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心理读书
快乐需要智慧的培育

快乐需要智慧的培育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24-10-14 09:03 被阅读0次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

    (先生说:“对人有益的快乐有三种,对人有损的快乐亦有三种。喜欢把自己节制于礼乐中,喜欢称道别人善处,喜欢多交贤友,这就有益了。喜欢骄纵放肆的快乐,喜欢怠逸游荡,喜欢晏安淫溺的快乐,这就有损了。”)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生活得快乐。快乐的人生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旅行。

    一般而言,肉体驱动了人的各种欲望,而欲望的满足使人获得了快乐,快乐在其直接性上是指向人的生理官能的。但人是灵与肉的二重性存在,人又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是一种追寻理想与目的的存在,所以在生理官能快乐之上,人还在追求一种更高层面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应该发自人的内心世界,即源自心灵的呼唤。

    我们并不贬低感官之乐,这种快乐是我们的基本需要,我们并不愿意过苦行僧的生活。但沉湎于官能欲望的快乐是一种“单向度”快乐,这种快乐因其内涵的单一性必然呈现出边际递减效应。拥有快乐更是一种心灵状态,是人的内心长期深刻的精神满足。

    快乐需要我们智慧地去拥有和培育。《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快乐指数。孔子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开篇就致力于提高大家快乐指数的学说,而得到这个“说”的原理是“学而时习之”。

    《论语·述而》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又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二章是后世论述孔颜之乐的文本依据。

    疏食饮水、箪食瓢饮体现出的是一种无关乎贫贱、超越物质生活的无忧境界,无忧者自得其乐。颜回之贤,不在乐贫,而在贫而乐,归根结底在于好学。而好学是为了求道,所以“君子忧道不忧贫”。“朝闻道,夕死可矣”,为我们展示了为追求真理而学习不止的精神风貌。孔子认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才是真正对道的“好学”(《学而》)。他提倡士子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贫无可乐,“道”才是终极目标。

    人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叩问知识,而这个知识是为了人生更圆满。不能放弃了这个本质的东西,要使对知识的探求服务于自己的人生追求。

    人生还要有一些境界,没有境界没有格调的人生,它站不高,也看不远。清代有一个学者叫张潮的说,人生的境界有三种,他用了一个“看月亮”的比方。

    第一种是窗内观月,在窗子里面看月亮。大半的人都是如此,因为一般的人受到一定的时间、 空间限制,只能在窗子里面看月亮。

    第二种是庭中望月。从屋里面走出来,到了庭院里面。庭中望月,天地原来如此开阔,世界如此广大。这样一来他扩展了胸襟、气象。

    第三种即最高的境界是台上玩月。站在高台上、高山上和月亮嬉戏。这是一种快乐的大境界。人应该有这种境界提升的追求。

    孔子跟学生聊天,曾点讲:“暮春者,春服既成,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说“吾与点也”。孔子喜欢曾点讲的境界,这是天人共生的格调,正是孔子讲的“仁”的最高的境界。这个境界是人和宇宙浑然一体,人在这种精神中能得到自己生命的超越。

    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曾讲:唯有精神力量,不因出身、贫富、年龄与性别而区别对待每一个人。只要你找到了它,愿意唤醒它点燃它,持续滋养它补给它,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强大的内核,这才是快乐的源泉。

    孟子也讲“君子三乐”:首先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是家庭伦理之乐;其次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是独立人格、价值理性之乐;最后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教育之乐。这三种快乐中,尤以中间一乐,精神自立的愉悦最为重要,即要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快乐需要智慧的培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ga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