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日里的一个晴朗周日。热情的上午阳光映射进客厅,把沙发变成了一个很明亮、很舒适的场所,可以很慵懒地在它上面晒太阳。
我就是在那上面,看完了小说《活着》。
那是本不怎么厚的书,黑色的封皮。看着它的名字《活着》,像是很厚重的样子,没想到却很好读,两天的晚间时光,就已经读完了。
当看到凤霞当新娘子的时候,我也感到喜悦。不会说话的凤霞穿着水红色的袄儿,满脸绯红,有些羞怯地站在那里。可是她的眼睛亮亮地,那是向往幸福的、有些兴奋的光芒;我看到在村头夕阳的余晖里,走来了新婚的凤霞和二喜,他们手拉着手,回来看爹娘。凤霞不会说话,可是那安静的画面里,浸满了欢喜。
这是这本书让人看了心里最畅快的一段了。
后来,凤霞怀孕了。他们回到凤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爹和娘,把爹和娘高兴的呀,不知道该怎么样才好。他们当下摆上吃食,喝着酒,庆祝一番。娘两只手叠在凤霞的手上,她看着凤霞笑,凤霞也看着她笑。我以为凤霞、她爹娘的好日子就要开始了。
可是,后来凤霞生孩子的时候,死了。她生了个男孩,起名苦根。
看到这里,我先前好不容易生起的一点子高兴,全都扑了空,心里怅怅然。
苦根两岁的时候,他爹在工地上搬货,让水泥板夹死了,血肉模糊。他只能跟着姥爷福贵生活。苦根跟着富贵两个人相依为命。他们一起下地,攒钱,买了小鸡,然后等着把小鸡换大牛。钱都快攒够了,苦根死了。第二年,富贵攒够了钱,买了一头老牛,起名“富贵”。富贵每天和老牛“富贵”形影不离,村里人都说,他们很像。他也觉得他们很像。
富贵每天带着“富贵”去下地干活。“富贵”老了,犁地犁得很慢,富贵就对“富贵”说,“你犁得太少了,加油啊,你看家珍、凤霞、有庆、二喜、苦根都犁了两陇了,你才犁了一陇。”说着,便挥着鞭子,慢慢地消失在田地间了。
这句话,就像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一下子我就绷不住了,不禁一股悲伤自心底,涌将上来。家珍、凤霞、有庆、二喜、苦根都是富贵的家人,他亲手把他们一一安葬了。他对“富贵”念叨着他们,,口气稀松平常,仿佛他们还在他的生活当中。那些平常的话语,想是内心深处也藏着悲痛吧,只是不肯表露。
这句轻巧的话却勾出了我的悲意,它们决堤般,洪泄而出,从心里一直涌到喉咙上。我想到了从小到大我心中的缺失,生活中的不如意,那股子难过氤氲成一团气,堵在我的胸口,久久才散去。
整个故事中,富贵的口气都是淡淡地,看不出什么情绪。这却更加地让人替他难过。你说富贵难过过吗?我觉得他难过过,并且像很多人一样崩溃,绝望,痛苦。只是他把他们都消化了,然后云淡风轻地,再接着生活。那平常的话语背后,蕴含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余华说他认为作者的使命是向人们展示高尚。而高尚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他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于是作者写出了《活着》。
也许就像作者说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