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金章宗所建的西山八大水院之一有双水院,《日下旧闻考》有记载:
“双泉山旧有双泉寺,明成化间改名香盘寺。寺内明碑一,无撰人姓名,嘉靖元年立。双泉在今寺右,左侧塔一,高约七丈余。距寺数百武为双泉桥,明翰林院修纂云间钱福撰记,弘治七年立。黑龙湾在黑石头村西二里,以石色黑,故名。明人香盘禅寺碑略:都城西四十余里有寺名双泉,有山名翠微。泉山幽胜,甲于他山。金章宗明昌五年,诣其寺潜暑。寺有双泉,因而得名。即建祈福宝塔于寺北。至明成化五年十月,赐名香盘禅林。宣德二年十二月,奉旨与院。嘉靖元年,葺而新之。”
今日双泉寺全景俯瞰由此看来,“双水院”名字源自“双泉”,包括其中的双泉山、双泉寺和双泉桥。
今日双泉寺山门而双泉寺也是名气很大的禅林,据说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顺天府志》记载:“双泉山,山在城西四十里许。按重修碑记云:山有二泉,唐时古道场也。”
明成化五年(1469)十月,重修双泉寺,宪宗赐额香盘寺。半个世纪之后,即嘉靖元年(1522),重修盘香寺,恢复了双泉寺的寺名。
旧日双泉寺文中所说的明宣宗二年十二月“奉旨与院”,指的是明朝宣宗年间国师弘善妙智当年奉旨住持双泉寺,而双泉寺成为统领全国释教的皇家寺庙。国师圆寂后葬于双泉寺山坡上,建立塔院,这表明,双泉寺的地位在明朝相当重要。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的副总管刘印诚,为方便慈禧到妙峰山进香,重修了通往妙峰山的香道。双泉寺是京城通往妙峰山的必由之路,刘印诚趁此机会,将弘善妙智国师塔院改为自己的别墅,仍以“双泉寺”称之。
这个双水院如今位于石景山区天泰山景区双泉寺村,双泉寺就在村北。
然而,据说金章宗避暑的双泉寺并不在现址,而是在现在双泉寺的西部;现在的双泉寺是清代光绪年间重修后的格局。
双泉寺旧山门1949年解放后,双泉寺已经残破不堪,前院已不完整,二道门影壁也被拆除,只有东西配殿尚属完整。尚余石佛像两尊。还有清碑两通,其一日久风化,字已经不可考;另一就是光绪年间的《重修翠微山双泉寺记》。
今日双泉寺近年来,双泉寺经过大修,已经修葺一新。而且发现了双泉寺两块乾隆年间石碑,现在分别镶嵌在双泉寺后大殿东廊壁和山门殿东山墙上,两通石碑均是乾隆非常宠爱的外孙子丰伸济伦所书写。令人奇怪的是,两块石碑几乎一样,只是提及当时寺庙住持法号时有所不同,一为“任起”,一为“仁起”。今人推测,其中一块可能是刻错了的废碑。碑文如下:
乾隆外孙子丰伸济伦所书碑文大清乾隆四十九年岁次甲辰,有京西双泉寺住持仁起(任起),兹因大殿湛漏,佛像雨洒,僧人募化。余想:我佛萻萨万灵万感普照宇宙,今殿像糟污人心不忍,余情愿一力成修,重建大殿装塑金身,略尽好善之诚耶。恕堂 丰伸济伦敬书
在寺庙附近,还有一个始建于金代的“万善桥”,原称“双泉桥”,是一座小石桥,后经各代不断扩建成为如今规模。据说,这就是当年为金章宗来双泉寺避暑而专门修建的。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曾为此桥立一碑。清朝光绪年间,修葺双泉寺时,也曾加以扩建,改名为“万善桥”。
今日万善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