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2年9月18日
【国别】日本
【类型】长篇小说
【作者】川端康成
【讲了什么】
《山音》共分为16篇,于1949至1954年间以短篇小说形式分别陆续发表。书中主要叙述信吾一家人的故事,包括父子、夫妇、翁媳、婆媳、姑嫂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公公爱恋美丽媳妇的微妙心理被扩大描写出来。川端以其惯有的唯美诗质笔触,细腻冷静描绘二次大战后日本家庭的灰暗氛围,将战后的世相、风格与现实凝聚在日本自古以来的悲哀愁绪中,展现了诗与戏剧中重迭意象的技巧。
小说第一章名为“山音”,讲的是六十二岁的主人公尾形信吾步入老年行列,生理、心理都产生了老年人的特征。他经常一个人呆坐,像是在想什么,然而家人已经习惯,不再关心他想什么。
一天,他忽然问儿子修一:原来的女佣叫什么名字?然后又问她什么时候走的?修一告诉父亲:女佣四、五天前回去的。尾形信吾不禁感叹,才四五天,女佣的相貌、衣着已经记不起来了。
信吾的妻子保子比信吾大一岁,但看起来比信吾年轻。信吾年轻时爱的是保子的姐姐,而保子爱的却是自己的姐夫,但命运作弄,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一起。保子有睡觉打鼾的毛病,信吾有时候睡不着,就会捏住保子的鼻子轻轻摇晃,如果鼾声还是不停,信吾就会抓住保子的喉部摇动。
信吾的儿媳妇菊子在信吾的眼中有些象保子的姐姐,因而信吾对儿媳有一丝特殊的情愫,对儿媳的一举一动非常关注。看到菊子额头上儿时带来的伤痕,信吾会觉得菊子非常可爱。
这几天,夜间信吾常常听见一种类似山涧深处发出的波涛声,开始信吾怀疑是海浪声,信吾本想冷静地确认一下是风声、涛声,还是耳鸣,可又觉得怎么会有这些声音呢。后来,他确定听见的是山音,恍如魔鬼鸣山而过。
这天吃饭时,信吾象保子和菊子说起了自己听见山音的事,保子毫不在意,菊子却很快接口:“您是说山鸣的声音吗?”菊子说,“记得有一回我听妈妈说过,大姨妈临终前也曾听见过山鸣的声音。妈妈您说过的。”菊子口中的大姨妈就是保子的姐姐,信吾年轻时的梦中情人。
【我的感悟】
小说不以故事情节吸引人,而是以优美诗歌化的文字传递了信吾的孤独,这种孤独是老年人典型的感受。几十年共同的生活,亲人间的感情已趋麻木,更多的注意是吃、穿、生病等表象,而对排解孤独这种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却不再关注,亲人间更像是在一起生活的合作伙伴。相反,没有亲缘关系的儿媳菊子却能走进信吾的心里,缓解了信吾的孤独感。
【精彩描写】
1、尾形信吾紧颦双眉,微微张开着嘴,似乎在思考什么。别人看来,或许觉得他不是在思考,而是在悲伤。
2、“是五天前吗?她五天前请假回家,现在竟连她的容貌、衣着都记不清了。真烦人啊。”
3、信吾自己也习惯了,但还是有点恐惧,无论怎样回忆,加代的形象还是没有清晰地浮现出来。脑子里如此空荡荡,不免有点焦灼,涌上几分感伤,有时心情反而变得平静。
4、信吾心情好的时候,就捏住保子的鼻子摇晃。鼾声还不停息,便抓住她的喉部摇动。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感到长年伴随自己的她已经老丑了。
5、菊子的连衣裙挂在木板套窗的外面,呈现出一片令人讨厌的灰白色。信吾凝望着它,心想,大概是忘了收进来吧,也可能是有意让夜露打掉上面的汗味儿?
6、“知了,知了,知了。”庭院里传来了虫鸣声。那是左侧那棵樱树上的蝉鸣声。信吾有点疑惑,蝉会发出这样可怕的声音吗?确实是蝉啊!有时蝉也害怕做噩梦吗?
7、信吾抓住木板套窗,探出身子望了望那棵樱树,不知蝉是不是已经落在樱树上了。月夜已深,让人感到其深邃一直伸向侧面的远方。
8、没有风,月光晶莹,近于满月。在夜间潮湿的冷空气的笼罩下,山丘上树林子的轮廓变得朦胧,却没有在风中摇曳。
9、夜间,在镰仓的所谓山涧深处,有时会听见波涛声。信吾疑是海浪声,其实是山音。信吾本想冷静地确认一下是风声、涛声,还是耳鸣,可又觉得怎么会有这些声音呢。然而,他确实听见了山音,恍如魔鬼鸣山而过。
10、信吾的头脑,对警句或辟论早已反应迟钝了。不过,他倒觉得这不是警句,也不是辟论,而像是很出色的洞察。
12、从那以后,有时信吾一看到菊子额上的伤痕,就突然间觉得菊子很可爱。
13、菊子刚嫁过来的时候,信吾发现菊子没有耸动肩膀却有一种动的美感。他明显地感到一种新的媚态。
14、儿媳妇菊子过门以后,仿佛给信吾的回忆带来了一束闪电般的光明,这并不是多么严重的病态。
15、品尝烤海螺的那天夜里,信吾从梦中醒来,听见了不在跟前的菊子的声音。
16、“近来耳朵有点异样。前些日子,半夜里我打开那儿的木板套窗乘凉,仿佛听见山鸣的声音。老太婆呼噜呼噜地睡得可香了。”
17、菊子说罢,好像有点担心,一动也不动自己那美丽的肩膀。(202209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