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一抹惊心动魄的军绿

那一抹惊心动魄的军绿

作者: 阿泓_09fb | 来源:发表于2020-08-05 20:18 被阅读0次

    人们不会忘记军人的贡献,不会忘记各种抢险战斗中的那一抹军绿。借手中的笔,也写出我心中的祈愿。愿,所有的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生活幸福,身体康健!

    坐在窗前,望着雨蒙蒙的窗外。想起,这次川藏之行,想起《三千里川藏线》纪录片里那条长长的军绿色车队,想起川藏线上,军绿色的车队连成一条长龙,穿梭在平原与雪域高原。惦记着,这样的雨天在川藏线上行驶的绿色车队,行驶中川藏兵的艰辛,心里升起了对川藏线军人无限的敬意。

    人生有许多东西,经历之后就会有录在记忆里,无法忘怀。比如建军节,比如这次川藏之行,和那次下折多山时经历的恐惧和担忧,以及思绪万千之后,使我深深震撼的暴雨。

    记忆中,军人身上的那一身军绿色,是守护百姓的安全带。抗疫前线,森林火灾,抗洪救灾,抗震救灾……哪里有困难,那里就有军绿色的身影。

    九十三年延续传承,九十三载英雄辈出。看中华大地,胜利的旌旗,浸透着烈士的鲜血;壮丽的山河,谱写着英雄的诗篇。

    凝望血染的红旗,镶有“八一”金闪闪的五角星,思绪万千。红旗上凝聚的是铁血军魂;五角军徽里,铸就的是崇高信仰。

    是军人的信仰,是军人的魄力和胆量,凝聚成了军魂,激励着年轻一代又一代的军人。

    川藏线——从成都平原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川藏路全长3176公里。这条线是汽车团老兵的成长线,他们在这条弯弯曲曲的路上,开着那一辆辆绿皮军车,带着战友们跑了整整三十年。

    以前央视拍了一部纪录片,名为《三千里川藏线》,拍摄的就是兄弟所在的部队,那路的艰险,那绿色的车队如一条龙,在雪域高原上穿梭。那情那景,已深深地我脑子里扎根。

    记得当年,弟带回这一套碟子,放给我们看,看到车队爬二狼山,翻折多山,过72道拐……母亲是看一次,哭一次。我还安慰母亲,能拍成片子的,大多都有渲染的成分。

    没走过川藏路以前,我无法想象出行驶在川藏线上有多危险。

    这次走了川藏路,在折多山下所经历的这场暴雨,才让我深深懂得了他们川藏兵的艰难和辛苦。

    这一趟川藏线,我才深深地明白,再好的摄影技术无法拍全,生命所经历的细节,再好的镜头无法彰显现实生活中的点滴艰辛。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

    折多山风光奇丽,上山时我只顾贪恋窗外的雪山美景。上到山顶,才感觉到有了不适,因当时脑子很兴奋,又总忙着手机拍景,还能抑制住身体的不适。

    下折多山开始堵车了。弯道是“z”字形的,转弯路面多半倾斜,这就是大型的商用货车堵长长在路上的原因。

    车动弹不得,偏偏天空乌云密集,开始下大雨了,雷鸣电闪,雨点打得车窗车上噼里啪啦。儿子开启驾驶座前的雨刮不停地晃动,路面更模糊了,我的心随着晃动起来。

    雨越下越大,炸雷一声接一声,火链圈一个接一个。众人都心惊,有人发出了叹息,有人开始惊慌,下雨的泥地很滑,更危险。

    那疏导的人却冒着雨,不停地指挥着,看着雷雨下的这一幕,我想起了军人;想起了川藏线的兵;想起了那部名叫《三千里川藏线》的纪录片;想起了母亲的哭泣声。

    听儿子讲,现在川藏线的路与三十年前相比,不知好了好多倍。那时候的二狼山没有隧道;那时候的折多山,可没走现在这样好的路面。他舅舅刚上川藏的路,那不叫路,那路是车轮子辗印出来自然形成的。

    三十年前,在“z”字形的泥路面上,翻越折多山,大多数是心中有信仰,有魄力和胆量的军人,折多山盘旋的山路上,才有那一抹惊心动魄的绿。

    致敬八一军旗,致敬军徽!致敬那一抹惊心动魄的绿,这是国之本,军之根,兵之荣,人民之福。

    一老军人的书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一抹惊心动魄的军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wo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