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一句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是让父母陪伴孩子成长。但有很多父母把这句话理解偏了,既然陪伴,那好,有点妈妈就辞职在家陪伴孩子,这样我天天在家里陪伴她,总不会错过她的成长期了吧。
然而她的陪伴是怎样的呢,天天盯着孩子,从早上起床的包办,到接送孩子,做作业,到晚上,睡觉前,一刻也不停;同时,对于孩子在外的社交,很多都截断了,美其名曰“不让无意义社交打乱学习。”
还有的父母怎么陪伴呢?是的,也不上班,每天在家里的,约了一群人来打麻将,孩子回到家吧,饭菜倒是做好了的,就是有一群影响学习的人天天在。
而有的父亲母亲陪伴孩子做作业是这样的,孩子在一边做作业,他开着电视或者玩着手机,一边打游戏一边督促孩子,打完一个游戏看看孩子的作业进程,如果没有进展就开骂......
这样的陪伴不如不陪伴。
陪伴应该是高质量的陪伴,在爱的语言中有五种语言模式,其中一种就是精心的时刻。
前两天女儿的幼儿园搞新年庙会活动,庙会中要求有家长参与积极摆摊,我们当时报了一个名,就是卖水煮花生。总共有10个摊位,有的家庭是卖水饺、糖葫芦、蜜饯、关东煮、醪糟汤圆......
在筹备的过程每个家庭都很积极也很用心,当时卖水饺的孩子父亲,从网上买了四百多个饺子;卖冰糖葫芦的妈妈,买了草莓、火龙果、香蕉,还特意学习了如何做冰糖葫芦.......
庙会同时还要求服装为国风服装。当我看到那一群群穿着古装的小可爱们,觉得特别的暖心。
孩子们在参加庙会活动中都格外的兴奋,我特别感谢幼儿园的用心,回想起我们读书的时候,似乎从来没有过庙会活动,甚至都不知道庙会为何物。
有一个家长原本觉得晚上18:00有点晚了,孩子还有其他兴趣班要上,真正到活动开始时我看也是参与了。我当时想要是这样的活动,孩子错失了,她会有很强烈的遗憾感和失落感。
我的女儿在知道我们要摆摊卖水煮花生时,天天给我说“妈妈,我到时候要去拉客人,我要她们来买东西。” 尽管当天晚上我们只卖出去20份,出去成本赚了4元钱,也全部捐赠了。可孩子很开心,首先是妈妈能够放下工作陪伴她,这种精心的时刻,这种仪式感,就是对她的重视,从内心她能感觉到;其次,她自己收钱,自己给前来买东西的小朋友交流,加强了她人际交际能力;再次,她与小伙伴的情感又深了一步。
就像女儿她们班另外一个家庭,爸爸妈妈都参与了,父亲作为庙会的“皇上”积极参与,妈妈参与摆摊活动。
尽管这样的时刻只有两三个小时,但是精心时刻,总比孩子父母都在家,可父母看着电视、玩着手机,孩子自顾自玩耍更有意义。
所以不要用“我要陪伴孩子”作为辞职的借口和偷懒的借口,陪伴应该有选择,高质量。
网友评论