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明明是曲高和寡,怎么就变成将就之后的“剩”呢
2022-05-26
看《白鹿原》鹿兆鹏的时候,我就在想,自由恋爱有多难。虽然现在看上去是打破了,但是也仅仅只是看上去而已,变成了将就了。就像是我之前说男女结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只是差不多,将就一下,反而感觉变得更随便了。
现在的女人好像都很恨“嫁”,男人其实也一样,特别是二十八九的时候,感觉三十一到,一切就变了。
“剩男”“剩女”,这很难听这两个词,我也很反对这两个词。这不能叫“剩”,人实际上是曲高和寡,他主要是他的出价过于高,详见《最佳出价》,哪怕是被骗了,其实也正是他的“最佳出价”,哪怕连可能都很少可能了。
结过婚的感觉自由幸福,而单身的感觉有另一半是幸福的。
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谁是饱汉子,很难说的。根据缘分这个角度上来说,一个人在什么年代结了婚。他的婚姻状况怎么样,他的人生怎么样呢?有某种程度上的命运性所在。就是有很多人,你觉得他特别优秀,就是你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样的。但是反过来看,你发现总是有C男配A女的情形出现。特别是节假日的时候,平常的时候还好,但是节假日的时候,这个是加倍的。
平常你可以去无视很多东西,你可以去对各种习俗鄙夷不屑,但是节日这个东西他太强大了,当鞭炮响起的时候,你无可抗拒地意识到新年来临了,要不你只好躲在屋子里头,这种感觉你的内心不会强大到能够说服你自己说:这无所谓。你不愿意关在屋子里头做宅女,那你回家跟父母团聚,团聚——马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使命,或者说推不掉的责任,你必须要“嫁”出去,男女都要“嫁出去”。
虽然现在互联网社会,我们可以接触更多的人,也就造就一个准熟人社会,或者叫类熟人社会。就是说,我们其实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半径它是不会变的。能接触的还是那么多,只是选择的基数变大了而已,但是相对也痛苦了,毕竟以前还有人帮你把关,现在就是你一个人。
这个互联网的特性之一,它就是造就一个准熟人社会。或者叫类熟人社会。就是说,我们其实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半径它是不会变的。意思说你有四、五个顶多六个死党级的朋友。
过去我们说知根知底,在农村里头可以这么说。如果是在早一点,像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的那种单位的大院里头,那你是知根知底的。现在也不行,你的邻居是什么你也不知道。我们知根知底耗费的那个成本其实是很高的,这个时间成本,你是要跟他住好长时间才可能知根知底。但是现在互联网它能够让你的知根知底的这个成本变得非常的低,互联网使得我们的选择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巨大。不是十倍、二十倍,不是几百倍,甚至是几万倍的拓展。
以前你能够适配的人群不多,所以很多人在谈恋爱的时候,实际上就差不多六十分以上,可以就行了,不能讲究就将就。其实在你取之范围很小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其实都是将就的,以前就是夫妻好分房,也就结婚了。
而现在明明是适配人群多了,我们原本是有机会了,但是因为那个传统的观念还在,从可以“讲究”直接到了“将就”,特别是到了特定的年龄。原本可以说“曲高和寡”,直接变成了“剩男剩女”……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