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家乡话引发的拉锯战

家乡话引发的拉锯战

作者: 吾日三欣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12:07 被阅读87次

      人们常说乡音难改,但是现实中,好像一切和时间挂上钩的事物,就会不那么“难改”。比如一段最初认为死也放不下的感情,比如十年前因为某些纠纷结下的梁子,再比如长时间待在外地而逐渐生疏的家乡话。

      记得在大学的第一堂心理课上,老师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在座的同学有人会说自己的家乡话吗?整个教室里有135名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有意思的是,全场静默,没有一个人说自己是会的。考虑到脸皮薄的学生,老师开始引导:有没有宁波本地的学生?

      一名同学在旁人的怂恿下,有些忸怩地站起来。

      “你会不会说宁波话?”老师追问。

      “不太会,在家里都是说普通话,不过大致都听得懂”

      “那你试试用宁波话说一下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

      这位同学张了张嘴发出几个单音,最后用半普通话半宁波话说完整句话。后来老师用一口标准流利的宁波话说了出来,虽比不上普通话柔和,却带有地方特色,听起来很有意思。

      这时候一个来自天津的男生站起来,给我们麻溜地说了一句天津绕口令:“近儿我揍赞借害儿了,你动我一四四,甭看泥葛大,必急了我自接那钻头拍泥脑袋!” 干净利落,活泼俏皮。语言与肢体动作相得益彰,虽然没怎么听明白,但仍觉得有趣。

      曾经听一个四处游玩的大叔说过:走过这么多地方,论这方言啊,还得属天津话最有意思,东北话最有感染力,这只要一张口说话啊,就能立马猜出他祖籍是哪里的了。

家乡话引发的拉锯战

      后来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离开家乡后仅23.6%受访者经常讲方言。

      反观自身,平常生活中除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说说家乡方言,其他时间一概是普通话,上大学以后,更是难得说家乡话,偶尔和妈妈聊天,也还是习惯性用微信打字的方式交流。

      很巧,前几日,晚上照例和男朋友打电话,聊天过程中他要求和我用家乡话对话,我心里觉得非常别扭不自然,不容分说的拒绝了。场面一度尴尬,挂了电话改打字。

      “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家乡话?”他问

      “没有的事,你别瞎想”我恼,一阵翻白眼,可恶,谁说是看不起了

      “那是为什么?觉得家乡话讲的不好不自信吗?”他继续追问

      “不是啊”我皱眉,想继续说点有说服力的话“我如果一开始就跟你说的是家乡话,现在就不说普通话了,没什么看不起。”我一心想说只是单纯的习惯问题,不需要想太多

      “哦,你被文化入侵了都不知道,普通话是北京人的方言,不是我们的”他表现的有些忧虑

      “现在都是提倡说好普通话,我们聊天而已,干嘛要扯那么多”我有些不耐烦,想要赶快过了这个话题

      “我们明明是老乡,却不用家乡话交流,以后在我们的家庭里,也常用普通话,那家乡话就消失了,我们的小孩从小在家乡长大却不会说家乡方言,这多遗憾啊”他有些无奈,开始跟我讲道理

      “再者说了,难道以后我和你的家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你要和他们说家乡话,和我说普通话吗?我会感觉自己被排除在你家人之外”每到这时候他谈判的功力就很强大,我通常已经被说服的七七八八了。

      还没结束:“我们的父母普通话都没有家乡话说的溜,以后我们的小孩若是只会说普通话,那该怎么和老人交流,要是小孩听不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话,就不跟他们亲近,那老人心里多难受,你想过吗?”他的这一番话,倒才把我拉回来,心里觉得很有道理。

家乡话引发的拉锯战

      现在有个很普遍的现象,每个小孩从出生开始,父母就会轻声地用普通话来教小宝宝发音:“爸爸,妈妈”。而实际上,小孩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教他们说普通话,而家乡话却被抛之脑后,所以也就存在许多小孩听不懂说不来家乡话的现象。

      要知道,推广普通话的初衷,是为了方便不同地域人口的交流,而不是为了消灭方言,忘了方言,某一天回到家乡,又哪来的归属感。

      最后,嘿嘿,我来分享几个我家乡的方言吧。

      七返——吃饭

      困告——睡觉

      克西——去玩耍

      以上。

     

     

     

 

     

     

相关文章

  • 家乡话引发的拉锯战

    人们常说乡音难改,但是现实中,好像一切和时间挂上钩的事物,就会不那么“难改”。比如一段最初认为死也放不下的感...

  • 不要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丢掉快乐

    维密史上最年轻的华裔超模陈瑜,在回国的时候,引发了热议。 她回到家乡,有人嘲笑她连家乡话都不会说,她却自顾自玩...

  • 家乡话

    (一) 这是一个朋友讲述的事。 大姨嫁到外地七、八年,终于决定回故乡看看。 因为一直在外地生活,从来没用...

  • 家乡话

    侬好——你好。 发笑——发笑,在普通话里是动词,在余姚方言里,是形容词。这个人发笑伐。某某某咋个发笑个。 进屋,上...

  • 家乡话

    中午,我走到小区门口时,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一瞬间,我疑惑了一下,而后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走在前面的两位老奶奶在聊天...

  • 家乡话

    我们通着电话。习惯了普通话的我,开始用家乡话诉说着家长里短,生活琐事。 小时候一个读大学的姐姐,因为家乡话被同学的...

  • 家乡话

    柱子参军不到半年就回来了,穿着军装,可不像在家那身打扮,土里土气的那熊样。用他小侄儿以后的话说,那...

  • 家乡话

    读书时,我们学过一首诗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

  • 家乡话

    家乡话 一一单位春晚撰的歌词 家乡话,土得掉渣渣,说不完,道不尽,一直在...

  • 精神长相(四)——家乡话

    与孩子谈话,她说在宿舍里教同学家乡话,并用句家乡话和我聊了几句,问我家乡话说的怎么样,让我评价一下,我说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话引发的拉锯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vo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