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过后的一两个月,都是各个企业离职率最高的时期。眼看着春节马上就要过完了,准备跳槽的人们应该开始完善简历并准备通过种种方式投递简历了。
也许导致一个人离职的原因会有很多:比如根据国家政策现有行业的发展前景不看好,比如现公司领导的人品不佳或是格局太小,比如公司价值观与你的价格观相悖,比如在长时间内你的付出与收获明显不成正比,比如你工作的大部时间都在处理人际关系,所有工作都浮于表面而非实干.........如果你离职的原因是以上这些,那你的选择离职也许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你离职只是因为你觉得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或是缺少工作激情,或是因为你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希望你可以把这篇文章看完再做决定。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一、关于梦想这回事
马云大大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句话经常鼓励我们要勇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梦想这件事,是很多人为自己立下的一个Flag,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人生值得炫耀的一个巨大成就。难道错了吗?
以前我也觉得追求梦想没错,但是看完《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之后,我的观点有所不同。你需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所要追求的梦想,只是因为受到了激情的驱使,还是你已经为此准备了很久了,你有信心和实力,现在是实现它的时候了呢?
如果你的答案是第一种,是激情使然,那我需要告诉你:本书作者卡尔纽波特指出,决定你职场发展的并非是梦想和激情,而是你的专业性,也就是你的职场资本。
职场资本:对个人所拥有的,在职场中属于稀缺而宝贵的技能的描述。要创建自己热爱的工作,这是关键的硬通货。
请你扪心自问,对于实现梦想这件事,你现在拥有多少的职场资本?
你是否注意到职场资本中一个关键性的描述“稀缺而宝贵”,你的技能就越是稀缺和宝贵,你的职场资本越雄厚,你就越有实现梦想的可能。
所以你看,实现梦想这件事,只有激情就足够了吗?靠激情支撑起来的职业,当激情消耗怠尽之后,就好像空中楼阁般极易坍塌,它很快就因为你的职场资本不足而让你开始关注那些不能让你满意的地方。
所以,空有激情的梦想是不一定能获得成功的。
成就大事的特质是稀缺而宝贵的。假如想获取这些特质,你需要提供稀缺而宝贵的职场资本作为交换。
二、用“工匠思维”代替“激情思维”
如果你并不具备实现梦想的职场资本,那应该怎样做呢?我的答案是先立足当下试试看。
你可以先想想,不管你从事现在的职业多久了,其实多多少少还是具备了一定的职场资本的,对么?如果不是出于一些特殊原因,为什么不在原有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的深耕下去,让自己具备工匠精神呢?我可以十分肯定地告诉你,你这样去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正如作者所说,用“工匠思维”代替“激情思维”,其实“正确地工作”仍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
工匠思维,是对待职业生涯的一种方式,是以产出为中心的职业观,关注自己给世界带来的价值。这种思维对于打造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至关重要。
激情思维,对待职业生涯的另一种方式;关注世界(工作)给自己带来的价值。这种思维模式与工匠思维相对立。激情思维最终会导致长期的不满,并让人不切实际地幻想还有更好的工作。
首先,从上面的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出,工匠思维是关注自己给世界带来的价值,它要求你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去担心工作是不是“刚好合适”,而是要俯下身子、努力让自己真正优秀起来。
要先去做,去思考我在本行业内到底有什么样拿得出手的硬本领和技能,我有哪些资源,以及我可以做到怎样的高度,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
而你的优秀是你用稀缺而宝贵的职场资本换来的,它们并不来自于工作本身和内在激情。正因如此,几乎任何工作都可发展成为一份有吸引力的工作,这是最令人兴奋的地方。
而当你真正拥有了不可替代的技能并变得优秀起来之后,工作也会自然而然地变得得心应手起来,完成工作所带的成就感反而会让你对工作充满了激情。
所以你看,我们职业发展的正确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获得职场资本-----工匠思维-----充满激情
正如作者所言,不要急于寻找,激情需要时间,它是精通的副产品
三、如何修炼自己的职场资本
要修炼自己的职场资本,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让自己的技能变和稀缺而宝贵,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以说,在完成工作中训练新技能的形成是最难的阶段。但是也有一定的方法可参照:
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由安德斯·艾利克森提出的~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一项通常由一位老师所设计的,以有效改善某一个体的某方面的表现为唯一目的的活动。它要求将自身的能力拓展到舒适区范围以外,然后不断接受反馈。
刻意练习的这个底层认知是近年来比较流行且非常有效的使自己不断变得卓越的方法。它的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有老师指导,二是有反馈和改进;三是要不断冲出舒适区;四是专注地有效地练习并形成心理表征。
但是正如作者所说,需要特别警惕“绩效高原”的出现,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舒适区。因为当人们的技能达到一个自动化可接受的水平之后就不会再进步,此时务必要寻求自我突破,强迫自己接受一些可能令自己不太舒服的任务,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绩效高原,大多数一开始就活跃于专业领域的个体都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改变自己的行为并且提升自己的绩效,直到达到某种可以接受的水平。然而,在此之后,进一步的改善似乎无法预知,而工作年数不足以预测一个人所能达成的绩效。
当你积累了一定的职业资本之后,就如同你拥有了一个坚固的地基,随之而来你将拥有创造力,影响力和自主力。这三个关键因素又会进一步激发你的工作激情,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如果你想进一步把你的事业发展得更好,那么不妨给自己的工作赋予使命感,也就是愿景。马云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华为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那么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一个愿景呢?使命感会驱动我们内在动力前行奋斗。
四、你的梦想是否有人买单?
现在回到梦想这个话题,如果你的答案是第二种,你说我为了自己的梦想已经准备了好久了,那么你在离职之前要想一想,你梦想的这个工作,是否具体独特性或是你可以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市场是否会为此买单?它的发展前景有多大?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Yes,那我真的是很佩服你了。因为你不但有目标坚定,方法明确,而且有先见之明,未雨筹谋,对市场的判断又如此精准。但是我想这样的人肯定看不到这篇文章,因为这种人早就都去创业啦!
如果你仍然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觉得最好是在保证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去通过开发副业的方式先行探索,研究你的梦想是否有人买单,通过刻意练习将一技之长修炼到不可替代的程度。这不仅对你的主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而且还可以给自己加一道保险,并可以实现经济收入上的增加。
写到这里,不知道原本想跳槽的你,现在又是怎样想的?
其实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不可能没产生过“我不干 了!”的想法,而大部分都是由于自己的一时冲动所致,这很正常。但在你跳槽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如果自己就这样走了,你现有的职场技能可否被市场买单,我在新公司里能否做到不可替代,如果不能现在这一幕还是有可能重演?与其这样,还不如先立足本行业,把自己的稀缺而宝贵的职场资本修炼到无人能敌和无可取代的地步,到时候你就不用考虑想不想走了,而是换成现公司要拼了命地把你留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