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时间管理》阅读笔记

《儿童时间管理》阅读笔记

作者: 蹄蹄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5-14 15:36 被阅读0次

    孩子成长的三步骤:教学 学习 习惯

    教学,学会的最高标准是教学,就是理论

    学习,21天不会养成一个习惯,而是让学习的内容在实践中错误递减,从而完成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是会了。

    习惯,从一项新的技能变成习惯,至少需要180天的练习。要坚持。

    总结: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犯错误,孩子需要的是鼓励,不是批评。他愿意再尝试,错就会越来越少,把知识变成技能。把焦点放在他已经做到的事上鼓励他,做好一件事需要21天的错误递减。鼓励他进行下一个阶段,最终养成习惯。

    成败效应

    孩子面对一个任务,他多次努力以后达到目标,就发生成功效应,他还愿意继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如果他努力以后总是达不到目标,完成不了任务,这种失败的经验累积多了就形成失败效应,他就会放弃和逃避。所以父母要把总目标分解,分解到符合孩子目前的一个状况,即最近发展区,孩子稍稍努力就成功了,获得成功效应,孩子就愿意再努力。一点一点的递增目标难度。

    焦虑曲线

    压力效应的变化:随着压力的变化人的心里也会发生变化。从强到弱分为

    乏力区(没压力,效率低)

    舒适区(压力不明显)

    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果实)

    潜能区(能力达到极致水平,超能力发挥。常规情况无法应对,就会激发潜能)

    破坏区(无法完成的压力,压力效应迅速降为零,对强大压力无能为力,受挫,失常,就会放弃)

    总结:目标要在舒适区和发展区之间才能有效,看似合理却不合情的目标产生的压力过大,会进入破坏区。要找到孩子的舒适区。跳跃性的进步,不要以为是常态。并以此标准要求。导致再次倒退至破坏区。

    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总结:说一遍他能懂,不执行是因为不想做或者完不成,说明任务要分解或者激励,分解到舒适区和发展区之间,让孩子产生成功效应,或者奖励和鼓励。不断唠叨只会逆反。

    干劲藏在旧脑中

    大脑分为新脑、旧脑、脑干。

    新脑:也称为意识层,统治知能、情绪以及支配,是判断善恶、控制行为、表达知性与理性、传达喜怒哀乐的所在。

    旧脑:是潜意识的基础,是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以及干劲的源泉,也是天生本能的基础,支配食欲、性欲以及团体欲。

    脑干:被称为生命的基础,支配内脏器官,调节身体各部组织。

    总结:新脑(意识层)和旧脑(潜意识基础)不能够同时活动。孩子如果一天到晚不安、易怒、不信任别人、有警戒心,那么新脑便会过分活跃,以致阻碍了旧脑的发展。因此,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便会减缓,同时,也因而丧失了干劲。比如私下侃侃而谈的人在众人面前怯场就会说不出话是同样的道理。新旧脑需要良好的平衡。再比如学习的时候,父母越是焦虑和打骂,孩子越紧张,那记忆力理解力就全都不会运作。

    沟通三部曲:接纳、反映、讨论

    接纳: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不带任何价值判断和评价的包容心态。如孩子考试没考好,担心父母骂,非常害怕。父母要忽视考试本身,尤其是成绩多少,先把精力放到孩子的负向情绪上,关心孩子本人,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觉、情绪和想法。当父母耐心把孩子的情绪描述出来,不仅会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而且还能帮助孩子学会用理性的语言表达感性的情绪。他学会清晰地用话语标明自己的感受,并传递给对方的时候,他就有办法疏导、处理自己的各种情绪与心理需求。

    反映(不同于反应):就是父母把孩子的情绪和想法用语言描述出来,不带有任何的价值判断和评价,像照镜子一样。如父母可以说:“孩子,你这次考试没考好,很难过,而且还担心爸爸妈妈批评你,是吗?”当父母用语言描述孩子的情绪时,要用问句反复向孩子提问和求证,力求找到最恰当的语言,清晰、准确地描述孩子的感觉、情绪和想法。

    接纳、反映的两个目的

    接纳、反映的过程有两个目的:一是帮助孩子用语言标明内在的情绪;二是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总结:当孩子的负向情绪被父母用语言清晰地反映出来时,孩子的大脑神经得到了镇定,焦虑水平降低,此时孩子的绩效最高。当孩子平静以后,才能进入“讨论”环节,父母要把问题抛给孩子,引发孩子思考。面对孩子的负向情绪,父母通常惯性地忽视孩子的情绪,直接跟孩子讨论问题,甚至责罚孩子做得不够好。但是孩子焦虑水平很高,压力很大,处于破坏区,此时父母的任何建议、指导和讨论都会增大孩子的压力,导致绩效严重下降,甚至为零或为负。接纳、反映能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感觉和情绪,神经镇定,焦虑水平回复到中等状态,孩子的绩效也才能达到最优。

    交友管理

    主动型和被动型

    对于不敢跟别人玩的孩子,训练的重点在“敢”字上面。父母可以让孩子找出周围受欢迎的孩子,观察他们有哪些优点,分析大家喜欢他们的原因。记录这些孩子平时和谁玩、玩什么、遇到哪些事情等,回家讲给父母听。父母帮助他练习。

    情绪稳定的孩子朋友多,因为他是自己情绪的主人,他的情绪不会被别人所掌控。那么更多的孩子都愿意跟他玩,他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了。要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

    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情绪管理、交友管理

    总结:吃好、睡好、玩好,才能学好。小时候生活自理,长大后学习自理。孩子的成长要经历教学、学习、习惯的漫长过程,如果父母为了省事就包办代替孩子,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终将铸成大错。如孩子小时候吃饭、穿衣、刷牙、整理玩具等,父母可能嫌麻烦,或者嫌浪费时间就替他做了。但这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当他上学的时候,父母认为孩子理所应当该会的事,上课听讲、回家写作业等,孩子都做不好。孩子的七项学习能力(自信心、好奇心、意向性、自控力、关联性、沟通力、合作性)是在6岁之前,通过生活自理锻炼成长的。

    孩子在学校很有责任感,而回到家里就判若两人。因为他的责任感还处在行为层面上,不是习惯层面上,孩子要有意而为之的,要有意识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范。就像父母在单位精力充沛,回到家就精疲力竭。因为孩子很多时候的表现不是习惯,就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即精力圈,它包括三个方面:心力、脑力和体力,心力是1,后面的两个是0,合起来是100。脑力,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恢复,体力需要适度的休息和运动来恢复。如果没有心力这个1,脑力和体力的恢复是没有意义的。虽然很累,但是被认可和被理解之后,我们就会觉得特别有干劲。心力恢复需要父母的肯定和鼓励。给孩子加满油,帮助孩子第二天精力充沛、干劲十足。

    孩子容易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怎么办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核心就是跬步、小流,即目标分解,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从70分到71分一步一步慢慢来,一定要持之以恒。目标分解至孩子的舒适区。父母帮助孩子制定的目标一定要契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要让他的利益最大化,就是他付出得少,获得得多,这样才能让孩子产生成功效应,坚持到底。

    鼓励你的孩子称为幸福的普通人

    幸福:就是对自己满意,有自信,觉得自己有价值,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有能力愉悦自己,哄自己开心。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哄自己开心,在学习上遇到难题的时候也能哄自己开心,那么将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会想办法先哄自己开心,让自己愉悦地面对困难,这就叫幸福。

    普通人:就是要完成人生的三大事

    事业、爱情和友谊。如果有了事业,就可以自食其力,独立生活,这是一种让自己满意的生存状态。要有三五好友,即友谊。当然要有一个人生的伴侣,这种良好的亲密关系能够保证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分担,有人跟你一起分享,一起去面对。这种亲密关系,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是和父母关系的延伸。

    看似那么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却是非常有深意,需要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爱坦诚而真实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用提醒、催促、唠叨、生气、发脾气、责罚等狼追型方法教育孩子,因为这种传统的教育,不仅让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而且导致孩子对自己不满意、未来不幸福。

    孩子归属感

    孩子的归属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因素就是他对这个家庭有所贡献。另一个因素就是他贡献之后需要给予正向的回馈,给予正向的肯定。

    孩子的行为目的

    孩子没有傻话,每句话每件事背后都有一个潜在的行为目的,要找准目。有时候孩子在跟父母的斗争中表面上看父母赢了,实际上父母已经输了里子。孩子也觉得特别沮丧,觉得受到伤害。因为他觉得在自己的行为控制方面,他是一个失败者,他没有办法掌控自己,他就采取报复行为回应妈妈,让对方伤心难过,让对方觉得自己很讨厌。

    孩子的四种行为目的,从吸引注意,到争取权利,再到报复,直至自暴自弃,孩子的感觉是越来越沮丧,越来越觉得自己无助,最后完全处在一种没有任何动力的状态下。如果孩子这种自暴自弃的方式泛化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抑郁。

    不要挑剔孩子的行为是否标准,而要关注孩子的贡献和付出,要对孩子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这样才能引导孩子的正向行为,让孩子用好的行为在吸引注意这个层面上就得到关注。主动关注孩子好的行为,好的行为重复以后就会成为好的习惯,而好的习惯重复多了就会成为好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目标,鼓励孩子成为幸福的普通人。

    父母对孩子通常有四种负向的想法:第一个是严重不幸。第二个是应该,必须。第三个是无法,不能。第四个是自责内疚。

    总结:养孩子是为了生气的吗,打碎的花瓶重要还是孩子重要。孩子的行为都有两面性,我们知道孩子一面是问题行为,另一面是好的行为。父母很容易就看到孩子的问题行为,接着就生气了。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平静以后找到孩子行为的另一面,也能帮助孩子发现自己行为的另一面,那么孩子就会在沟通过程中有所进步,从而培养孩子更好的表现,形成好的习惯和好的性格。当我们看到孩子行为不好的一面时,我们通常就会伤心、难过、沮丧、生气,我们以为是孩子不听话、不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才导致我们生气。实际上孩子不听话只是导火索,真正让我们生气的是我们内在的想法和价值观。尊重孩子的想法,及时沟通。孩子的成长就是尝试错误、错误递减的过程。随着不断地尝试错误,今天错了10次,明天错8次,后天错7次。慢慢地错误可能就变成0了,孩子就掌握了这项技能。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最需要鼓励的,需要父母看到他的努力和进步。也许他把新买的玩具拆了,也许他把新买的手机给砸坏了,父母要先等一等,听一听孩子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当我们看到孩子的出发点,并且把这个出发点肯定出来,就是看到孩子行为好的一面。如果孩子在严厉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不相信父母会帮他,会发生很多不可预知的事。不相信父母是很可怕的。

    面对孩子的各种状况,如不上学、打架、撒谎等,当父母头脑中冒出应该,必须的时候,要缓一缓,听一听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他。否则,就错失了教育孩子的良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更可能耽误孩子的成长。

    当我们能克服自己无法,不能的负向想法,允许孩子有一点点小偷懒,允许孩子有一点点开小差的时候,孩子内在需求被满足,会变得更合作,能专心写作业,效率也更高。因为孩子的神经得到了镇定之后,生理上就会更专注,而且他得到了妈妈的认可和尊重,心理上也被肯定和接纳,这种以尊重和信任为基础的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管教模式

    (一)权威派和放任派

    权威派具体的做法是:(1)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马上禁止(2)随意翻看孩子的物品(书包、抽屉、日记等)(3)孩子不听话或顶嘴时,马上处罚、责骂甚至动手打(4)严格限制和监控孩子的行动。权威派认为孩子如果不改过向善,将来就会成为一个品德不好的人。

    总结:权威派父母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要么严厉惩罚孩子,要么表现出伤心欲绝的样子,用眼泪换取孩子的顺从。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了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孩子,实际上他已经关上了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

    放任派父母的具体做法是:(1)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尤其是物质上的要求(2)过度保护孩子,大事小事都替孩子做了(3)孩子心情不好发脾气时,父母想尽办法哄孩子高兴(4)与别人发生矛盾时,父母第一时间冲出去替孩子处理,甚至责怪对方。

    总结:我们应该当孩子需要援助时,永远在旁边打气、鼓励。当孩子要求独立成长时,也会尊重孩子的人格特质、兴趣与独特性。在该尽善尽职责、教养孩子时,加强道德观、价值观的灌输与情商的培育。在孩子想展翅高飞时,也舍得让孩子独自单飞,做他羽翼下的清风,相信他的梦想,放手让他描绘,建构自己的理想天地。民主父母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父母只是从旁协助、陪伴成长。

    父母不生气的法宝有两个:一是生气的权利在自己,你可以决定自己选择哪一种想法,是积极的想法还是消极的想法来看孩子。二是你也可以判断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那些应该,必须、无法,不能、自责内疚等是否正确。有了这两个法宝,父母就会理智地看待自己的生气,有可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父母情绪管理决定孩子未来发展总结:看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不要只是批评不好的。看到孩子行为的两面性,一面是好的,另一面是不好的。父母通常对孩子不好的行为生气的,而且会提醒、催促、警告、唠叨、赏善罚恶,仿佛孩子在前面跑,父母在后面追,不断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件事要快点做,哪件事不能做,这就是“狼追型”教育。

    生活中的事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你的反应决定事情的发展。很多时候父母都是因为孩子不可控的10%事件,引发自己的情绪失控,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导致后面的90%事件爆发。把点的战争变成了面的战争。所以父母要学会情绪管理,把事情控制在10%内解决。

    灭火口诀“一离二吸三凉水”:一离就是离开让人生气的现场,告诉孩子“妈妈生气了,不是因为你,是因为我的想法,我需要两三分钟去冷静一下。”让孩子知道不是父母不要自己了,也不是自己做错事了。生气的自己特别狰狞恐怖,试想,一个魔鬼一样的妈妈,面对着孩子,不断地批评、指责孩子,孩子感觉到的不是教育,而是教训,那个时候父母更多的是一种发泄,是自我情绪的一种宣泄。离开后你可以看到镜中的自己,对着镜子进行深呼吸,这就是二吸,即深呼吸。深呼吸是一种腹式呼吸,你的情绪曲线就会回落下来,就像倒U形的曲线一样,这时候父母就恢复了理智,能够有智慧地想办法来面对孩子,解决问题。如果深呼吸后,父母还是特别生气,可以进行第三步,叫作三凉水。当你一离、二吸之后还觉得很生气,那么你就用凉水洗脸,用凉水浇灭自己的情绪之火。

    总结父母的情绪管理原则:第一,就是情绪的权利属于自己,我可以决定我怎么想,我可以决定看到孩子行为的哪一面,决定自己是否生气。第二,父母可以去探究自己的这些想法,你对孩子的期待,以及你对自我的价值观,这些想法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调整和改变。第三,就是灭火口诀,一离二吸三凉水。

    父母表达爱的方法

    一是放弃控制,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应该受任何人的控制。

    二是尊重孩子,父母除了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以外,还要尊重孩子选择与承担的权利。

    三是信任孩子的能力,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尝试,给孩子提供独立学习的机会,并从旁鼓励与支持,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问题。

    四是允许孩子犯错,当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允许他犯错。当他犯错的时候,感到伤心、难过的时候去陪伴他,鼓励孩子把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

    父母的七种错误角色

    指挥者,指挥者通常就是用命令、指挥、威胁的方式告诉孩子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说教者

    说教者父母常常用这种应该、必须来要求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你都这么大了……

    万能者

    万能者时刻告诉孩子我比你强,我什么都行,你什么都不行。

    审判者

    审判者就是没有问清事情的缘由,理所当然地判断都是孩子的错。

    批评者

    批评者的父母是用特别高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做什么都是错的,经常用讽刺、挖苦、挑剔的语气。

    心理分析者

    心理分析者的父母他以心理学家或者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暗示孩子他的问题是自己造成的,另一方面容易让孩子心安理得地安于现状。

    安慰者

    安慰者就是用简单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直接告诉孩子,你这些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些话看起来似乎很温暖,可是我们试想一下,你的孩子考试没有考好,他觉得很伤心,很难过。可是你却告诉他没事,孩子就很困惑了,我这样沮丧,是否小题大做了呢?

    好的沟通

    有净化作用的积极倾听:如果我们能够用语言把自己的情绪梳理清楚,这个过程中,妈妈没有一句批评指责,也没有一句价值判断和建议,有的只是积极倾听,用自己的语言把孩子的感觉反映出来。通过积极倾听,父母能够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能够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觉,更能够帮助孩子梳理情绪和聚焦问题。

    积极倾听要看到孩子的眼中的世界也许和我们是不同的,大象妈妈和小象过河,深浅一定是不同的

    正确选码

    作为父母,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了解沟通中的选码和译码过程,通过积极倾听,正确译码,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聚焦问题和解决问题。

    打开孩子心扉的技巧

    (一)身体语言

    (二)重复

    妈妈用自己的语言把孩子的想法说出来,尤其是把孩子想说而没说的感觉,用妈妈的语言说出来,并反馈给孩子,一定要用疑问句,以问号结尾,向孩子求证。

    (三)改句子

    如孩子说:“全班同学都不喜欢我。”妈妈问:“全班同学都不喜欢你?”妈妈把“我”改成“你”,像照镜子一样,把孩子的话反馈回去,让孩子思考是不是这么回事,不需要加进父母的判断。

    (四)摘要

    摘要就是把孩子的话整理后,以几句话概括出来。如“你的意思是上课同学问你题,你就给他讲解,老师却批评你,说你违反课堂纪律,是吗?

    (五)引导

    就是当你不知道怎么回应孩子的时候,你就问他:“然后呢?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然后怎么样了呢?能不能再多说一点呀?”“怎么办呢?”这样引导孩子继续把他的想法深入下去,探索他内在的感觉,引导他觉察自己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总结:父母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听感觉,而不是只跟孩子讲道理。注重孩子的感觉很重要。孩子说的话和行为仅仅是冰山上的一点点,而冰山下有孩子的感觉、想法、期待,还有他的渴望和对自我的认识等,父母通过以上的这些沟通技巧,来了解孩子内心的感觉是什么。

    沟通过程中回应一定是开放试回应

    封闭式回应基本上都是否定孩子表达的愿望,不愿意接受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当孩子开始表达负向情绪时,父母因为成长经历,以及不了解沟通技巧,向孩子传递出的信息是否定他的感觉,不想让他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学会了压抑这些负向情绪,不再跟我们说他生活中的不如意。封闭式回应产生垃圾人。

    而开放式回应让孩子觉得父母特别尊重我,觉得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有能力解决问题,父母虽然不同意我的想法,但是他们允许我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而且他们帮助我理清我到底是怎么想的,我这样说或做,我背后的感觉是什么,我的期望是什么。当父母帮助孩子理清了情绪以后,孩子会更专注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转换语引导: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父母的引导是关键,如果父母强调的是下一次和怎么办,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问题解决这个方向上来了。找到解决方式后评估,使用后让孩子反馈。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了问题解决的办法。

    当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责罚,回到家里告诉父母时,父母通常会先问“为什么”,然后就给孩子讲道理、批评教育孩子,甚至会威胁孩子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就要被责罚。而孩子面对父母的批评,心里不服气,狡辩、顶嘴、逆反等时有发生,沟通无效。其实父母忽视了沟通,即通情达理,需要和孩子先“共情”后“共事”

    和老师的沟通

    亲师沟通第三步是请教和转换,即向老师请教如何帮助孩子进步,回家后要把老师的话进行转换,如语文老师说孩子上课不遵守纪律,父母回家以后先要说孩子英语课、数学课、体育课等。表现好,这是事实,因为这几个老师没告状,相对于语文课的表现就是好的。继续问孩子细节:“你是怎么做到的?”即美言录来鼓励孩子,看到孩子行为的两面性。

    鼓励和称赞是不同的。

    鼓励和称赞不同,鼓励恰恰发生在孩子表现不好,很沮丧的时候。

    第一,鼓励是注重孩子建设性去处理生活的能力

    第二,鼓励注重内在的评价,注重内在的感觉。

    第三,鼓励注重孩子的进步

    第四,鼓励看到的是孩子的贡献、内在的努力和付出,而不是以结果论成败。

    称赞注重的是一个点,是孩子必须要达到父母的标准,重视结果,忽视孩子的贡献、努力和进步。长期使用称赞的方法教育孩子可能让孩子退缩,因为他会觉得如果我做不好,就会被批评,索性我就不做了。

    称赞转化为鼓励

    第一,父母在称赞孩子的时候,是否发自内心地去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真心说出称赞的话语。

    第二,称赞要转化为鼓励的第二个条件就是行为目的,包括父母和孩子两方面的行为目的。首先,父母称赞孩子的行为时,如果是发自内心地看到孩子的进步、注重孩子的努力和付出,而不是想通过称赞的话语来控制孩子

    美言录包括三句话:第一,描述孩子的好行为。第二,描述父母看到这个好行为的感觉。第三,用具体的言辞告诉孩子细节。如“当我回家看到这个房间(好行为),我觉得很开心(感觉),因为你把笔放到笔筒里,书放到书架上,真是井然有序(细节)”。很多父母不会说第三句话,不会说细节,有一句万能的话父母一定要学会,即“你是怎么做到的?”

    犯错惩罚

    区分合理的行为结果与惩罚的四个原则

    第一,相关性。如孩子在墙上乱画,合理的行为结果就是让他刷墙,二者之间是相关的。而惩罚就是直接训斥孩子一顿,或者打孩子一顿,二者之间没有相关性。

    第二,尊重性。如孩子把墙画脏了,合理的行为结果只要让孩子按照约定去刷墙就行了。而惩罚可能是直接羞辱孩子,可能说:“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干这么幼稚的事。”或者“你怎么这么幼稚呀,都上学了,还干这事,告诉你多少遍了,怎么就不听话呢。”对孩子完全没有尊重。

    第三,合理性。如孩子把一面墙给画脏了,合理的行为结果只要让孩子刷这一面墙就可以了,或者只把画脏的地方刷了就行。而惩罚可能是让孩子把所有的墙都刷一遍,非常不合理。

    第四,预先告知。如爸爸提前和孩子说:“下一次如果你在墙上乱画,我们就要去刷墙,而且买涂料的钱要从你的零花钱里扣除。”

    惩罚注重的是个人的权威,而合理的行为结果注重的是对孩子要尊重,让孩子在尊重中体验行为结果,学会社会规范。惩罚依赖于父母的心情好坏,惩罚的方式与孩子所犯的错误没有关系。而合理的行为结果直接针对的是犯错的行为。惩罚注重的是人身攻击,而合理的行为结果注重的是对事不对人,对人是尊重的。惩罚注重的是权威,要对方服从,而合理的行为结果注重孩子选择的权利。惩罚注重的是威胁的语气,而合理的行为结果是以温和与尊重的语气跟孩子说话。

    孩子都有选择权与承担权

    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时间管理》阅读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ss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