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月考已经结束,各校学生全区排名已出。朋友孩子所在的学校,校方召集了年级前八十名孩子家长开家长会,一致通过了“年级前八十名学生晚上多加一节课”的建议。理由是学校没有重点班,所以月考成绩很不理想,学校加大教育投入到年级前八十名,重点培养,希望能尽可能多的冲进全区排名前列。
我听了,惊呼,这样的话就是晚上九点四十放学,这样孩子睡眠够吗?她说与会家长没有一个不同意的,哪个做家长的会不领情呢,这可是相当于进了重点班。家长感谢还来不及呢。
我说我不太赞同,我觉得应该在其他方面想一些提升成绩的方法,而不是这样一味延长学习时间来提升,学了一天,晚上九点,大多数人已经昏昏沉沉了,朋友说,像我这样的家长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是少之又少,那别的学校都这样做的啊,人家家长都同意啊……
我无语,是啊,别的学校都是这样的,大环境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只能这样,可是,有谁问过孩子们的意见?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有孩子一起参加吗?有权力一起来做这个决定吗?
很多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好的方法,还是说参照别人的就是最简单最省心的,所以那个混水模式出来以后,所有的想要快速提高成绩的学校似乎都找到了指路明灯,纷纷效仿参照,甚至超越…
当下,被困住的教育,被困住的家长,被困住的孩子,每个人都说自己很无奈,可是,这里面最没有选择权的恰恰却是承受最多的孩子…
我们每天都说自己没办法,那么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社会是集体,学校是集体,孩子呢,孩子是自己的吧,外因无法改变,大环境无力扭转,但至少作为自己孩子的家长,是唯一能够给他遮风挡雨的吧,能不能尽量在自己的范围内给孩子一些空间,一些自主权呢?
焦虑的家长,一边儿心疼自己的孩子,一边儿又全力配合学校监督督促自己的孩子,疲惫是常态,跟人聊起来也是一脸无奈,大多最后都会说,能怎么办呢?能怎么办呢!
我理解这种感受,我也是初中生的家长。我也常常困于“无可奈何”的境地。但其实我们都忘记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忘记了“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让它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你说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那一起呢,泱泱大国,几亿的中坚力量是有的吧……
每个人都出那么一点点力,保护一点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争取一点睡眠时间,争取一点课间走出教室的时间。哪怕是一点点改善,孩子都会感受到我们的善意。而且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那么教育就会随之改变,或许改变很小,但哪怕只是能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在课间完整的,毫无负担的拉个屎,那幸福指数也能提高很多……
“毋以善小而不为”任何事情的改变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一点一点的善意,积累一年,五年,十年,我相信教育环境一定会有不小的改善,前提是你,我,他都愿意参与进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