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231769/bdaaac1f10770123.jpg)
已经度过了半年的城市生活,她也懂得把自己农村式的“家娃”头,象城市姑娘一样扎起了两个短辫;加上自做的、手工精细的方口鞋和一条看起来是新买的天蓝色裤子,简直让人都认不出来这就是郝红梅了。其实她无非就是把原来的一身补钉衣服换成了没有补钉的衣服。这个小小的变化,就使一个本来不显眼的人,一下子很引人注目了。同时也应该承认,郝红梅本来就具备那种漂亮姑娘的脸型和身段。如果有一身比现在更漂亮的衣服,就很难看出这姑娘是来自农村了。
意识的觉醒加上女孩子本身比男孩子更早一些成熟,这势必会带来许多不同的变化,或者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里面是不是包含了另一个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美的觉醒。喜欢许吉如的一段演讲,她说往前一步是讲究,是品味,往后一步可能是矫情和挑剔。这个女孩子叫东施,这个故事叫东施效颦。西施很美。美人为什么会越来越美?因为他知道自己美。东施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丑和不知道如何美,在于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美,但他不渴望美吗?他看着西施,他不知道西施的美在气质在天然的五官,在神态。他以为他所能看到的只有捂心口那个动作,那么我捂着心口,我也是美啊。他模仿的结果是什么样,我们都知道他更丑了,都是错了吗?我觉得他错了。你可能也觉得他错了,还不如以前西施当然觉得他错了,可是东施他自己。不该觉得自己错,因为这是他美的觉醒和美的课的第一课,走出了这个第一步。如果他说我错了,他就不会再走第二步。嗯。盲目模仿可能很可笑,但也是觉醒和改变的第一步。我买超越同款,也不会像他一样可爱。我买这本经济学讲义不会立刻变得如此博学。可是如果你不让我亲自下单去感受,即便拥有的这些物件,我也不会这么棒。我又怎么会痛定思痛的反思说,其实我要做的还有更多这个话不应该由你告诉我说这样没有用,你让我走一遭也许会很痛,但我会明白的更彻底。
他出了操场,又毫无目的地出了校门,昏昏然然来到街道上,最后又糊里糊涂转到了县城外边的河滩上……
他立在黄昏中的河边,目光呆滞地望着似乎不再流动的水,感觉到脑子里一片空白。包括痛苦在内的一切,暂时都是模糊的——就象他莫名其妙地来到这河边一样。
在慢慢恢复了思考能力的时候,他先在心里说:问我这才知道红梅为什么不理我了!她显然已经和顾养民好了……
在这个时代,移情别恋是不是会收到所有人的道德指责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时代,一切都是合理的,且有可能的。但是没有经历过这个时代,看到的文学作品里面这个时代的差异是很大很大的,甚至我都没有办法把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时代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地域的缘故吗?
一家人多少年来都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盼她能给这个败落的家庭带来一丝光明;因此不管家里穷到什么程度,父母亲也咬着牙坚持供她上学……
郝红梅很早就认识到了她不幸的人生和对一家人负有的使命。严酷的生活使她过早地成熟起来。她表面上看来很平板,但很有一些心计。
希望这个东西,可能在中国人的思想体系中更为久远,但是很奇特的是这个东西如此之重要,但多数的时候我们通常把这个东西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呢,喜欢为此肩负起一些具体的事物,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伟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