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良知与不动心(二)

良知与不动心(二)

作者: 满地森森 | 来源:发表于2019-11-16 13:11 被阅读0次

最早展开讨论,讨论得较为充分,留下来的资料较为完善的是孟子。

在《孟子》《公孙丑》这一章里,他们师徒讨论了这个问题。实际上他同时探讨了理想的精神境界是怎么样的和怎么养成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也紧密相连,不好分开。

问题的开始是这样的: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一段话。讲到如何“不动心”,我们现在讲不动心,多半有佛教那种不为外物外事的发生而动心的意思。但在孟子这里,更是一种大勇、浩然之气,意思就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主要偏向于坚持和勇敢,是一种情绪和心理状态。孟子那段“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显示孟子对人生的苦难和困境是很关注的。他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应当怎样在这些苦难、困境、强大的敌人面前保持不动心,保持勇敢的心态,保持斗志,保持昂扬的状态。

孟子说,不动心的境界并不难,我四十岁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但告子比我还先达到这个境界。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是有方法的。

什么方法呢?从下文看,孟子提到了几个著名的勇士培养勇气的方法,显然把养勇和达到不动心的境界是视为同一个问题的。养勇就是养气,养气就是养勇,不动心就是勇敢的高级境界。

孟子在这一段文章里面所讲到的几个人,都是勇士。方法各各不同,境界也不一样。

这里面的提到的孟贲,《东周列国志》描述:“有齐人孟贲字说,以力闻,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

相关文章

  • 良知与不动心(二)

    最早展开讨论,讨论得较为充分,留下来的资料较为完善的是孟子。 在《孟子》《公孙丑》这一章里,他们师徒讨论了这个问题...

  • 良知与不动心(一)

    不动心,一个美丽的词汇。处变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始终如一,坚如磐石,执着,等等。都源于此。世界如此纷乱,一份...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43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三十一【薛侃录】。 此心不动心生万法,应...

  • 良知与诚意(二)

    诚意就是坚持正确的方向,讲大道理,实行大道理。 诚意,就是把自己那些不好的念头改正了。诚意,还意味着始终坚持自己的...

  • 《中国最后的大儒》读书感悟(三)良知

    良知说是阳明心学的基石。 “永不泯灭”的良知,原本就存于每个人心间。因为人生而有良知,所以良知不泯。良知不泯,知行...

  • 王阳明 心学

    一、心即理,不外求,物来则照 二、事上练,不动心,格物致知 三、致良知,明德心,知行合一 四、存天理,灭人欲,由狂...

  • 体悟良知(1)基石:不动心

    基石:不动心。 2022-12-20

  • 家庭系统整合(六)

    良知与清白感 《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确保我们走...

  • 心本体

    心本体与意识心,心分两种,动与不动。 人过四十不动心,天人合一,心本体指向不动心,与佛的不生灭正好吻合。 道法合一...

  • 【海灵格潜意识解读】谈谈个体良知与系统良知的区别与隐性逻辑

    系统良知&个体良知 海/灵/格/潜/意/识/解/读 思考与启发: 1:系统良知与个体良知的区别是什么? 2:你愿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良知与不动心(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ly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