刷抖音、看视频还不如静下心来看看书,了解古诗词背后所...

  • 跟唐浩明学曾国藩修身之道(三)

    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曾国藩修心、用人、做事原则。 【修心】 曾氏“三乐”:以大声诵读诗文为乐,以引导人上进为乐,以辛...

  • 经典诗词教学

    有必要潜下心研究古诗词 古诗词的解读,善于捕捉经典元素 绿 教学方法的选择 明确 对比阅读法 可以放手让孩子自主学...

  • 《为孩子解读古诗词》1

    1.我们为什么要学诗? 关于这个话题,在网上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段子,大概意思就是说当你去一些地方见到一些好的事物需要...

  • 为孩子解读古诗词4

    12.写诗为什么要从练习对仗开始? 对照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对子,平仄相反,词性相同。除此之外不仅仅是逻辑正确,...

  • 《为孩子解读古诗词》2

    3.为什么读诗要“知人论事”? 判断一首诗好不好,大概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一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这首诗是不是作者真...

  • 《为孩子解读古诗词》3

    6.诗是怎样表达感情? 诗的情感直白的不多,一般都比较含蓄,常用的方式是赋比兴。 赋是平铺直叙,比是比喻托物,兴是...

  • 为心读诗

    七月的蝉鸣和骄阳, 让人心浮躁, 如闷热的池塘吐出的鱼, 如圉于铁栅栏之中的翅膀, 它们一样蹦腾而空泛, 静不下一...

  • 解读诗词要实事求是 文/胡柳烟

    解读诗词要实事求是 解读诗词要实事求是,不要文艺腔、故作姿态去解读诗词。 在网上看过一些解读古典诗词的文章,书店里...

  • 细品叶嘉莹的《古诗词课》(一)

    自小爱读古诗词,从今日起,细细品味叶嘉莹的《古诗词课》。 总感觉读诗可以让我们拥有一颗灵动而细腻的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孩子解读古诗词》——原来读诗就是修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jr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