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浮士德人物读书
对“浮士德精神”的儒化阐释

对“浮士德精神”的儒化阐释

作者: 上帝之火 | 来源:发表于2017-09-01 20:00 被阅读314次

      对“浮士德精神”的儒化阐释

                ——浅析孙少平的精神


    [内容提要]

    1975年到1985年,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几亿农民改变了多年来形成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大踏步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在这十年使人难忘的变革岁月里,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被卷入时代的洪流,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日日夜夜。《平凡的世界》就是一部记述这十年里普通人生活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孙少平正是这一特定转型时期的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孙少平的精神成长过程及其精神特点的分析,寻找到潜藏在孙少平身上的高贵品质,使我们感受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变革的内在潜力。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  孙少平  精神

    [正文]

    《平凡的世界》描述了从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西部地区生活的状貌,是一部社会主义旧体制改革的历史见证。作者路遥以现实材料和真实社会背景为写作依据,构思出一部十分朴素的小说,其作品包罗万象,大到国家政治、经济,小到吃穿住行日常生活琐事,涉及到农村封建迷信、民族风俗以及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从农村农民生活到基层干部、中层官员、中央领导之间的关系,从矿井阶层到诗人作家形象以及流浪人生与艰辛创业者的对比中,作品反映出当时农村生活状况、基层组织与中高层领导间的关系,深刻地揭示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过程。作品中涉及的人物有上百个,每个人物形象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类真实人群,是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其中孙少平就是作品的主人公之一,作者通过不同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为心理描写,将他刻画的活灵活现,使人不由得想起了那个具有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精神的浮士德,从孙少平不向挫折、不向命运低头的形象上,明显的寄托了作者“儒化”的审美理想。同时,作者还把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注入了当代人的生存意识中,使中国古典文化之精华获得了富有当代意义的生命活力。

    一、孙少平精神的成长过程:

    《平凡的世界》一开始就展现给我们一个严峻的现实,冰雪开始解冻,春天即将来临,可是真正的温暖还远方的路上蹒跚举步。这是全书的基调,孙少平就在这种基调中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一步一步艰难地寻找着属于他自己的路。这是一条自我寻找的路,这是一条通往心湖深处的路。在这场艰难的寻觅中,孙少平才一点一点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孙少平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院,他不具有某些人所尊崇的高贵地位、出身以及优厚的财富,在世俗的观念里,他一出生就被痛苦的泥沼淹没,但孙少平具有超越常人的精神禀赋,这是孙少平能够获得高尚的精神幸福的根源与基石。当然,在他一开始,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在以后漫长而艰苦的寻找与跋涉中,他才一层一层的剥去了掩在他上面的迷蒙纱罩。

    孙少平一开始就受到匮乏的困扰,并不得不为了解决这一匮乏而时刻不停地进行艰难的搏斗。他受着生活的折磨,不断地与困苦艰难对话,并不可避免的接收清苦带给他的种种礼物,临近崩溃的家庭、肮脏的老土粗布衣裳、没有后跟只有袜腰的袜子、没有鞋带的旧黄胶鞋、每顿饭两个旧社会地主喂牲口都不用的高粱面馍……所有这些使年轻而敏感的他倍受自卑的折磨,他敏感而羞涩的心不断地受着伤害。他渴望穿着一身体面的衣裳站在女同学面前;他希望自己每天排在买饭的队伍里面,也能和别人一样打一份乙菜,并且每顿饭能搭配一个白馍或者黄馍。这些低微的要求只是为了活得尊严,并不能算是过分的奢求,只是基本的生存需要。然而连这些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不能够得到满足,甚至因此而招来那些庸俗世人的嘲笑。他往肚子里吞咽着泪水躲开了给他伤害的人,孤独的在冷寂中去拿那两个属于他而又不能让他满足的黑家伙。

    孙少平忍受着生活强加于他的一切,在这忍受中倔强的生存,并向着那朦胧的曙光眺望。这得益于他骨子里的坚韧与顽强——这正是他自身内在的一部分,同时一种模糊的认识进入了他的精神领域。

    初中的最后一年,孙少平有幸读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他强烈地被震撼,深深地被吸引,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的赶天黑前看完。他在说不清的繁杂思绪中朦胧的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这一认识打开了他精神世界的一隅,导引着他自发的无意识的对自己的精神进行探索,并因此找到了平衡其困难生活的宝藏。他沉湎于书的世界,“只有这些书,才使他觉得活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他的精神也才能得到一丝安慰,并且唤起了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某种美好向往——没有这一点,他就无法熬过眼前这艰难而痛苦的每一个日子。”这些书在丰富他精神世界的同时,在生活中也给他带来了好处。“由于他读的书多,许多人很爱听他讲书中的故事。这一点使孙少平非常高兴,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都低人一等。”其实这是他精神禀赋优于常人的间接体现,只是他并没有清晰的推究出这种表象的根源。在那种艰难的日子里,能有多少人还能够保持其精神上的生活呢!

    如果说偶然地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帮助孙少平窥见了他精神世界的一隅,那么田晓霞的出现,则是他拓展精神世界、丰富精神内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契机。“一个人在精神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掌握自己的时候,只有求助于另一个精神上更为强大的人。”田晓霞恰恰扮演了这样一个导师的角色。田晓霞本身也是一个具有优越内在自身的人,正是基于这一点,她才会在第一次见到孙少平的时候就感觉到他身上不平凡的气质,并受其吸引主动的与之交往。孙少平在田晓霞的带领下遨游于书海,对自己对生活的自信和审视能力大大增强。另外,孙少平和郝红梅之间的那段青涩感情,也为加速孙少平的精神成长作出了贡献,尽管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带给他的并不都是欢乐。

    迫于出身的卑微与生活的艰辛,在高中毕业之后,孙少平不得不回到双水村那个狭隘的天地里。在他将要回到双水村时,我们可以看到,他首先关注的是精神生活,因为他将再也没有时间读书,他喜欢的《参考消息》也看不成了。由于孙少平是一个精神卓越的人,所以才会有这些想法。孙少平的这些想法不是年轻人的浪漫和不切实际,因为孙少平一点都不惧怕劳累和艰苦,他完全能够承受,看看他结束三年的民办教师生涯之后的表现,我们就明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不能忍受的是没有精神生活。“一个有文化有知洪而且爱思考的人,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精神生活,那种痛苦是无法言语的。”在双水村的生活断绝了与外面广大世界的联系,丰富他精神世界的途经断绝了,因此他多次萌发了去远方的想法,这一想法正是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他甚至想,我在这世界上要是无亲无故,孤单一个人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无牵无挂,哪怕漫无目的到遥远的地方去流浪……”“他老是感觉远方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不断地做着远行的梦。”这种想法愈来愈清晰,愈来愈强烈,最后孙少平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双水村,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这个时候农村的生活已经开始变得这样有希望,他们家的事业也正在发端之际,而且看来前景辉煌,他却要抛开这一切,到前途未卜的远方去,这正是出于精神上的追求。他的这一追求与那些对精神对孤独有着强烈的永恒不变的爱的先哲们是何其的相似。

    出于对苦难的思考,对生活的思索,孙少平已经长大成熟,他写给妹妹兰香的信,充满睿智,像一只强而有力的大手,拨开了兰香眼前的云雾,在兰香的眼里,二哥更是其精神激励导师。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孙少平的精神世界及其思想已经基本定型,在以后的岁月里,无论他从事何种工作,都不再重要,因为孙少平在思想上精神上已经强大到足以把握自己的地步,他通过艰难的跋涉,终于找到了属于自我的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平和的心境和独立自主的追求。他的尊贵将得到人们的认可,他的品质将得到世人的推崇。

    二、孙少平精神的特点:

    1、逆水行舟,执着前行。

    孙少平的一生都在与他不幸的命运以及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作不懈的抗争,虽如逆水行舟,但他却执着前行。

    上高中时,他的家庭非常贫困,而贫困又使他过分的自尊,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自卑感深深地困扰着这位不甘于现状但又被残酷现实所桎梏的前行者,他常常感到别人在嘲笑他的寒酸。他在高中时始终渴望有一身较为体面的衣服,以便使他能够应付差强人意的生活,因此他对家境好的同学会有一种对立情绪。比如他对班长顾养民就会产生那种强烈的反对情绪;打工之初,他曾因求助于一个远房亲戚,而遭受到他们的白眼,少平在给他们打水时,将流血的手猛一下插进一桶水中,他曾发狠地想让他的远房亲戚喝他的血水,但他的良心和他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使他没有那样做;当上煤矿工人以后,他和师傅王世才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王师傅死后,他帮助不幸的惠英嫂,却招来粗鲁的同事安锁子的污蔑;他乘车到省城,正当他为自己是煤矿工人而感到自豪时,女列车员来查票,而且只查他一个人的,他先是忍不住难受地咽了一口唾沫,把头向车窗那边扭去,后来他“索性就像一个真正的煤矿工人那样,肆无忌惮地表演了一个小小的‘国技’——把一口痰像子弹般地吐出窗外。”当然,以上举动或多或少显示出少平的某些缺点,但这并不是他本身的不纯良,是不合理的社会、不公正的待遇、不健康的环境伤害了他的自尊,他才能做出这样的抗争,尽管这种反抗不尽合理,但毕竟这些举动还不十分过火,有些举动还让人有“惩处邪恶”的快感。

    逆流而上,必有抗争,有抗争就要付出代价,在他同命运和环境抗争的过程中,有过无数的痛苦与磨难,但少平从未想到过退缩。在黄原打工,第一回上工是对孙少平意志考验的关键时期,这时的表现也最能体现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每当背着石块爬坡的时候,他的意识就处于半麻痹状态。沉重的石头几乎要把他挤压到土地里去。汗水像小溪一样在脸上纵横漫流,而他却腾不出手去揩一把;眼睛被汗水淹得火辣辣地疼,一路上只能半睁半闭。两条打颤的腿如同筛糠,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孙少平尽管没有吃过这样的苦,但他咬着牙不使自己比别人落后。打工期间,除了背石头,他还扔过砖头,拉过水泥板,哪一样都是苦事,他那“青紫黑淀,伤痕累累的脊背”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太小,少平无力改变现实,尽管他在坚持不懈的抗争,有些时候,他是在用身体上的痛苦代替心灵上的痛苦,比如他帮助过的小翠最后还是重新落入魔爪,并且有了堕落的迹象,这种不幸,这种环境,不是孙少平一个人就能改变得了的。心灵上的苦闷,使他感到无奈,他只有“用拳头疯狂地捶打着草地”,也许命运就注定让他在泪水和碱水里泡上一次又一次。肉体上的痛苦对少平来说是可以承受的,但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心灵上的痛苦一直都是少平无法摆脱的,正如逆水行舟,通过努力乘风破浪可以让船向上游靠近,但永远也改变不了水流的方向。

    2、直面人生,以苦为傲。

    孙少平对苦难有一种骄傲感。许多人在苦难的生活中选择逃避,而孙少平却永远以一种激昂的姿态去直面他惨淡的人生。田晓霞喜欢孙少平也正是因为他不伪装自己,并不因为生活的窘迫就感到自己活的没有意义,孙少平对苦难的骄傲感是在更深邃地了解了生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苦难中跌打滚爬几经挫折后才获得的东西,比轻而易举地从别人手中拿来的更让人珍惜。另外,拼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别人没有的经验,当看到目标终于达成的时候,从心底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骄傲感、成就感,这应该是孙少平以苦为傲的底子。

    孙少平在黄原揽工的时候,为了方便看书,一个人搬到二楼的一间没门没窗没水没电的房子里,趴在麦秸杆上一堆破烂被褥中,在豆大的烛光下看书。一次,他艰难的处境被少安和晓霞看在眼里,他感到有点难过,但他并不是为自己的处境难过,他是为亲人悲悯自己而感到难过,他觉得自己过得挺好,完全可以独立在外面闯荡。

    少平在当煤矿工人时,曾对田晓霞说过,“我面对的只是我的现实,无论你怎样想入非非,但你每天都要钻入地下去挖煤,这就是我的现实。”尽管孙少平一直都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他不仅仅将此看成是谋生活命的手段,职业的高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

    孙少平傲视他周围一切困苦的存在,也许正是在苦难的挣扎中,才有生活的意义。他“热爱”自己的苦难,是因为他相信自己历经千心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这是孙少平关于苦难的学说。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不愿意跟少安哥一起回去办砖厂,而宁愿自己在困苦中闯荡。当然了,少平也有他自己的追求,这就是他始终相信:社会虽然有无数的不公正,但通过不屈不挠的艰苦争斗,终能获得成功和幸福。

    3、追求平等,保持尊严。

    孙少平的平等意识一直都比较强烈。中国的封建制度很早以前就结束了,但封建社会的余毒却源源不断的“流传”,不用说城乡、工农差别到如今也没有结束,许多乡下人结婚到现在还持有“门当户对”的观念。孙少平却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保持着尊严,他的人生观、恋爱观、职业观统统都以平等作为底子。

    孙少平和高干的女儿田晓霞从相识到相爱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的。在南关街头,少平穿着一身揽工汉的衣服站在田晓霞面前,却并不为自己的一身破衣服而感到自卑,相反的是他觉得这身衣服正“合适”。而另一次他和田晓霞约会,穿了一身笔挺的新衣服,脸弄的干干净净,头发整整齐齐的,晓霞看了后很惊讶,少平开玩笑说:“我穿着一身不合乎自己身份(揽工汉)的衣服,但这纯粹是因为礼貌的原因。” “合适”与“不合适”之间,少平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身份,但他两次所说的不同的话,都明显的体现了他的平等意识:第一次说“合适”是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已是大学生的田晓霞,表明他自己觉得并不比别人低一等;第二次说“不合适”说明他并不是看不起揽工汉这个身份才将自己重新打扮,而是出于礼貌,也强调了平等。正是孙少平用他平等的理论来处理人际关系,才获得了真正的爱情,他和田晓霞的爱情在一般世俗的人看来是令人羡慕的,也是不能理解的,只有真正理解了爱情含义的人才能明白。

    少平认为人有职业的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孙少平到煤矿当工人,田晓霞鼓励他说,过一两年再央求她父亲把他调出来,少平的脸一下子严峻起来,说“那就是说,我如果一辈子当农民,你更不会把我放在眼里了!”口气中带着质问——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吗?生存的价值不在于从事什么职业,职业也无高低贵贱之分。当农民当揽工汉当煤矿工人,在他看来都同样有意义。

    在社会交往中,孙少平同样保持着尊严。在给妹妹兰香的信中,他说:“我们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这种深刻的见解是许多现代青年无法企及的。

    路要自己走,人要自己做,孙少平觉得自己并不比那些大学生们走的低贱。是的,抬头望见的是天空,低头看见的是泥土,而放眼平望出去的就是天地间的整个世界。正因为孙少平用平等的理论、平等的眼光来处理人际关系,他才获得了真正的平等——人格的平等。

    4、力争上游,誓为人先。

    孙少平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无论干什么总要比别人干的好,要超过别人。打工背石头,他狠心地比别的小工都背的重,要证明自己是最好的小工;当夏令营的辅导员,他要自己在短短的时间里,证明他并不比某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城市青年逊色;在煤矿,因为生病而耽误了下井,他还为当月不能再是全勤而感到遗憾。作为班长,“当他独自率领着一帮子人在火线一般的撑子面上搏斗的时候,他的确忘记了一切。他喊叫、他骂人、他跑前扑后地纠正别人的错误,为的是全部完成当天的生产任务,而且要完成得漂亮!”力争上游、誓为人先的要强精神使少平在生活中强大起来,他处处争先,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最棒的,可以做到最好。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少平的要强都是比较切合他生活的实际的,并不是好高骛远强出风头,也许在少平的思想中,他一直没有一种很固定的意识:每件事我都要比别人做得更好,只是一种潜意识或者说是那种要强的性格在促使他这么做,让他努力地去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存在。

    5、志存高远,矢志不渝。

    人,可以没有幻想,但不可以没有梦想。孙少平是一个富有理想的人,这并不是说他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理想,可以说一开始他的理想是朦胧的、不清晰的,一直到最后才确定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煤矿事业,从高中生到揽工汉再到煤矿工,孙少平的一生都在坚持不懈中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中努力。

    作为一个浑身沾满黄土但志向高远的青年,少平的追求、闯荡,不是为了扬名天下,也不是为了挖金发财,他只是想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很沉重的东西。当他还在双水村当教师的时候,就一直关心和注视着双水村以外的广阔世界,他渴望自己独立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像一个男子汉那样的去生活,所以尽管他知道这一切都将无比艰难,他只是赤手空拳、孤身一人,没有什么“外力”可以借助,但他勇敢地让自己遭遇着承受着这一切。他在给妹妹兰香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有时间就来信,并希望把字写大些,不妨出出格!其实这不仅是字出格的问题,这里面包含了敢为人先、敢于开拓的冲闯精神,也包含了他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持奋斗的执着追求。当年少平凭着一股勇气只身来到黄原城,开始了在残酷现实中的跋涉,从小学老师到揽工汉再到煤矿工人,他用双手和汗水去拼搏,赢得了包工头的欣赏,获得了煤矿伙伴的敬重,自身的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同就意味着他的目标的实现,每一个小小的理想的实现,都是他汗水的凝聚!

    孙少平与孙少安最大的不同就是有自己的追求,目光不局限在自己周围的环境,敢走出去,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去拼搏,他志存高远,但又脚踏实地,他拼搏着,他精彩着,并不因为自己吃苦就嫉妒别人的幸福,他拒绝了兰香和促平把他调到黄原城的好意,因为他知道不同生活环境的人应该寻找各自的归宿,在大城市中他未必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他的理想在大牙湾,只有在大牙湾他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一生奋飞,矢志不渝。

    总之,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逆水行舟、执着前行是孙少平一生的生存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直面人生、以苦为傲、追求平等、保持尊严、力争上游、誓为人先是加速器,是催化剂,而志存高远、矢志不渝则是梦想,是归宿,可见,孙少平的这些精神是相通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是有了这些精神做支撑,他的人生才那么精彩。

    三、孙少平的精神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孙少平,作为一个城乡交叉地带的个人奋斗者,赢得了众多想彻底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命运的青年读者的认可和共鸣。在小说中,孙少平的出生与欲望的矛盾冲突构成了作品的核心,而农民的儿子这一身份则是孙少平的原罪,是《平凡的世界》里的一切冲突的根源,这原罪是孙少平的,是路遥的,也是多数读者共同的命运,他们在孙少平的身上寻找着自己的人生踪迹,体会着一个青年的奋斗厉程,孙少平的挣扎和成功成为了他们的精神缩影,也成了他们的信心源泉。

    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在孙少平这样一个农村出身的个人奋斗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共同的生活道路,共同的命运选择,使他们自然地喜爱《平凡的世界》,喜爱孙少平,他们像关注自己的生活一样关注着少平的起落与悲欢,并以这些故事激励着自己奋勇前行,他的精神不仅在他的那个时代是闪光的,直到现在都依然发亮。

    在《中华读书报》多次组织的“中国读者最喜爱的20世纪100部作品”的调查中,《平凡的世界》始终名列前茅;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中收有《平凡的世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最喜爱的小说联播”问卷调查中,《平凡的世界》超越众多传统评书,名列榜首。在大学校园中的贫困生、外地打工的农民工以及农村出身的读者那里,孙少平已经内化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引导着他们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和美学理想,他们像孙少平那样的在梦想,在前行,他们的人生依然充满坎坷,但他们的灵魂却高贵无比……

     

    [参考文献]

    1、王西平、李星、李国平著.路遥评传.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宗元著.魂断人生——路遥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姚维荣著.路遥小说人物论.新加坡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版

    4、吴小美.赵学勇主编.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粱向阳.路遥研究述评.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一期

    6、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陈惇、刘建军主编.外国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阅读文选(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本文入选简书之《首页投稿》《人物》《读书》《文学》《北清文学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浮士德精神”的儒化阐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qh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