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什么是债券,以及关于债券的一些基本常识,还有投资债券的两大风险是什么。
提到投资理财,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都是股票和基金。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谬误。我们对于投资工具的不理解。
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也和投资工具本身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提到投资,我们很多人在进行投资活动时,进行得最多的都是股票和基金。
你可能不投资股票,不购买基金。但你周围一定有朋友在进行股票和基金的投资活动。
看过我之前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投资工具有很多种,其中就包括债券,基金,股票。
除此之外,还有外汇,大宗商品,房地产,现金类,衍生品,黄金,以及另类投资。
可见,债券只是其中一种。
同时,债券又分为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企业债等多个分类。
那么,什么是债券呢?各种债券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或者是有什么不一样。
债券的概念,其实很简单。
我们拿国债来打一个比方。现在,国家需要一笔钱,但是又没有这个钱,那就只能向的社会大众来筹集这个钱。
筹集钱之前,国家给社会大众打了一个欠条,欠条上面注明资金使用的时间以及利息和需要筹集钱的数目。
那么,国债由于数目有限,只能够在银行里面买到。
同时,国债他有固定的发行时间和数目,如果不是它的发行时间,那么,你想买也买不到。
国债的安全性是所有债券里面最高的。
除此之外,依次是地方政府债,金融债,安全等级最低的就是企业债。
其实,原本债券不存在安全性的问题。
在很久之前,债券都是刚性兑付的,只要是到了约定的时间,债券的发行方就必须兑换债券的利息和本金。
但是,2014年发生的一个事情,彻底的打破了这个规则。
2014年,发生了第一期债券违约事件,也就是债券行业著名的“超日债”违约,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2014年3月3日的晚上,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
原定于3月7日支付的利息将无法按期全额支付。
这样,超日债正式宣布违约,并成为国内首例违约的公募债券。从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我国就发生了很多次债券违约的事件。
刚性兑付,早已经被打破,违约风险成为投资债券的首要风险。
到2018年,一共有53家公司,125只债券违约,违约的总金额为1209亿元,差不多是2017年的4倍。
然而,2019年,违约还在继续。
2019年的全年,有65家公司违约,违约的债券为173只。金额和2018年相近。
现在我们购买债券,就不得不考虑这种违约的风险。
对于企业债来说,我们在购买企业债时,一定要考虑这个企业是否具有偿还能力,以避免我们投入的本金没有达到预期的收入。
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
在债券市场,国债,金融债和地方政府债,特别受欢迎,会有无数的人抢着去购买这些债券。
然而,对于对企业债来说,就没有那么受欢迎。
企业债,你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得到。国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则不行。
同时,我们购买债券,还需要承担另外一个风险。
债券,本来是指定日期来偿还本金的。比如,你购买了一笔五万块钱的国债,约定时间是十年。
那么等到十年的时间结束时,债券的发行方就会一次性支付你的本金。
同时,在这期间分批次把利息支付给你。
那么,如果在此期间,你有一天需要用到这笔钱怎么办,那你就只能够把国债拿出来转卖给别人。
这也是很多持有国债的人的做法,没有钱了,就会拿国债换钱用。
这样,你这笔转卖的国债,购买的时候是十万块钱。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在你想要出售时,这笔十万块钱只能价值九万八。
这就是债券的第二个风险,利率风险。
随着利率的增加,债券的总值会降低,而随着利率的降低,债券的总值会增加。
这个风险,我们尤其是在购买长期债券时,我们不得不考虑。
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用来投资债券的这笔钱一直不会用到。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自己从来不会发生经济危机。
好了,今天我们讨论了债券的定义以及投资债券的两大风险。
下一篇文章中,我们继续来讨论债券存在的一些常见的谬误。
你好,我是xiaolang读书。我在简书人云亦云,纸上谈兵。
我打算在简书写作三年(2021年8月~2024年8月),然后出版书籍。
我的简书主要写作方向是:个人成长心理学、不确定性研究、企业管理、用户需求、品牌营销、广告学、写作方法、读书方法。
现在,我完成了311 854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