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416255/aecda93926bc57ee.jpg)
在设定好学习目标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应该是精益求精,打磨专业技能并提升专业水平了,这也是很多探索学习法的人最感兴趣的部分。一般来说,打磨技能主要需要做到以下三点:正确的练习、有效反馈以及正视犯错。
一、正确练习 奠定提升基础
技能的提升离不开练习,然而很多人常犯的错误是把单纯的重复误以为是练习。他们抱着侥幸的心理,幻想着有一天能够突然开窍,但结果往往是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正确的练习需要满足下面这些条件:
- 不断地重复练习
- 经常调整学习舒适区
- 积极主动
- 有意识地改进与提高
一般来说,特别是在没有考试等手段来检测学习成果时,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调整学习舒适区了。人们往往容易满足于重复已经学会的技能,但却缺少进一步调整、改进技能的动力,只因为这样会给他们带来认知痛苦与受挫感。
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提取练习
读取段落并分步回忆,确保知识可以再现
提取练习的过程,就是帮知识建立起联系的过程
二、有效反馈 帮助提升加速
既然经常调整舒适区如此地重要,那么要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在这里,有效反馈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关于学习力的经典书籍《刻意练习》中提出,所谓的“刻意练习”,指的是满足了任务难度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以及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几个条件的练习。可见,获得有效反馈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什么样的反馈才是有效的呢?书中列出了以下三种最常见的有效反馈形式:
- 监控
- 阶段性测评
- 外部纠错
监控。监控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的表现。监控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只是简单地坚持记录自己犯过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就能获得很好的改进效果了。
阶段性测评是最常见的反馈形式。通过诸如自测题、小测验、考试等方法,我们能够准确得知自己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加以改进。
外部纠错是比监控更加有效的反馈方式。当我们还是某个领域的新手时,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哪儿做错了、哪儿需要改进。有经验者的外部纠错和监督,可以让我们节省不少摸索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有效反馈的终极目标是让我们学会思考的方法,因此最好的反馈意见,是应该适当穿插交互指导在内的。优质的反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解决对知识的错误解读,可以提示我们下一步应该做些什么。通过这些有效的反馈,我们就能清楚掌握当下自己能力的极限,也就可以更灵活地调整学习舒适区,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了。
三、正视犯错 学习少走弯路
犯错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犯错后处理方法的不同,就会对学习的效果产生很大影响了。
1.犯错的价值
为什么需要犯错?
因为我们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常常要在犯错之后才会努力对知识/技能做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为犯错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会提醒我们这里很重要,促使我们去寻找问题的真正含义。
因为犯错会让我们感到不适,会让我们学着去觉察、面对、处理自身的不良情绪,做好对自我的管理。
2.避免犯错的有效方法——情绪管理
认知主义学派认为,人们的认知、情绪与行为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因此要避免做出错误行为,就需要纠正人们的错误认知,并且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对自身情绪的觉察。耶鲁大学教授布拉克特认为,每个人都要给自己的情绪贴上标签,比如我们应该告诉自己“我哥们儿让我很生气”,或者说“我真想吃掉那块蛋糕”。
一旦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思考这种感受了。我们可以采取自我对话的方式来改善这些不良情绪;可以用第二人称的方式来鼓励、来命令自己,从客观的角度来下达指令,比如我们可以对自己说:你现在很想吃那块蛋糕,但如果你愿意等一会儿的话,你会发现还有更好吃的在等着你。
3.关注点要放在对技能的精通之上
对于错误的看法,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把错误看做是由于天赋、能力、基因等天生素质导致的结果;另一种是把错误看做是由于练习不足、知识掌握不够等后天养成导致的结果。
这两大阵营的人群,在犯错后的行为模式也是大相径庭的。属于天生素质论阵营的人,犯错后的想法往往是“真糟糕,这件事我永远都做不好”;反之,属于后天养成论阵营的人,犯错后则会觉得“好吧,让我想想下次该怎样改进吧”。
研究指出,改进阵营的人会更愿意相信刻苦努力带来的结果,会更关注内在的提升而非外界给予的标签。
要怎样让自己进入改进阵营呢?聚焦于技能提升就是很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无需向他人证明自己,我们就可以减少焦虑的成分,而是更专注于眼下最重要的任务。
总之,对技能的打磨离不开重复性的正确练习,离不开有意识地改进过程,也离不开对舒适区的调整。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持续性获得有效的反馈,需要做好情绪管理,还需要将关注点置于技能提升之上。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就能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