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写不出来成篇的文章来
原因可能是:
光顾输入,没顾输出。
我给自己安排了许多事情做,没有具体到时间点上,全看心情,随心所欲。
现在每天睁开眼要做的事情:
①日常文章:连岳,刘晓博,老端,辉哥奇谭,孤独大脑
值得一提,老端是我最近发现的一个,写财经文章特别棒的男人。
上面这些人,我统称为“有钱的中年读书人”。
②是重点,关系到以后的工作。
李叫兽课程开课啦,全是为了以后的工作职能打算。
③付费阅读,老端每周的财经文章,刘润五分钟商学院。
④每天中午店里收拾干活。
总结:等我学完这阵子,就可以开始学习下一阵子了。
还有一年毕业,就能体验到群里讨论的运营人工作的各种“酷比”人生。
等以后工作了,很可能很可能要挤时间看想看的文章了。
被爸妈催着谈恋爱,随缘吧。
随笔
最近和爸妈聊天,聊了比较深刻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话题。
我把老妈的70后童年阴影分析了一下,老妈惊叹!
“让你学财务管理都是错的,该让你学心理咨询师的。”
“你知道我为什么懂点这个吗?
因为我也有原生家庭的伤痛。”
老妈无奈又无语。
后面我再想了想,想到一句话→“没有完美的家庭,只有一代又一代的成长和努力完善的家庭。”
思考:
一般情况下看一个人,重要一点是看ta的原生家庭对ta造成的何种影响。
比方说,你对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对方大怒,甚至怒极而哭。
为什么?
人的大脑神经里存在许多的伤痛,有的伤痛经过时间阅历早已由柔软生成坚硬的茧,不怕外在任何事物的影响;有的伤痛,看似包裹严实,实则一碰就疼,就如同你拿一只手指轻轻碰触那人的伤口,不痛才怪,稍一用力就能让人痛的哭泣。
这伤痛有可能来自对方的家庭。
我曾经看过武志红老师的许多心理篇文章,有一条非常受用的规律是,许多成年人的伤痛多半来自于童年的家庭影响。
所以有的时候,并非是我们给对方造成了伤痛,而是这伤痛本身就存在,你只不过是不小心碰触了一下伤口,让别人以为就是你给我造成的伤害,我恨你。
你的话语,是激发了对方大脑的伤痛记忆,让对方伤痛记忆打开,唤醒伤痛,并且加大伤痛记忆容量。
这就是为什么交朋友或者谈恋爱,你觉得对方不合适,总是伤害自己。但是身边换了一个人之后,你还是会觉得伤痛。
因为别人不是根本原因,自己才是。
痛定思痛,是每个人都会反省自己最好的时候。
也许有一天遇到一个理解自己的人,ta告诉你,我理解你的伤痛,不要害怕,从此你的伤痛,我用一生来保驾护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