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的执行力就是指一个人是否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做下去。如下图,虚线部分是绝大多数人终生不断循环的路径。

2、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执行力,并且都有很强的执行力,只不过比较奇怪的是,也比较让我们自己生气的是:
我们都格外擅长把没必要的事儿做到底......
eg.老师抽烟、你爱我吗这种反复问的问题、每天不离手机,一分钟之内打开好几遍,要不然心里空落落的......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强的执行力,只不过我们总是在必要的事儿上,执行力好像失灵了一样
3、我们的身体里不止一个自我。骑手(理智、元认知)、黑马(直觉)、白马(情绪)
- 一个普遍的认知错误:理智与情绪、直觉错误地对立;合理的目标是,他们三个之间和睦相处。
- 不应用先入为主的道德判断衡量他们。如为黑马和白马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羞辱。对于黑马,我们应该采取成年人对待小孩子的态度,耐心调教,而不是一刀杀了。
你要做的并不是“要消灭邪念,克服诱惑”什么的,而是让元认知正常工作就好了。 - 要明白,黑马有黑马的用处、白马有白马的用处。
- 情绪是理智的快捷方式
- 直觉是情绪的快捷方式
随着骑手的成长,骑手会把自己已经习得的本领直接建立一个“快捷方式”固化到白马身上。
最有效的“调教白马”的手段很简单,让骑手不断学习新的概念,打磨更新旧的概念,不断锤炼更好的价值观,然后通过重复思考,反复应用,而后交(教)给白马,即,建立正确的情绪。最神奇的是,新知识技能白马用得多了,它还把新东西传递给黑马,而黑马的反应更快。
如,专家们的直觉往往很准确。
绝大多数有效的直觉,是要让元认知(骑手)先学会才能逐步建立的。
①建立更重要、更有效的快捷方式(情绪与直觉)本质上就是把“学到的东西内化”的过程,所以,情绪与直觉也都是习得的。如巴菲特对待美联航事件的方式。
②黑马、白马、骑手,最终也都不是完美的。
③深刻理解“快捷方式”建立的过程,即,新习得的知识内化,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很多很多重复,需要很多次的应用,直至能够“不假思索”地完成。
4、自我教育。
教育的两个重大环节:内化与生产。

重复对应着内化,如汽车油门内化为自己器官的一部分;
生产就是反复“应用”那些通过重复而完成了内化的新技能。例如写作,写作是反复思考,反复输出思考结果的过程。
没有产出的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自我教育失败的原因也是如此,你不生产,你就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能识字,能看书,却什么都做不出来,有比这更废物的吗?
5、执行力差的原因
- 想明白的人都有很强的执行力,执行力只是“想明白”这个动作的自然结果。而一切的“半途而废”最合理的科学解释也是最朴素的解释:重复与应用的次数不够,内化过程没有完成,大脑皮层沟回构建失败,应该建立的神经元间的联结不够强乃至于断掉,回到原本没有联结的状态。
- 执行力强的和执行力差的,他们不是同一个物种,他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生活在各自截然相反的镜像世界里。
想要提高执行力?进化成另外一个物种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