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三刷《乌合之众》后,一直想着写点什么。我倒是总想写得深一点,因为太浅显别人会觉得写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从而失去了写的必要。可我之前刚刚动笔,不巧又赶上了一个紧张的时期。不过正因为这个时期,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构思怎么既写得不浅显,又能完美避开所谓的“敏感点”。在一段时间冥想后,我终于确定了这个话题,我打算用戏谑的写作风格,再设计好对全文布局后,即刻下笔,一气呵成,从而展现出来了这篇文章。
总论一:人身攻击的思想基础
如果说人身攻击的起源在哪里,那我是真的不知道。不过我至少能确定的是:只要这个国家有语言,能交流,那肯定就不乏人身攻击的行为。
先拿最熟悉的我国来说,谈两段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吧。
第一个故事叫“晏子使楚”,晏子在这件事情中遇到了第一个问题就是“进狗洞”。对此,晏子说:“只有‘狗国’才让别人进狗洞,楚国难道就是这样的国家吗?”包括后面使楚的见闻,故事里面展现的是一种“对方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我以人身攻击回敬”这么一种状态。
第二个故事叫“舌战群儒”,诸葛亮与许多东吴名仕进行唇枪舌战,其中虞翻说:“既然您自比于管仲、乐毅,可为什么刘玄德得到您后却屡战屡败,现在到了您只身过江向东吴求救的地步呢?”
诸葛亮说:“刘玄德数千人怎么抵挡曹操的百万之众?我在博望坡一把火歼灭夏侯惇十万兵马,现在我们屯兵夏口是别有图谋,非等闲之辈可知也。”
东吴名仕都来刁难诸葛亮,但却被诸葛亮用这样的方式怼回去。
首先从这两件事情来看,似乎反击并没有什么问题,两人的口才确实令人佩服,但是在我个人看来是缺乏逻辑的。
我认为这样的人身攻击是避开了原本的问题。晏子避开的问题是“进不进狗洞”,诸葛亮避开的问题是“对个人现今处境的描述”,然后用一种很奇怪的逻辑做引子,再用“人身攻击”来反击对手。至于具体的手法,我会在分论四里讲到。
人身攻击无一例外都是在规避问题本身,这种规避问题或是有意识的,或是潜意识的,甚至是无意识的。然而在现代的人身攻击手法却比古代激进得多。当时我们把矛盾分为两种,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前者是要打倒、斗争,后者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这个我不置可否,也不做什么褒贬评价。但至少说明了前者的处理方式是感性地人身攻击,后者的处理方式是理性地分析问题,然而是否理性对待这个人,则完全取决于这个人的意识形态。
外国也是这样,我举一个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被撤职的例子。在1951年,麦克阿瑟与总统杜鲁门有很大的政策分歧。麦克阿瑟扬言扩大战争,用原子弹轰炸中国东北,企图让美国卷进全面战争的汪洋。杜鲁门一气之下把麦克阿瑟解职。对于新上任的指挥官,麦克阿瑟是熟悉的。对方是弗吉尼亚人,爱好是打棒球,父亲是农民。麦克阿瑟先是遗憾,后来愤愤道:“弗吉尼亚的乡村棒球手。”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潜意识的人身攻击,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对方出身低微,而且只配打棒球,而不是指挥部队。”
正是因为千百年来主观导致非此即彼的区别划分,才为人身攻击奠定了思想基础。
总论二:详谈人身攻击的原因与本质
首先在我国,人身攻击是没有明确的定义的。就像“民主”、“道德”,还有“美”与“丑”一样,属于一个抽象名词。如果从词语的角度入手,单纯的词语解释是:“故意捏造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使得他人在精神上受到侵害并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这个解释,我觉得中规中矩,所以不做什么褒贬评价,这个解释的论述我会在后面细讲。在这里我觉得一个比较重要的关键词是“事实”。
这个词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事实就是事实咯。但是在抱有一个平常的心态后,我想发出这样的“灵魂三问”:“你确定这是事实吗?你如何让别人相信你说的是事实?他们内心愿意相信你说的‘事实’吗?”
在我看来,在非此即彼的界限划分之后,人身攻击的本质是一种思维与认知差异的极端表现。这种极端性已经到了一种不能够包容和调和的程度,必须通过一种贬低对方的方式,进而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总结起来就是 “党同伐异”中的“伐异”。
我们先谈谈认知,其实道理我们都很明白,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一千个哈姆雷特真能坐在一起吃个饭、聊个天吗?甚至说得严重一点,“哈姆雷特们”真的包容彼此的存在吗?我想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举一个比《哈姆雷特》程度深一些的虚拟故事来谈。(我原先想举“范跑跑”这个真实例子,但我估计这件很多人事情已经有了明确的看法,再提此事容易引发与我观点相左的人的抵触,反而不利于观点的论述)
故事很简单,一句话:“小明害死了他的亲生父亲”。
这个故事一说,我想几乎99%的人都会骂小明是个不肖子孙,甚至说禽兽,心理变态之类的。
紧接着继续披露消息,小明的父亲有多年的精神疾病,经常虐待小明的母亲,小明的母亲在几年前因受不了虐待自杀身亡。
这个消息出来之后,我想很多人就会有意见分歧了,不过有一些人还是会说:“究竟是多么狠心的人才能对亲生父亲下手啊?”又有人会说:“杀人就是违法,就是不对。”但是从原来的观念分化出来的少部分人会认为:“小明爸爸死有余辜,小明是为民除害。”
最终披露的结果是:“因小明父亲精神疾病再次发作,当日多次鞭笞小明,甚至拿上菜刀追赶小明,小明一把将他父亲推开,父亲倒地,因情绪混乱,持续癫狂而亡。”
相信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同情小明了,造成的直接结果可能是大众接下来对“小明生活履历”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小明谋害事件”的关注度。
可见认知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我能够控制整件事实的报导,只将故事说到“故事一”。虽然不能完全封锁消息,但我至少可以给绝大多数人只传递部分事实,从而影响具体事件的关注情况,并让完整事件的“披露”不成为主流思想,这点其实不难做到。那么如果这样,几乎所有人对这件事的认知将剑走偏锋,与事实差了十万八千里。
如果只把故事说到“故事二”,那可就热闹了。我相信一定存在两种声音,用网络语来说就是“别洗小明了,洗不白的”,以及“我小明还用洗?”
如果说这两拨人争议起来的激烈程度,我不太好说,毕竟事情是虚拟的。不过就和“处女情结”论坛的激烈程度比较,我个人觉得还是存在某种相似性。支持小明的肯定和反对小明的互相怼,支持小明的吵到后面会说:“哟,这么孝顺啊,希望你爸也把你妈虐待致死哈。”反对小明的人也会反击对方说:“你个铁憨憨怕是杀了你亲爹吧。”能得出这个结论,理性的局外人看来肯定是滑稽可笑的,但当事人可不会这么想。关于具体的逻辑结构是什么,分论一会阐述。
这还只是“事实”的描述,在信息时代甚至还存在着虚假信息,比如来一些玄学的说法:“小明是被他妈鬼附身来寻仇。”或者是阴谋论:“小明精妙的设计,蓄意谋杀他的父亲。”可见每个人都沉溺在信息的汪洋中,这些信息不仅有真还有假,所以能够理性看待问题,全面分析问题真的是一种能力。然而这种能力最大的敌人我觉得并不是虚假信息,而是随处可见的人身攻击。因为虚假信息只影响眼睛,人身攻击则会影响脑子。
分论一:或然、似然与必然
我们先来谈谈或然性。
还是以两拨人对小明的看法为例。首先大众对小明的态度转变是憎恶——理解——同情,几乎是经过了180度的转弯。但具体内容的评判是由每个人自己的思想来完成,可能更在意小明的经历多一点,对此表示同情;也有可能更在意小明的行为多一点,对此表示反对。但他们在反驳观点之余,还在互相揣测对方的行为和家庭。对于这种行为,我觉得很难去解释。参照“人身攻击”的词语解释,我觉得至少是符合一半的,只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我之前也和几个喜欢人身攻击的人有过交流,问过他们的想法,我总结起来就是:“很多人更愿意支持与自己思想和情况相似的观点,而极端反对与自己认知不同的观点。”就好比一个小气自私的人评价另一个小气自私的人,可能会下意识给予其声援,至少会分析其小气自私的原因。这个结论在“处女情结”论坛里得到了很强的证明。当然我是特例了,我做过一些不好的事,当然我疾恶如仇的同时也一直在不断自黑。
的确很多人愿意赞同与自己情况类似的思想,或者自己愿意支持的行为。然而支持某种思想或行为,自身却未必就一定持有这种思想或行为;譬如我考上了大学,知道学历的重要性,我会劝表弟表妹努力学习考大学;表弟表妹的父母没什么文化,但也会对孩子努力学习考大学的行为给予赞同和鼓励。相信大家有这样的经历,或者周围有这样的例子。
还有一个看起来更平常的例子,我一个远房堂兄喜欢弹钢琴,他父母就从小培养他这个兴趣爱好,他弹了十几年钢琴,但他父母不是什么钢琴家,而且我很确定他母亲是反感音乐的,支持他弹钢琴只是想让儿子投其所好而已。
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再大的随机也不能成为全部,更不能够直接做出某种判断,如果判断至少也要说明这种判断的普适性,而不是只下一个冷冰冰的结论。那样是很奇怪的,因为或然存在着随机性与不确定性,或然不是必然。
我们再来谈似然性。
似然是统计学的一个概念,是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的一种方法。似然在生活中的经典体现之一就是比喻。
比喻是语文优美的修辞手法之一,学过语文的人应该都造过比喻句。比喻能够生动地突出某一事物的具体特点,通过联想传达自己的意思。
就拿我最喜欢造的比喻句来说,我小时候比较懒,造比喻句一律是“妹妹的脸蛋像苹果”。当时我四年级还在造这个句子,因为句子过于简单而被老师罚了五十遍。所有的比喻句都有一条暗含的逻辑线。就以这个句子来说,虽然这个句子非常简单,不过其中有一条暗含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妹妹脸蛋的红润程度与圆润程度像苹果,而不是妹妹的脸蛋和苹果一样,吃一口嘎嘣脆。大家可能认为我这个话应该是废话了。
但是在不了解本体与喻体的逻辑关系的时候,或者不能让别人理解传达的逻辑的时候,以及无法证明在这两者之间确实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的时候,比喻就是无效的。
如果我说:“妹妹的脸蛋红得像菜叶。”那就成了病句,成为病句的原因就是逻辑错误。
第二个例子是中国的一句俗话,叫做:“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在我看来这句话是在某种历史时刻与特定环境下才适合的俗话。现在是21世纪,在农村与很多能力强的穷孩子,他们去大城市打拼,在有立足之地后把亲人接到大城市里去住。不回老家工作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环境因素,说白了就是穷呗。狗知道自己的家,而这些儿却觉得自己老家比较穷,想谋求更好的发展,那能说这些能力强的农村孩子“狗都不如”吗?我想这逻辑是可笑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六年级的小文是个学霸,回回考班里第一。这次他考了99分,没考满分的原因是把一道很复杂的题目最后一步的“1+1=”写成了“3”。现在的启蒙教育也兴起了,单拿“1+1=?”这个题目来说,3岁小孩都能做对。那么小文同学是连3岁小孩都不如吗?小文应该立刻退学,然后去接受启蒙教育吗?这样的逻辑在很多评论区经常见。一段话存在错字的时候,会有人说:“你小学还没毕业吧?”根据某一种特征来断言整体,我想这个问题就属于似然性。固然3岁小孩会1+1,但似然也决不是必然。
分论二:“我赞同”与“我反对”
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听真理。
爱屋及乌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我觉得这种态度被越来越放大。当然我不是说别人不讲理。“真理”也是一个抽象名词,马克思说:“真理只会在一定范围内成立。”不过我觉得要再加上一句:“真理只会被接受它的人接受。”
举个不相称的例子,比如我和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孩子关系比较好,她的绘画比较出色。我对她说:“你画的画真漂亮,你也很漂亮,人美心善。”在对方确定我并无恶意之后,绝对不会说:“我长这么丑,你怎么能说我好看呢?你简直是在造谣,真是胡说八道!”
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是不存在极端自卑的情况的。即便表面上很自卑,内心依然会很自信。正因如此,他才选择自己赞同的话加以肯定。
个人意识已经说了,我再举一个群体意识的例子。大概是十多年前吧,我的家乡当时有一个新闻,讲一位戍守边疆多年的少数民族战士,他在一次报告总结中,歪歪扭扭地写下了“我爱祖国”四个字。我记得当时好像还把“爱”这个字给写错了。因为记忆模糊,究竟是哪里写错了我倒不怎么记得了。这个字当时在我的家乡被评为 “最美的字”。当然这个美是指那种热爱祖国的拳拳之心,正因为这种心理,本来歪歪扭扭的字也显得美了。
我再假设一种情况。比方这时在对岸(张大千1949年赴台),张大千大师大笔一挥,写下“我不爱祖国”五个字。那么这个字写得再有水平,也会被骂个体无完肤,骂了人不算,还得连字一块骂。说不定还有很多人看这个字哪哪都不对劲,会觉得张大师“水平太差,名难符实”,甚至“中气不足,命不久矣”。
赞同和反对是非此即彼的事,很多事情不存在“不赞同也不反对”的情况,如果有,这种人往往更惨。就像我这篇文章,没有明确说赞同什么或反对什么,所以我觉得极有可能被扣上“公知”或“理中客”的帽子,进而不受任何人待见。
赞同就是朋友,反对就是敌人,不赞同不反对就是“恶心人”,对于很多事情的评判几乎是这样。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沉默”。虽然随着发展,沉默也会越来越没有市场,但目前的情况来看,沉默还不算是坏事。
分论三:由事及人与乌龙行为
人是复杂的动物,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个不同既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更是某个人一生中对于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状态和思想。
接着“认知不同”的问题来说,如果我们跳开人身攻击的行为,单论学业考试。同一个老师来教,上着同样的课,那么一个班级内的学生知识水平的还是大不相同,成绩也分三六九等。同样的教育尚且如此,那就更不用说接受不同教育和不同认知的人了。
当然这里我并没有歧视什么,比如有人对这件事的理解比较肤浅,对另一件事的理解说不定就很深刻。存在一辈子都没活明白的“长者”,也有年纪轻轻就很有社会阅历的“后生”。我觉得这个东西并不是可以一概而论的。
然而正因为存在认知的不同,我们才存在交流的意义。当然在认知过程中,持有不同的思想的人也应该得到包容。当然如果给这个“包容”下一个定义,我觉得应该是“不想去或没能力改变的权宜之计”。当然我这么定义也是为了解释大多数事情。所有人的思想都是自由的,想着“要改变别人”的想法也是自由的,可我认为这里面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到。
如果通过严密论证能做到,那是令人信服的;如果通过威慑、恫吓等方式能做到,那是威武霸气的,还会有一大堆人来捧臭脚。可是很多人是明明做不到,却想着通过“人身攻击”来实现。就我个人所见所闻而言,我是真的没有见过通过人身攻击能改变别人思想的,所以我认为这种“想办而办不到,明知办不到,但下回还依然这么干”的行为是及其愚蠢的。因为我觉得不论是从思想方面,还是能力方面,“由某件事情扯到某个人身上”的思想都是不应该的。
还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话,就是“逢x必反”、“非蠢即坏”、“非奸即盗”,我同样不做褒贬评价,只是我一直没找到这些说法的论证过程在哪里。
拿“非蠢即坏”为例,字面意思就是:“不是蠢,那就是坏”。换句通俗的话就是“蠢和坏二选一”。这话我倒是听得不少,但没有什么直接证据能够证明“就是蠢”或“就是坏”。现在的科技是很发达的,对于一个人的智商、情商的测试有很多科学仪器或者科学测试题(如果仪器和测试不能说明问题的话,则对于一件事的评价则更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对于“坏”的评价也有法律和道德作为标准。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尽管道德是没有范围的,但道德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意识,判断“坏”与否至少要经过大众投票才能够完成。然而目前这些都没有实现。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是个伪命题,不仅是无法评判其标准,而且无法解释“拥有这个思想但不蠢也不坏”的情况。
“逢x必反”就更可笑了,这四个字传递的意思是只要见到x的东西那就得反对。那如果证明这个事的话,就得从这个人一出生就跟着他,而且他确确实实对和x有关系的东西全部抵触,而且他以后也将对和x有关的东西毫无例外地反对,直到这个人去世。而后盖棺定论,这个人是个逢x必反的人。据我所知目前没有这样的证明。
我们再来谈谈这种行为。
有一些人很爱说别人“傻逼”、“死妈”、“残废”之类的,但我觉得很奇怪的是,他们所说的这些话绝大多数是针对智商正常、双亲健在、身体健康的人,或者他们不知道对方的情况下的结论。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精神病院,里面的患者才是真正有问题的人,即所谓的“傻逼”,可是我觉得没有人会跑到精神病院去骂患者是“傻逼”,也不会对确定对方的母亲去世的人(这种人可能是朋友或亲戚之类的)说“死妈”,更不会说马路上的残疾人是“残废”。被扣了这三个帽子的反而是正常人,所以我将这种行为定义为“乌龙行为”。
分论四:话题的重点
中华文化一向是比较含蓄而内敛的,哪怕时代再开放,有些含蓄的东西是已经形成潜意识了,那么在“人身攻击”行为的体现,我愿意称之为“披着理性外壳的感性行动”。当然这里的“理性”和“感性”都是中性词。
对于人身攻击,在我国是有低级和高级之分的。在我看来,所谓的“低级与高级”不是以狠毒的程度,譬如你说我100代,我可以说你101代,就陷入了无限循环。而是形容达到同一个人身攻击效果的含蓄程度,越含蓄则越高级。
那么评价是否进行了人身攻击,我个人认为标准之一就是“话题的重点”。
举一个比较奇怪的例子,就是所谓的“抗日神剧”。这个神剧估计几十年来包括电影电视已经有很多很多部了。如果按照一个比较特殊的角度来解释,我认为这种“神剧”没有侮辱日本侵略者,而是在侮辱所有抗日的军民。
我觉得原因很简单,首先电视上面的“日军”很容易被打败,甚至一个小分队就能将日军数百人消灭干净,到头来感觉不是抵御侵略,倒是一边倒的“屠杀”,我方对敌方的屠杀。然而中国是抵抗了日本8年,最近甚至要改为14年,那么在影视作品中如此贬低我们曾经的敌人,那么就这样类似于“垃圾”的敌人,我们却抵抗了14年,最终还依靠了苏、美、英三国的力量才能赶走侵略者,那按照神剧这个逻辑,抗击侵略者的人民英雄又是什么?
精日是犯法的,辱华也是个造谣罪,至少是违背了道德。可这样的“神剧”却屡禁不止,在整顿之后也只是变得“不那么神了”而已。
神剧持续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只有在一片嘲讽声后才下令整顿呢?很简单,因为重点突出的是爱国主义精神,话题的重点在于爱国。而我所谓的“逻辑”并不是主流思想,即便是可能有这么个逻辑,但也无关紧要。
话题的重点直接影响了“定性”,关于定性来分敌我,这个分论二已经做了阐述。
神剧的问题使我引发了新一轮思考,那就是 对“造谣”的判断。
我说天朝各方面世界第一,固然是在造谣,可是没人敢说我造谣,因为我话题的重点在于说自己的国家好。
人身攻击也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人身攻击,可没有人在表面上进行。比如小A人身攻击了别人,他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对别人进行了人身攻击,最多是轻描淡写,表面上承认一下,而他的重点是极力渲染别人的问题,说自己这样别人的某种行为逼的,体现自己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总之几乎所有人在人身攻击的时候,总是披上“对事”这么一个外壳,然后实际上是在“对人”。我觉得很多人在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之前,总是能抓住别人某句言论的重点,而在谈到自己行为的时候,又在规避自己的“重点”。如果两个人之间没有巨大的实力差,则很难改变这一点。
分论五:人身攻击与容差效应
如果按照“赞同”和“反对”来确定敌友关系,那么有一个特例。在这种特例下即使是持有与对方极其不同的观点和认知(甚至完全相反)。对方(假设是习惯于人身攻击的人)也不会进行人身攻击,甚至不会进行反驳,对方虽然不能够包容这种思想差异,但能够容许这种差异在一段时间下持续存在,我将其称之为“容差效应”。
这种容差效应只存在于因为被极力赞同的某件事物的存在,这个存在突然挑战了信奉更深层的利益。从而让信奉者失望,这个失望即使不足以构成粉丝们突然“粉转路”、“粉转黑”之类的,但他们也会多多少少有改变,这个改变就是容许差异。
我举两个例子,其一是莫雷事件对NBA的影响,我相信如果有人在此事之前很讨厌美国篮球,说美国篮球是垃圾,那么这个人一定会被很多篮球迷人身攻击。而且据我关注篮球多年,CBA的粉丝数量与NBA的粉丝数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那么在莫雷事件后,如果这个人再说美国篮球是垃圾,我想即使把美国篮球的那些人骂个祖宗十八代,那些NBA原来的粉丝最多是偷偷看NBA,但对这种行为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吭一声。因为在粉丝的心里,是NBA挑战了国家主权这个更重要的东西,因而他们本身存在了“容差效应”。如果敢反对,那就触犯了分论二,不由分说地成为大多数人的敌人。
个人意识也是这样,拿“爱情公寓”这部电影来说。其实我没看过,感觉那个风格并不适合我。我第一次还把里面的一个主角看成了“人民的名义”里面的高小琴,我发小对此哈哈大笑。
我觉得这部剧的粉丝还蛮多的,我还是对此不做褒贬评论。据网上很多人说这部剧抄袭了美剧什么什么的,其实我英语不好,也不看美剧。我也不是想抨击这部剧,只是拿来做个例子。
我在豆瓣上“爱情公寓”的评论下总看到有两拨人互掐,一拨人说:“抄袭了美剧A,又和美剧B的什么剧情类似,版权意识真差。”这时候另一拨人说:“情怀最重要,你们是无脑黑。”
这两拨人在豆瓣评论从第一部吵到第五部。然而我发现,在“爱情公寓”的电影的豆瓣评论下,抨击这部剧抄袭的人还在,可为这部剧辩护的人却统统哑了声。评论区不可思议地发生了“一边倒”的现象。
我突然想起了好像前年的什么时候,很多人骂这个电影,包括我发小都在骂。
然后我突然想明白了,就在这个效应的阐述过程中援引了这个例子。
同样是抨击这部剧的人,也同样用的是“抄袭”这一种说法,可唯独在抨击那个电影没有受到粉丝的“人身攻击”,我觉得那部电影应是让粉丝攒足了失望,铁杆粉丝们已经没有底气进行“人身攻击”。因这部电影挑战了他们的金钱和希望,所以容许这样的偏差存在。
分论六:结论
如果这个世界不再有人身攻击的行为,那么将会有数十亿人觉得生活索然无味。但是人身攻击的问题需要被重新审视,审视的过程就是在人身攻击之后,问问自己这种做法究竟合不合逻辑。
(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