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家庭构筑坚固的幸福基石 ——论如何做好家庭保险组合规划(篇3)
图文文章链接:如何为家庭构筑坚固的幸福基石——论如何做好家庭保险组合规划(篇3)
期待您的转发和点赞,留言交流,感谢支持。
第八部分 人寿保险
保险受益人
人寿保险的受益人是家人,是对家人的保障,需要指定受益人。
确定寿险保额
买人寿保险,一般是上了年纪的人或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害怕自己因为意外或疾病身故,家人无法支付房贷车贷及继续生活,利用保险的杠杆,把钱安全的留给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实际情景分析如下:
1、有房贷的。主要房贷还款人,所买寿险的保额,最低底线是能覆盖贷款总额,这样家庭里最能赚钱的人万一发生不幸离开,受益人可以用理赔的保险金来偿还房贷,家人的容身之所就保住了,不至于还在亲人离去悲痛中房子又被银行强行收走低价出售还贷。
2、有孩子的。十月怀胎不容易,有了孩子后,孩子成为人生责任中最重要的部分。为人父母最牵挂的就是孩子,既然生下来就要负责到成人,不管我们是生或死。所以寿险保额在覆盖房贷车贷等外债之外,还应考虑孩子的抚养费用、教育金费用,总不能因为家庭成员的变故让孩子没饭吃或被迫弃学吧!
3、有爱人、父母的。爱人是一辈子的伴侣,不管走后是否改嫁,都愿她剩下人生幸福美满,愿意为她留下很多遗产。为人子女,父母的恩情,是永远也还不上的。怎能忍心咱们先走之后,怎能忍心白发人老年生活和养老费用没有保障?
赔付条件及方式
身故或全残(有的只保死),一次赔付全部保额。简单理解,死就陪,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自杀有些说法,在此不细说,生命无价,不能太自私,从佛学角度,自杀非常可怕,连累家族)。意外险必须是意外导致的死亡才赔,后有详述。
儿童寿险保额特别规定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死亡保险金额上限为20万元;
已满10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死亡保险金限额为50万元。
多买无疑是白白多花钱!
定期寿险与终身寿险的选择
买定期的人寿险还是终身人寿险?不管哪一种,尽量选择交费年限为条款约定的最长年限,充分利用杠杆。此外,强烈推荐长短消费险搭配,可以选择定期消费寿险+短期寿险(1年1买,不保证续保,年费一直调整),覆盖所需保额即可。
定期消费型寿险
在固定的一段时间里不幸发生身故风险,即可获得赔付,如果没发生身故风险,那么保障期间结束后,你交的钱也就消费掉了。这类产品的特点是简单、相对便宜、小投入高保障。定期寿险的保障期间分20年、30年、保到60岁、保到70岁等不等。
一般人,实际上买到退休年龄即可(65岁),退休后生活基本就稳定了,房贷也还了,孩子也结婚成家了,自己也不再是家庭经济的主要贡献者了,有没有寿险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买的年龄越高越贵,因为出险的可能性越大,这也是终身寿险贵的原因——肯定要理赔。
终身型寿险
终身寿险对保险公司来说是一定要赔的(早晚都要挂),所以保费不可能便宜,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比起来就是保费贵了好几倍,保险公司不干赔本买卖,只是临时保管你的保费,代为稳妥理财,早晚赔回来。
对于有钱人,土豪等,特别适合配置终身大额寿险,活着的时候把身后事都给安排好了,免得今后家庭内斗,还能避税、避债,信托后代。终身寿险相当于强制储蓄,因此都会附加保单贷款功能。
一般人,建议敬而远之!
寿险选择细节
保障额度/产品价格(赔付杠杆)越高越好
保额/产品价格,越高越好。保额是第一要考虑的因素,额度优先,确保够用!
含全残最好
定期寿险由身故和全残两部分组成,其中身故保障是所有定期寿险的保障内容,全残保障作为补充内容并非所有产品的标准配置,越全越好。全残却不死最可怜,更需要高额的费用支撑和弥补家人。
等待期越短越好
多数产品等待期为90天或180天,极少数产品等待期为1年。
缴费期越长越好
缴费期限越长,杠杆越大,再加上通货膨胀和投资收益的影响,建议选择尽可能长的缴费期限。月缴最好,如果稍有理财能力!
有临故提前给付的好
确定活不了,如果能提前给付,可以更好地享受最后的美好时光,是非常人性化的。
免责条款要清楚
要特别关注合同中的这不赔,那不陪的具体条款约定。
第九部分 重大疾病保险
保险受益人
生大病没死,受益人是自己,用来治病或康复;生病挂了,受益人就是家人;不管怎样,受益人都是全家。
赔付条件及方式
但凡被确诊保险合同所定义范围内的重大疾病,一次赔付全部保额。
保险事故发生之日的2年内必须申请赔偿,否则失去理赔权。
确定保额
保额是重疾第一要考虑的因素。根据卫计委《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分析调查报告》,加上医疗费用年均增长率的推算数据,2016年末大病医疗全国平均支出约为166,250元。
重疾保额=社会重疾基本治疗费(30~50万考虑)-社会保险报销额度*70%+康复费+营养费+48个月的保姆费+个人3-5年的实际工资收入(补偿收入)。
从实际发生理赔的重疾客户反馈和国家卫生局的数据,社保赔付比例占重大疾病总支出的50%左右。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更多考虑的是现金周转,安心治疗,替代生病后没有收入,实际并不用过度担心治疗费。忘记在哪看过一句话,如果花50万都治不好,也就基本上不用治了。
定期重疾险与终身重疾险的选择
买定期重疾险还是终身重疾险?不管哪一种,尽量选择交费年限为条款约定的最长年限(基本原则)。
定期消费型重疾险
定期消费型重疾特点就是相对便宜,适合30岁前,收入不高的买,可以把保额提高到30-50万,甚至更高,选择保障期限刚好覆盖收入顶峰时期(65岁)即可。
终身消费型重疾险
终身型重疾保障适当选择20~30万,填补保障空窗期,适合30岁以上,有经济实力的买,这样就可以达到保额充足,保障期限又不会中断。老了肯定生病,终身很贵,看个人吧,个人觉得也没必要。本质还是放在保险公司暂存,不自由支配,还利息很低。
精算师江湖总结了一句“买定投余”,就是只买定期消费型险,还有富余就用来进行稳健的投资,到定期险过期都幸运无需理赔,全部保费给别人做了慈善后,那笔理财获得的收益也会比买终身险更值。
重疾险选择细节
重疾种类越多越好
国家规定至少25种基本覆盖常见重疾,6种重疾是所有重大疾病保险所必须覆盖的,其它19种保险公司可自由选择。
6种必选重疾包括:恶性肿瘤(NO.1)、急性心肌梗塞(NO.2)、脑中风后遗症(NO.3)、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中国保监会理赔经验数据显示,6种重大疾病占了全部疾病案例60%左右,25种在80%(与上图数据有出入)。
在25种重疾之外,各家保险公司又自行增加很多重疾险种类,这样市场上就出现了35种重疾、40种重疾和70种重疾的产品,一般一个重疾险产品能保障40种左右的重疾险种类就可以了,基本上常见重疾都已经涵盖。过多种类的保障,保费必然也会转嫁到客户身上,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的。
和成人重疾不同,儿童常发重疾主要是白血病(装修甲醛要当心,一般甲醛在室内的底部,正好是儿童活动空间),其次是脑瘤、恶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脑膜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失明失聪。儿童重疾保险时要购买那些对上述重疾全部覆盖,甚至强化的保险。
保障额度/产品价格(赔付杠杆)越高越好
保额/产品价格,越高越好。
等待期越短越好
等待期的时间越短越好,关乎到保单的生效时间。目前重疾险的等待期有几个:90天、180天、1年。如产品特别、特别有优势,可以考虑放宽等待期,否则越短越好。
豁免条款(重点关注)越优厚越好
豁免条款的制定可以说是保险公司的进步,它适用于大人小孩互保,夫妻互保等。目前豁免条款有以下几种,可附加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有轻症豁免、重疾豁免、全残豁免、身故豁免等。
轻症豁免条款定义:当发生合同约定的轻度疾病,那么保单剩余各期保险费均不用再交,由保险公司买单,重疾保障利益不变。目前已有产品增加了被保人轻症豁免和投保人轻症豁免条款。这对于消费者利益很大!当双方同时附加,轻症种类越多越占优,再加上投保人轻症豁免,那么触发豁免条款的机率就越大,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记住,豁免条款有轻症豁免的可优先考虑(同样适用于寿险,上文未提及)。
免责条款(重点关注)
要特别关注合同中的这不赔,那不陪的具体条款约定。
轻症额外赔付最好
轻症保额与主险保额最好不要共用,最好“额外”“一次性给付”的轻症赔付。如果是共用,实际是花双份的钱,只得到一份利益,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重疾多次赔付最好
传统重疾险赔过一次重疾后合同即终止。多次赔付的重疾,在首次确诊重疾并赔付之后,且与首次确诊重疾之间需要至少间隔365天,有些甚至是5年,还可以再次赔付。
多次赔付重疾的疾病执行一般分组别,少的是2组,多的是3~4组。比如这一组20种规定疾病,但赔过一次之后该组别的其它疾病就不再享有保障,所以疾病怎么分组这个颇有讲究(花招)。一般而言,重大疾病之间如是没有关联性的,即使得过其中一种,再罹患第二种的概率和正常人一样。如果将高理赔率的重疾都放在同一组别,在理赔概率上来看,保险公司可以规避不少风险,如果分别放在不同的组别至少是比较良心的产品。在保险公司的宣传过程中,有些号称赔3次、5次的,向消费者宣传最高累计赔付XX万,这个时候必须机智一点。所说的累计赔付额度假使一千万也好,也仅仅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我们要特别关注的是,首次罹患了重疾最高可以赔多少钱,是不是把常见重疾放在一组了。
最低就诊医院级别
是二级以上医院,还是另有规定,还是指定了当地个别医院?一般民营医院未纳入国家医院评级,出险后保险公司可能不予理赔,这点需要特别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