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晴有话说
本文是一篇书评,原标题《曾经的苦难啊,一生的财富》,2008年我上大二,适逢“世界读书日”,学校举办“读一本好书”征文大赛,大概有300多人参赛吧,本文打进前五,荣获“三等奖”。毕竟当年还是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难免有些浅显,但倒是可以推荐给你亲戚朋友家的大学生或者中学生,这个故事以及这本书,值得一看!不求打赏求分享,谢谢!
以下为正文:
01
这绝不是一部虚构的小说,而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她,既是书的作者,又是故事的主人公。这个出身卑微,家境贫寒的农村姑娘,自幼丧父,母亲体弱多病。
成长的道路上,她先后经历了被母亲的前夫追杀逃亡、乞讨、做童养媳、辍学上山砸石头等等令人唏嘘且非同寻常的苦难。
为了偿还巨债,供妹妹读书,19岁的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背起行囊到上海打工,先后做过餐馆服务员,服装厂流水线女工,时装公司技术员,广告公司业务员......
历尽千辛万苦,但却从未停止对梦想的追求,打工之余坚持写作,只有小学学历的她,最终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成为《知音》杂志的著名编辑,实现了自己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她的名字叫赵美萍。
这本书有个极具深意的名字——《我的苦难,我的大学》,我不知道有多少同学曾读过这本书,亦不知道他们读了有什么感受。但我想说:这本书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当代青年最应该细细品味的上乘之作。
这本书值得称道的地方实在很多,每捧读一次,总会在感动之余明白很多道理。书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中的痛苦是盐,缺少了它,生命就会变得苍白无味。”
是啊!人这一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面对困难挫折,有的人能不屈不挠、坦然面对,而有的人却心灰意冷、俯首称臣。在我们因生活的艰辛而悲叹抱怨时,何不想想那些比我们更不幸的人呢!
人之所以活得沉重是因为自己把石头压在了心上,之所以活得自卑是因为总是在光明中注视过去的阴影。既然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都同样要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那何不让自己活得快乐点呢。
02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13岁的赵美萍扛起铁锤上山砸石头的那一章。
13岁本是偎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纪,而她却为了生存付出着血和泪的代价,这一切苦难的源头来自于两个字——贫穷。
面对生活无情的考验,赵美萍没有扼腕长叹、萎靡不振,她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生活不相信眼泪。
正如她在砸石头时明白的道理:所有压在自己身上的石头,也只有自己去颠覆,去砸碎,除此之外,没有人能帮你!
生活就是这么残酷,生活的哲理也就这么简单。这不禁使我想到,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众多的寒门学子,尤其是那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子女、抑或孤儿,贫穷也许常常使我们抱怨、自卑、抑郁,然而即使再贫穷,有谁曾像赵美萍那样13岁便抡起铁锤在山上砸石头呢?
乞丐尚且常感满足,何况我们能够在这个美丽的校园中安心地读书呢。因而,不得不说我们是幸福的,正因为贫穷,我们才要努力学习去改变命运,创造生活。
03
一个人的一生因拥有梦想而精彩。赵美萍这个只有小学学历的女孩,在苦难中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多少年痴心不改的追求最终得以梦想成真。
她说:有梦不觉人生寒,人在最艰苦贫瘠的环境中,精神往往是最亢奋而饱满的,如果好好利用苦难这份宝贵的财富,学会把苦难化作前进的动力,不断鞭策自己为改变现状而努力,成功不可能不属于你。
而我们,这群有着优越的学习环境的大学生,肩负着老师和父母山一样的殷殷期望,是否更应该奋斗拼搏,不负青春呢?看着图书馆和自习室里一个个为梦想而努力的身影,多少颗炽热的心被感动着。
然而校园中也不乏玩物丧志、不求上进者,对他们的生活状态我不敢妄加评论,只想建议他们读一读《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这本书,或许可以从中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感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人如果不能选择出生的命运,还可以选择生存的命运,总有一种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说经历是一笔财富,那么苦难则称得上是一座金矿。
没有流过血的手指,何以弹出世间的绝唱;不经历炼狱般的磨难,何以铸就成大器的脊梁。对于苦难,我们同样应该珍惜,因为它将成为我们一生中无可取代的宝贵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