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东张西望》03:浮士德精神

《东张西望》03:浮士德精神

作者: 郭凤钧 | 来源:发表于2020-01-12 12:54 被阅读0次

    对于《浮士德》这本书,我早早就屯书了,但从未翻开仔细阅读过。
    为了搞懂肖知兴的大概意思,我翻阅了几十篇读书摘要补充。
    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作家歌德的歌剧《浮士德》。浮士德是歌德笔下的炼金术士,与魔鬼墨菲斯托誓约,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而魔鬼要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浮士德不可以对事物有所满足,一旦他说出“停留一会吧!”这样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去追求知识、爱情、艺术、政治、实践,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范围内成长。

    1、焦虑和浮躁
    2004年,在肖知兴写此书时,中国加入WTO才二三年,文化的自信跟十多年后的现在比,差距比较大。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公共秩序以及国民素质教育都未能跟上经济的脚步,长期的生活煎熬,“假酒、假药、假大夫、假文凭”加上“注水肉、毒大米、硫磺馒头”,出门上车要靠挤,不挤你就上去不,这点我在2005年的刚来北京深有体会啊。焦虑啊,这种焦虑深深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一点也不奇怪。
    后来日子慢慢变好了,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了,长期落后挨打,被人瞧不起的情绪得到释放了。浮躁的情绪开始,弥漫整个社会。这一点在我的上一辈人体现的淋漓尽致。拿出门旅游举例,如果隔壁同厂的老王夫妇,去了海南,自己要没去过,那绝逼不行。丢面啊!必须去!吃糠腌咸菜都得去!去了就是摆拍照,赶紧发朋友圈,而且要@全厂的人:三亚俺去了哈。结果这时又听说隔壁老张刚去了一趟台湾,才刚刚从三亚疲惫找把回来的自信,顿时丧失。赶紧每天盯着夕阳红的旅行团,看看到底台湾之行,啥时候便宜。这边还没来得及筹划,邻厂老李的闺女带着她爸妈去了趟加拿大,这下就彻底崩溃了。类似这种浮躁的攀比心态到现在依然是个死循环。

    2、战略和执行
    战略和执行哪个重要?
    肖知兴回答说:这是个伪命题。跟李约瑟之问(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一样,这是个伪命题。李约瑟之问确实困扰了我很久,直到看到吴国盛教授《什么是科学?》才算解惑。要解决“战略和执行哪个重要”的问题,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执行?肖知兴说:把浑然一体的商业运作机械地一分为二本身是非常荒谬的做法。正如:外科大夫治箭伤,只把箭尾锯掉,把箭头留在体内,同样荒唐。肖知兴一针见血指出,其实真正的问题所在是:思维惰性。总是期望自己一招制敌、一蹴而就、一鸣惊人。在这里,他提别提到武侠小说的流毒:为了成为所谓的武林高手,一代又一代企业人踏上《葵花宝典》《九阴真经》的歧途,来个洋人就是布道,听见哈佛就跪倒。
    反思自我:西方崇拜,在我个人的读书生涯以及创业中,到目前为止,也困在此地。读书层面,看见哈佛斯坦福字样就买买买,其实读完如果没有背后的强大的背景知识做补充,其实没啥用。创业层面,琢磨出一个好主意,完全不照顾当前的资源和能力,立马照书干,结果死的很难看。

    3、浮士德精神
    《周易》注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跟《浮士德》讲的是同一个道理。但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文化自信的重拾与建立,还需要一段路要走。但反过来,如果我们不明白这种精神的内涵,我们就不看懂西方很多的案例,比如肖知兴文中提到的“比尔盖茨”的慈善事业,与国内某些企业家小富即安、几十辆豪华轿车把玩、二奶楼之类的对比。如果没有强大的人文内涵或者精神信仰支撑新一代持续向前,这个问题真的不容易乐观。尤其是1989以来,全中国社会集体“向钱进”,没了政治理想、没了家国情怀、没了社区贡献,甚至丧失了自我的寻找。

    换个角度,从西方的视角,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能找回些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张西望》03:浮士德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pd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