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校双方的心理距离怎么破

家校双方的心理距离怎么破

作者: 清风徐来_9efe | 来源:发表于2021-09-11 22:44 被阅读0次

            “新一期‘心教师’又开始招募了,我在这个公益课程学习中收获很多,对学生和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更多的觉察,也更有能力陪伴学生成长,现在很想推荐我孩子的老师参加,但不知道怎么跟老师说,害怕引起误会。各位伙伴帮我出出主意吧!”

          在“心教师”学习群中,有一名心教师发出了这样的请求,立刻引发了大家的共鸣:这个事还真不好说。

          发现了一个好课程很自然地就可以推荐给自己的同事或朋友,为什么当身份发生了转变,作为家长要推荐给孩子老师时,就有了额外的顾虑呢?

          身态语言学专家们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种心理上的“警觉”,即人的“势力范围”感觉。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并向四周扩张,形成一个蛋形的心理防御空间,一旦他人侵入,就会引起他/她紧张,警觉和反抗。这个心理防御空间就是“心理距离”,是指个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亲近,接纳或难以相处的主观感受程度。越是陌生的人,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越远。

          依据这个研究,每两个独立的个体或个体与群体之间都会有心理距离,家长和老师之间当然也不例外。

          自古就有“天地君亲师”之说。“师”被排在第五位,在“亲”之后,足见“师”在古代地位之高,也可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程度之高。有了尊敬和信任,被尊敬和被信任,自然会相互接纳和亲近,心理距离自然就比较近,也就更容易形成教育同盟、教育合力,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但是现在家长和老师的心理距离似乎越来越远了,除了受个人天然的心理防御空间影响外,社会环境似乎起了很大的作用。网络媒体的发达给人们带未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同时为了吸引眼球,获得关注和流量,过度宣传、虚假宣传、带有心理倾向性的非公正宣传,在给当事人带来伤害的同时,也往往带偏了大众的方向。家校关系无疑是其中之一。每个群体都不可能纯洁无瑕,但在一些媒体宣传中,个别家长和个别老师的行为被扩大成整个家长和老师群体的行为,将小概率事件扩大为普遍现象。家长和老师不再相互信任和接纳,家长审视、怀疑老师,生怕老师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老师谨言慎行、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招来家长的责难。

            要想真正实现家校共育,家长与老师就必须缩短心理距离,必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除了双方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增进理解外,还需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能正确看待家校关系,如实报道、正向宣传,还大家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校双方的心理距离怎么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xz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