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Ldyan,大家身边应该对他并不陌生。
就是那个吃饭习惯心不在焉地翻阅手机;开会时趁领导不注意摆弄手机;走路时若有所思地看手机;工作的时候,时不时会漫不经心地掏出手机;洗澡把手机带进浴室,播放视频;睡前抱着手机说晚安;醒来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刷微信......
看一部电影,听一首歌,见一个老友,读一篇文章,去一个地方,哪怕是做一顿饭......他要花大量的时间构思一段字斟句酌的文字,配上一幅看上去文艺有格调的图片,然后新建一个地址,发送。
接下来,他便时常关注朋友圈的动态,有人点赞,有人评论,他会立刻点开那个醒目的红色提示,因有人与他互动而暗喜,然后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来组织语言回复。
如果没人评论,没人点赞,他会失落,分析原因。久而久之,他摸索出什么样的内容,容易获得高“赞”。什么样的内容,很有可能无人问津。他的日常,死在了那个方寸大的手机里。
2017,我决定关闭朋友圈死在手机里的人,每天死掉了什么?
1.死了真实
你和家人、朋友团坐在饭桌前。一道一道品貌诱人的菜肴纷纷上桌,咽着吃货的口水,即使饥肠辘辘,也要让你那5寸大屏手机最先将佳肴宠幸一番。拍照、修图、配文、发布。
转发到朋友圈的东西,内容与人之间似乎存在某种联系。
很多时候,转发的内容没怎么看,感觉图美,标题诱惑,内容煽情,就觉得品味格调匹配,转了。
一连自拍了几十张,选几张心仪的,磨皮滤镜,一键变美,放大眼睛,调尖下巴,鱼尾毛孔痘痕统统不见了,会心一笑,九宫格PO到了朋友圈。喜不自禁地等待“赞”。
其实,大家都挺忙的,你没有那么多观众。通讯录中大多数好友,都是以看客的身份,扮演着假粉。
2.死了生活
“不带手机会死,不开手机会慌”,已经成了许多人共有的“病”。
上课、下班、排队、去洗手间、聚会......时时刻刻离不开手机。到处找WiFi,有WiFi不上网,就感觉亏了。睡前玩儿手机,醒来继续捣鼓......
休息时做道菜,摆个水果拼盘,榨杯果汁,本是可以美好享受的慢生活。做好后摆拍,不满意,再拍,360°拍完,修好,发送。
然后,菜凉了,果汁不鲜了,怏怏不乐地看着“成果”,提不起兴致。
你和朋友同行,一路上电话不断,根本无暇欣赏沿途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为什么不关手机?你说:关机心里不安,万一错过什么事。夜里,提示灯一闪一闪,好像有忙无止境的事情。
你遗失的不仅是风景,还有适当慢节奏的步调;你错过的不是什么大事,而是感受生活的身心。
美国心理学家佛洛姆说:“在你爱别人之前,要先爱自己。因为你自己是人,你连自己这个人都不能爱,哪有资格去爱别人?”
3.死了亲情
饭桌上,你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的方寸之间。低着头,手指在屏幕上“起舞弄清影”,偶尔将渐渐失去温度的饭菜送进口中。父母面面相觑,欲言又止。
你对手机爱不释手。孩子放学回家,不开灯的屋子里,唯一的光亮,来自你的手机。你沉浸在网络的旋涡里,你忘了幸福的小家需要经营。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面对爱你的人,你却用对手机的迷恋,以冷漠的心,掘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你这么卖力,起早贪黑地刷,手机有没有给你颁个最忠实粉丝奖,给你发工资了吗?
4.死了时间
睡前你躺在床上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开始刷朋友圈;
然后,强迫症患者的你逐一点开那些“消息免打扰”带着小红点的群聊,翻阅几乎无用的信息;
一个群里开始了红包接龙,为那几毛几分盯着聊天界面久久,生怕错过;
另一个群里玩起了成语接龙的游戏,群机器人管理员每出一道新题,都会自动@全体成员,你多次想退出群聊,却担心群主有意见。
一一点开知乎、交友、日报、头条APP......等你全部退出,发现已经凌晨1点多。有人在朋友圈熬夜晒加班,你抱着手机取暖依旧寂寞空虚冷。
手机于无形之中,不仅吞噬了我们的工作时间,还消耗了我们的休息时间。
5.死了友谊
早期的朋友圈简单干净,都是身边熟悉的人,它是亲密型社交工具,把QQ空间落出好几条街。
后来,同事、客户、邻居、群里有过只言片语交流,甚至完全陌生无交集的人都加了微信,看着通讯录中千余人,
迟迟拉不到尽头,却没有几个想点开头像,有说话欲望的。
你有一段时间忙得分身乏术,没刷朋友圈,也明显减少了发布动态的频率。
这期间,你错过了大学同学在朋友圈宣布婚礼圆满结束的幸福心情;同事在朋友圈直播娃娃的成长历程;谁去了乞力马扎罗,发了一连串或许连他自己都陌生的定位字符;朋友领证、卖车、买房......
但你发现,你却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
纠结再三,你退了几十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群。手机瞬间轻盈了,眼前清净了,却收到群主的信息:以后再也不带你玩了!!!
2017,我决定关闭朋友圈
当你不再好奇别人的生活,不通过朋友圈来找寻存在感,不再担心谁的更新你没评论,没点赞,面对“不回微信却发朋友圈”“不回微信却给别人点赞”的质疑、埋怨,面对那些无用的堆积成山的聊天记录时,你撇撇嘴,坚持做回自己。
不妨闲暇时,约上三两好友,面对面畅聊。点赞,只需一根手指机械地操作,它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实际上,心与心的交流,需要“线下”的构建。
放弃那些“死”在朋友圈的“好友”,切断那些所谓的“点赞之交”。能死在朋友圈的友谊,从来都不是真的。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从前慢》
当我们一次次通过刷朋友圈来了解他人的动态,当我们把自己藏身虚拟世界以营造自己受欢迎的姿态,当我们的热闹只存在于手机而孤独留给自己,当我们忽然发现年过二十五还觉得自己未读过几本书、思想有所浅薄。突然想,是不是应该重新认识一下自己了。
2017,我决定关闭朋友圈新的一年,我想我们应多了解自己,和更多的朋友联系――通过文字,通过聚会,通过其他方式而不再是手机。
我不想再需通过朋友圈了解某个人的讯息了。如果想,那就去她/他所在的城市走一走。见了面,才会知道感情有没有变。面对面的一个眼神,早已胜却千言万语。
社交媒体盛行带给我们的改变可能会是让我们忘记面对面该如何聊得开心。有时,你会发现约久未见面的朋友聊天会感到紧张。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离开手机,你能说起什么话题。
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更愿意把旅行、读书或者线下活动的照片发在朋友圈,而不是直接和朋友分享。我们更注重点赞和评论,而不是事件的本身。我们渴望关注,却不知在现实里该怎样表达自己。
我们需要朋友,需要表达,需要分享。但我们又总是被社交APP分了神,逐渐学会了躲在网络背后、缩进了自己的壳。
与其这样,不如把刷朋友圈的时间拿出来,去想想有哪些人久未联系,去看看有哪个城市有你相见的人。
做个计划吧,年岁增长,朋友易失。别让好朋友在网络世界里越走越远。
2017,我决定关闭朋友圈我不想再用手机读些鸡汤文励志文了。生命需要厚度,思维也是。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并不知道该如何读书。因为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生活的辛酸苦辣,不明白日后的生活有那么多的抉择。而当我们伫立其中,才发现:没有危机和迷茫的人生,不足以使你的生活变得迷人。所以,当你在面临抉择需要指导时,多读书吧。读些有厚度、能让你有所感悟的经典。
时间能留下的经典,说明不是你一个人有这样的困惑。因此,你更该在书本里去找你想要的答案。然后,实践。然后,反思。
书籍教给你的,不是用钱能解决的。智慧,是时间给后代的财富。
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数不会选择真正的好书。或者说,好书有时容易让人读不进去、望而生怯。
前两天朋友在朋友圈po了两张最近在读的书,一本叫《人生要耐得住寂寞》,一本是卢思浩的《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我说,我们都二十几了,多看些经典吧。他告诉我《百年孤独》怕自己看不进去。
当我自己也还小的时候,我看了太多旅行治愈类、心灵鸡汤类,然而这么多年过来发现并没有多大用处。所谓“治标不治本”,说得就是这些吧。
当你真的需要改变,你需要的是主题阅读和方法论。
木心说:“方法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希望你们每个人建立起自己的方法论。零散分散的知识越多,越容易糊涂……知识,要者是理解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成为智者。”
二十几岁的人生,真的需要一点积淀。这些积淀,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包括我也是如此。
但好在,我还爱读书。真是庆幸。虽然,我不知道读书能带来什么,但是至少,读书能让你不那么慌张。
“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能够爱一个人……”你看,这样的句子,读起来多舒服。日子应该是这样才对嘛……
2017年,我决定关闭朋友圈,写写字,读读书,交交朋友,像一株草,在风里自舞,多好。
2017,我决定关闭朋友圈
春节假期,希望大家可以放下手机,多做一些必须在家里才可以做的事情:比如和家人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找儿时的小伙伴耍一耍,去家乡的小路上走走,真切地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